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上海市中考语文考前演练d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16:40: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班别: 姓名: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同学们,写字可以表现一个人的性格、修养。俗话说:“字如其人”“文面犹如人外表”。

可见,书写及文面对我们语文学习多么重要。请将下面名言抄在方格内。(4分) 你若不想做,会找一个借口;你若想做,会找一个办法。

2、根据句中拼音写汉字,给加点汉字注音。(4分) A、它要是zhē( )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B、清晨的海面波光lín lín( ),一艘早航的渔船…… C、乡人皆恶( )我鸣,以故东徙。 . D、昨夜见军帖,可汗( )大点兵。 ..

3、按要求默写。(5分)

1请在学过的古诗中找出与“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意思相近的两句诗: ○ , 。

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几句词,不着“愁”字 ○

却处处见“愁”。请在课外阅读中找一句写“愁”的诗句,并注明作者。 诗句: ;作者: 3李白 ○《渡荆门送别》中写景名句是: , 。 4《望天树》写望天树时说“信念是你的粮食” ○。确实,跋涉人生路,没有信念是不行的。请你写一条关于信念的名人名言。(要写人物名)

5晏子反击楚王侮辱“齐人善盗”时所持道理的一句是: ○

4、成语是我国灿烂文化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是中华民族献给世界文化的一份珍贵的礼

物;你一定会以自己积累的成语多而自豪吧!请按下面的要求写成语。(5分)

1与禽鸟有关的: , ○

2与品质有关的: , ○

3《河中石兽》中“众服为确论”的“讲学家”的推断,其实是主观臆断, ○

结论并不正确。由此,你联想到了哪些主观臆断的成语?请写一个,并说明主观臆断的是什么?

成语: ,主观认为: 5、有句名言说“一切创新皆源于模仿”。学习运用语言,也有一个模仿的过程;“语句

仿写”是集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训练。请认真体会例句,然后模仿例句

的形式仿写一句。(3分)

例句:你对蓝天的忠诚与对阴影的蔑视是一样的坚决。

仿句: 6、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历史悠久的语言。生活有多广阔,语

1

文就有多广阔;语文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你关注过生活中的语文吗?(3分)

1请为校园文化建设献上你最得意的一句话: ○

2市面上,店名招牌琳琅满目,各显风流,但也良莠不齐。你最反感的店 ○

名是哪一个?请写出你不喜欢他的理由。 7、课外阅读是丰富多彩的,你在课外一定读了不少名著吧?(3分)

所读名著名: ,最喜欢的人物是 喜欢的原因是 8、理解下面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3分)

1有的披着甲胄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有闻而传之者 ○4缚着曷为者也 ○..5鸠曰:6愿为市鞍马 ○“子将安之” ○..

二、阅读与理解(40分)

语 段 阅 读 (一)

1——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 ○ 少年一大早就上路了。山道上笼罩着蒸人的青草湿气。少年脸上、背上滚满 了汗珠。由于一刻不停地赶路,他呼呼地喘着粗气。

2——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 ○ 少年小的时候,祖母哄她入睡时,像唱摇篮曲一样常给他这么念叨说:“孩 子,只要翻过咱们家后面的一座大山,就能看见大海啦!”

其中“一座大山”那句话,少年还真地把它牢记在心了。其实,这句话显然 过分夸张了。因为现在已经爬过两三座山头了,可仍然不见大海的踪影。

尽管如此,少年还是像念咒语般地在心中默念着祖母的话,继续向上爬去。

3——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 ○ 离山顶只有几步了,少年开始快跑起来。然而站在山顶望去,前方仍然是像 波浪一样上下起伏,不见终点的长长山道。

少年站稳微微打颤的双腿,再一次聚积起力量。

4——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 ○ 如今,少年横下一条心想看到大海。其中的缘由细说起来就长了。不过有一 点,每当那些想挑也挑不完的无数重担压在肩头的时候,少年就会像磁针指北一 样,立刻想到大海。(“要迈动自己的双脚去看看大海!要去证实一下,真的是只 要翻过一座山,就能看见大海吗?”)

5——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 ○

然而,还是不见大海。少年几乎是手脚并用爬过来的。这条山道的前方,依 旧与先前一样,是望不到边的起伏的山峦。 还是算了吧!

少年猛一屁股坐在路旁,痛苦地这么想。自己如此艰辛地沿着山道爬上爬下 究竟得到了什么呢?往前走,再翻几座山,难道真的能走到海边吗?这一切又有 谁能告诉我呢?任凭额头上的汗珠往下淌也不去理会,少年坐在草地上,被穿行

2

的山风一吹,不免百感交集。慢慢地,一阵疲劳袭上全身。

太阳渐渐升高了。想到即将踏上的归途的漫长,少年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正 在这时,他好像听到了一种生灵的声响。

那声响来自上方。回头仰望,头顶划过一道亮光。 一只翅膀宽阔,毛色纯白的大鸟正缓缓扇动着双翅,像引路一样飞过前方的 山头。

9、第4段在文中的记叙顺序是( )(2分)

A、倒叙 B、顺叙 C、插叙 10、分析文段中划线的五个句子:(3分) 朗读时,要读出充满自我鼓励语气的是 句;这五个句子从结构上看, 其作用是: ;从刻画人物形象上看,其作用是: 11、给下面的句子标出朗读的节奏和重音。(3分)

少年脸上、背上滚满了汗珠。由于一刻不停地赶路,他呼呼地喘着粗气。

12、简答下面的问题:(4分)

A、少年翻山去看大海,历尽艰辛仍希望渺茫,于是准备放弃,这放弃的原

1 因是哪两点?○

2 ○

B、“生灵的声响”、“头顶划过一道亮光”、“一只翅膀宽阔,毛色纯白的大

鸟”“飞过”,文中的这些描写对表现少年有什么作用?

13、理解文中划“ ”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和含义。(2分)

11段中括号内加黑的一句话所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是 (2分) 14、○

语 段 阅 读 (二)

我们班里有很多小朋友家里买了钢琴。和我同岁的小表姐每个星期天都要拉小提琴,从早上九点到晚上九点,拉得她小小年纪就觉得活得没意思。经常有人问我妈:“你儿子学什么?”妈妈回答:“学玩。”妈妈总说要让我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她和爸爸都不要我成为神童什么的。有段时间,我爱画画,妈妈买了一大堆蜡笔、彩色铅笔和水彩。我扔下画笔去剪纸,妈妈又给我买了小剪刀和彩纸。再后来,我迷上了踢足球,妈妈就辛辛苦苦陪练。当过真正的足球运动员的爸爸,有时忍不住出现在阳台上,居高临下地把妈妈的脚法批评得一无是处。来家玩的叔叔们常问我长大了干什么,像妈妈当个诗人?我才不呢!当作家整天趴在桌子上多没意思,我要当司机。妈妈和爸爸听了都大大高兴起来。妈妈到国外给我带的玩具全是各种汽车,现在我的各种机动车辆有六七十种,妈妈说等购进了一百种,就开个汽车博览会。

15、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2分)

16、文段中划线部分的文字引起过人们的争论,有人认为,这种培养教育孩子的方式

很好,也有人认为不好,你怎样认为,说出理由。(2分)

3

17、“小表姐小小年纪就觉得活得没意思”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在你身边的小朋友中(包

括你自己)有“小表姐”的遭遇吗(简叙一例)?(2分)

18、你对妈妈让“我”“学玩”怎样理解?(2分)

19、当“作家”与当“司机”这两种职业在孩子眼里有什么不同?(2分)

语 段 阅 读 (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无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 .如蜀鄙之僧哉?

20、理解文段中加点词的古今义。(4分)

鄙:古义 今义 ; 顾:古义 今义 21、如何领会“吾一瓶一钵足矣”的内涵?(2分)

22、从语气上、句子含义上对文段中两个“子何恃而往”作点分析。(2分)

23、文本通过蜀鄙二僧朝南海的故事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2分)

24、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25、翻译:“吾欲之南海,何如?”

(2分)

三、作文(50分)

“小小少年,本无烦恼??”可以说是“少年不识愁滋味”。

但是这一代被认为最幸福,最甜蜜,在物质上能得到极大满足的少年儿童们,却在方方面面生出了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烦恼。用少年儿童自己的话说,这些烦恼“从上小学就开始一天天增多”,而且层出不穷,有的甚至感觉烦恼“堆得像喜马拉雅山那样高”——“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成长就会伴着烦恼。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碰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等关系时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只有亲身体验学会解决烦恼,身心才能得以健康成长。

请以“烦恼”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附]参考答案

1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略 一.1.略 2.A 蜇 B粼粼 C wù D kèhán 3.○

4

3.月下飞天镜,4.略 ○5. 楚之水土使民善盗 4.○1.(例)一箭双雕、○云生结海楼 ○惊弓之

2.(例)拾金不昧、助人为乐 ○3. 鸟 ○(例)拔苗助长 主观认为:苗越高就越成熟,现在

1盔 ○2凭 凭借 ○3听说 ○4什么 ○5往 把苗拔起来,苗就能快点成熟了 5.略 6.略 7.略 8.○

6买 二. 9.C 10.○4、推动情节发展、揭示少年的心理活动 11.少年的脸上、背上/滚去 ○.....1.艰苦的跋涉,使少年满了汗珠。由于/一刻不停的赶路,他/呼呼地/喘着粗气。12.A.○.........

2.无数次的努力,却仍然不见大海的踪影 B.正是这些描写使少年看到了希已精疲力竭 ○

望,重新鼓起了信心。13.此句运用了比喻,形象的说明了“大海”已经成为了少年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是摆脱现实困境的最佳途径。14.心理活动描写 15.告诫天下的父母,要多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不要给孩子强加父母的意志。16.略 17.略 18.妈妈要让我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19.当作家整天趴在桌子上,没有大的活动空间,没意思:当司机可以天南地北到处跑,自由自在很快乐。20.鄙,古义:边境 今义:品行低劣 顾,古义:难道 今义:照顾 21.此句表明了贫者不以物质基础为重,而是坚信自己的主观努力,也表达了贫者对“之南海”的坚定信念。22.从语气上看,前句是疑问语气,后句是反问语气;从含义上看,前句是富者询问“之南海”的方法,迫切的求取经验,而后句是富者对贫者的回答表示否定,是对贫者的藐视。23.“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24.一个人有了理想,就应该付诸行动,努力去实践,这样才能实现理想。(意近即可)25.我打算去南海,怎么样?三.略

5

搜索更多关于: 上海市中考语文考前演练d 的文档
上海市中考语文考前演练d.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y0g17io26570pk9t1t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