主备者 有理数的乘法第二课时教案
周 次 星 期 参与者 课 题 有理数的乘法第二课时 知 掌握有理数乘法中几个不等于0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识 数确定的规律,并能准确运用到运算中去. 与 过 能 程 与方 情 感态度 注重学生的参与,动手计算。 与价值观 教 学 目 先练后讲解 标 学 情 分 析 1、 做题前确定符号时,只数乘数的前面的负号个数,跟正号无关。 2、 乘数中若出现带分数,要提醒学生化为假分数之后再进行绝对值的相乘。 教 学 方 法 教 学 重 教 学 难 教 学 用 品 教 学 步 讲解法 获得有理数乘法中几个不等于0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确定的规律. 正确运用规律进行计算,获得准确的结果. 多媒体教室 一、复习小测 1、复习: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骤 先定符号: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再定绝对值: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小测 计算: 1、-5+23 2、-5-23 3、(-5)-(-23) 4、-5- ?235、(+2)×(+5) 6、(+3)×(-5) 7、(-5)×(+6) 8、(-12)×(-3) 9、(-13)×0 10、(+3)×(-3) 二、探究新知 1、 观察: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 2×3×4×(-5), 2×3×(-4)×(-5), 2×(×3)× (×4)×(-5), (-2) ×(-3) ×(-4) ×(-5). 思考: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分组讨论交流,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规律: 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 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 时,积是负数. 三、新知应用 1、例题3,(P31页)例3, 请你思考,多个不是0的数相乘,先做哪一步,再做哪一步?你能看出下列式子的结果吗?如果能,理由
7.8×(-8.1)×O× (-19.6) 师生小结 2、练习 (注意:1、继续强调格式问题; 2、若乘数中有带分数,要化成假分数再进行约分; 3、若只是乘法运算,乘数中有0,则结果为0) 计算 1)、—5×8×(—7)×(—0.25) 2)、(? 58323)(?1)?(?)???(?)?0?(?1) 41523 四、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的感受是: 5812)???(?) 121523
五、自我检测 一、选择 1.如果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原点的同侧,那么这两个有理数的积( ) A.一定为正 B.一定为负 C.为零 D. 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2.若干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 ) A.由因数的个数决定 B.由正因数的个数决定 C.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D.由负因数和正因数个数的差为决定 3.下列运算结果为负值的是( ) A.(- 7)×(-6) B.(-6)+(-4); C.0×(-2)(-3) D.(-7)-(-15) 4.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 ?1? A.(-2)×(-3)=6 B. ????(?6)??3 ?2? C.(-5)×(-2)×(-4)=-40 D.(-3)×(-2)×(-4)=-24 ?1??1?二、计算 1、(-7.6)×0.5; 2、 ??3????2?. ?2??3? ?3??3? 3、 8?????(?4); 4、;8?????(?4)?(?2). ?4??4? ?1??1??1??1??1??1?5、 ??1????1????1????1????1????1?; ?2??3??4??5??6??7? ?1??1??1??1??1??1?6、 ?1????1????1????1????1????1??. ?2??2??3??3??4??4?
作 业 设 计 课本练习 学习辅导P16 教 后 建 议 学科专业性较强,没有探索发现,学生没有太大大兴趣,老师应尽量少讲、精讲,早结束新课内容,加强练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