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M的轨迹为椭圆,2a=8,a=4,c=1,b=15轨迹方程为
2
x2y2??11615
点评:得到方程(*)后,应直接利用椭圆的定义写出方程,而无需再用距离公式列式求解,即列出
(x?1)2?y2?(x?1)2?y2?4,再移项,平方,…
相当于将椭圆标准方程推导了一遍,较繁琐!
例4、△ABC中,B(-5,0),C(5,0),且
3sinC-sinB=5sinA,求点A的轨迹方程。
分析:由于sinA、sinB、sinC的关系为一次齐次式,两边乘以2R(R为外接圆半径),可转化为边长的关系。
解:sinC-sinB=
35sinA
32RsinC-2RsinB=5·2RsinA 3∴AB?AC?5BC
即AB?AC?6 (*)
∴点A的轨迹为双曲线的右支(去掉顶点)
∵2a=6,2c=10 ∴a=3, c=5, b=4 所求轨迹方程为
x2y2??1916 (x>3)
点评:要注意利用定义直接解题,这里由(*)式直接用定义说明了轨迹(双曲线右支)
例5、定长为3的线段AB的两个端
点在y=x2上移动,AB中点为M,求点M到x轴的最短距离。
分析:(1)可直接利用抛物线设点,如设A(x1,x12),B(x2,X22),又设AB中点为M(x0y0)用弦长公式及中点公式得出y0关于x0的函数表达式,再用函数思想求出最短距离。
(2)M到x轴的距离是一种“点线距离”,可先考虑M到准线的距离,想到用定义法。
解法一:设A(x1,x12),B(x2,x22),AB中点M(x0,y0)
则
22?(x1?x2)2?(x12?x2)?9??x1?x2?2x0?22?x1?x2?2y0 ① ②
由①得(x1-x2)2[1+(x1+x2)2]=9
即[(x1+x2)2-4x1x2]·[1+(x1+x2)2]=9 ④ 由②、③得2x1x2=(2x0)2-2y0=4x02-2y0 代
入
④
得
[(2x0)2-(8x02-4y0)]·[1+(2x0)2]=9 ∴4y02?4x0?921?4x0,
24y0?4x0?992?(4x?1)??10224x04x0?1 ≥29?1?5,
y0?54
22当4x02+1=3 即
x0??时,(y)0min?54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