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教材主题图创设了“冰雪天地”为学生展示了雪地里活动的才场景。从活动区域指示牌上可以看出滑雪区、滑冰区和冰雕区,场景中还给出了三条信息: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这些信息给学生提出问题提供了数据,由此引出相应的例题。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实例概括出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法则等知识,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学情分析:运算顺序学生以前接触过,简单的脱式计算也涉及到,但在实际操作中问题却很大,有相当多的孩子写完算式接着就开始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甚至遇到不够减的时候还把被减数和减数颠倒位置。学生在学习上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对脱式计算的格式的书写问题也很多,主要是把先算的部分写在等号后面,不计算的把它扔在一边,什么时候需要了再写出来,出现了上下算式不相等的情况;还有的把先算的部分写前面,任意颠倒数字以及运算符号的顺序,导致计算结果出错。
教学课时:6课时
1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第一课时 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课本1-5页例1、例2,练习一1、2、3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索,交流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索,发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运用综合算式解应用题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一、课前自学,预习要求 看:课本P1-5,例1‘例2 想:图中人们在干什么?“冰天雪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解决? 二、自学反馈 检查预习作业 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关键点拨 1、自学例1 (1)出示主题图 问:图中人们在干什么?“冰天雪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问: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解决? (2)出示例1问:你是怎样列式的?每一步是表示什么意义? 学生列分步和综合算是都可以 对比分步和综合算式 问: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运算? 总结: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2、自学例2 学生读题,问:“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 问:3天接待987人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6天里接待多少人又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问:你是怎么解答的?每一步计算结果表示什么实际意义? 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总结:乘除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3、检查尝试练习: 第5页做一做 四、巩固练习:练习一第1—3题 五、小结。 学生活动 个人观点 交流讨论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学生提出问题啸聚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学生自己尝试画图,组内交流 学生在画图的基础上解答问题 全班交流 教学 反思 2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第二课时 含有两级运算 教学内容:课本6-9页例3,课后“做一做”,练习1第3-9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掌握没有括号的乘除、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尝试自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尝试,获得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人观点 环节 一、课前自学,预习要求 看:课本6-9页例3 想:图里有哪些信息?什么是半价? 你是怎样列式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尝试做第7页做一做 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3、做:脱式计算并说明运算顺序 467-240+129 624÷3×2 二、自学反馈 交流讨论 1、检查预习作业 2、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关键点拨 教 1、学习例3 出示挂图 问:图里有哪些信息?什么是半价?该怎样 解答? 强调列综合算式 问:你是怎样列式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学 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学生提出问题,全班总结运算顺序: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先交流解答。 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问: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么? 全班交流时说明解题2、检查“做一做” 思路,并说明运算顺过 第1题:学生说明运算顺序 序 第2题:学生独立解答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4题:学生先估算再笔算,培养 学生估算意识。 程 2、练习一第5题:先让学生说运算顺序,再 脱式计算。 3、练习一第6、7题:是例3的巩固练习, 再审题的基础上, 4、第9题:先让学生说 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养鸭的指数是鸡的一 半”这一条件,然后独立解答。 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5、第10题:解题思路是先求上、下两层相 差多少本,再求上、下层各有多少本。 教学 反思 3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第三课时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页例4,第5页“做一做”,练习二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实际问题,总结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积累,掌握知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积累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掌握有括号的区别 教学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 一、课前自学,预习要求 1、看:课本第10页例4 2、想:60位游人要派几位保洁员?90人呢? 学生预习 有多少有人要派5位保洁员? 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什么? 3、做:尝试做第11页做一做 二、自学反馈 1、检查预习作业 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关键点拨 交流讨论 1、学习例4 教 出示例4,学生读题 问:60位游人要派几位保洁员?90人呢? 有多少有人要派5位保洁员? 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什么?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并用综合算式解 学 答 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交流思路时启发学生用第二种方法解答,并 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先算括号例的,体会小 括号的作用。 过 强调:加减法和乘除法在一起,要想先算加 减法,必须打括号总结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学生上台板演。 运算顺序。 2、检查“做一做” 本题贴近生活,学生会用两种方法解决,订 程 正时学生说思路和方法,为什么要使用小括 号。 四、巩固练习 体会运算顺序的重要 1、练习二第1题:先口算,再竖着对比上下性 三题的异同点。 2、练习二第2题:同桌相互说运算顺序后独 立练习,教师指出算式中有两个小括号的可 以同时脱式。 3、练习二第3题:要求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说出小括号里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 教学 反思 个人观点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