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解析版]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2 9:41:0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关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消毒后生理状态良好且相同的水稻幼苗分别置于pH为4.0、5.0、6.0、7.0和8.0的培养液培养,其它条件适宜;

②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水稻幼苗叶片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 计算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a/b的值,结果如下图。

分析回答:

(1)培养水稻幼苗的过程中,隔天更换培养液,除了可以防止缺氧造成烂根和营养不足之外,

还能防止培养液___________的改变,影响实验结果。

(2)测定叶绿素含量前,需要提取叶绿素。提取的方法是:避光条件下,在剪碎的绿叶中加

入二氧化硅、____________________后快速研磨,经过滤获得色素滤液。研磨过程中要避光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测定水稻幼苗叶片呼吸作用速率时需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 (4)由图乙可知,水稻对pH的适应范围较广,在_______________范围内对水稻的生长影响

不大。结合甲图分析,pH的变化主要导致_______________的变化,从而影响光合速率。 (5)若pH为4.0时,水稻幼苗要正常生长,每天适宜的光照时间不少于___________小时。 【答案】(1)pH

(2)碳酸钙、无水乙醇(或丙酮) 叶绿素不稳定,见光容易分解 (3)黑暗

(4)5.0-7.0 叶绿素a/b的比值 (5)13.7

【命题立意】本题意在考查考生从曲线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对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的掌握及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能力。

第5页

【解析】(1)水稻根部进行细胞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影响培养液的pH,从而改变自变量pH,因此应经常更换培养液。

(2) 提取叶绿素时,应向剪碎的叶片中加入二氧化硅、碳酸钙、无水乙醇,碳酸钙能防止色素被破坏,无水乙醇用来溶解色素。叶绿素见光容易分解,因此研磨过程中要避光。

(3)测定呼吸速率时应在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的情况下进行,因此应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4)本题考查考生识图能力。植物的生长应看净光合速率,从乙图中可看出,pH为5.0-7.0,对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影响很小,而4.0-5.0和7.0-8.0时,植物净光合速率有所降低。而甲图中这两个范围内,叶绿素a/b的比值均比较低,因此可以推测pH的变化主要导致叶绿素a/b的比值,从而影响光合速率。

(5)从乙图中可看出,pH为4.0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150,呼吸速率为200,水稻幼苗要正常生长,应保证一天中有机物有积累,即设光照时间为a时,应满足150a>200(24-a)。求的a=13.7。

【易误警示】本题(4)第二个空由于甲图两条曲线变化趋势不一样,学生往往无从下手, 这时应结合乙图来分析,分析乙图中净光合速率较低的pH范围对应的甲图曲线有什么特点。由此可解答。

27.(1 2分,每空2分)下列为人体的组织细胞和内环境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作答:(【】

中填数字)。

(1)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液体、内环境与 细胞之间可以进行一些物质的交换,如图中的箭头所示,其中有一个箭头的方向画错了。请用文字叙述该错误:__________________。

(2)②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成分,②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第6页

(3)某人对花粉过敏,当花粉再次进入其体内时,就会引起图中的【 】_____________的

通透性增强,③增多等一系列过敏反应。

(4)结核杆菌、麻风杆菌进入人体后,通常生活在①中,此时,人体首先通过特异性免疫中

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的直接作用使靶细胞裂解。

(5)若①是胰岛B细胞,导致②中胰岛素增加的刺激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依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若①表示甲状腺细胞,则③中不可能存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若①表示肝脏细胞,则:②的氧含量>③的氧含量>①的氧含量 C.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等消化酶不存在于②、③、④中

D.若该图所示的部位是皮肤,当人体所处环境气温达到3 5℃时,⑤的变化是“舒张”。 【答案】(1)淋巴(④)流入组织液 (2)无机盐、蛋白质 (3)⑤毛细血管 (4)效应T

(5)血糖浓度升高超过正常值 (6)A

【命题立意】本题比较简单,直接考查了人体的稳态、激素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知识点,通过学生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解析】(1)该题较简单,考生只要能读懂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含义及他们间的流向即可作答。这里应注意,组织液和淋巴之间是单向流动,且只能从组织液流向淋巴。

(2)②是血浆,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血浆中的无机盐和蛋白质有关。

(3)过敏反应会引起人体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从而使组织液增多,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4)细胞免疫中,与靶细胞接合并将其裂解的是效应T细胞。

(5)胰岛B细胞能合成并分泌胰岛素,如果②中胰岛素增加,则说明胰岛B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胰岛素增多,因此此时人体内血糖浓度应比正常值要高。

(6)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A项错误。根据气体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可

第7页

知B选项正确。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等消化酶从细胞中合成后通过导管直接分泌到消化道中去,因此不存在于②、③、④中,C项正确。当人处于高温环境中时,体温调节中枢会作出相应的效应使人体散热增多,包括皮肤毛细血管扩张,D项正确。

28.(1 4分,每空2分)水稻花为两性花,风媒传粉,花小,杂交育种工作量巨大。水稻的紫叶鞘对绿叶鞘完全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设为A和a)。现有紫叶鞘(甲)和绿叶鞘(乙)两个纯系水稻品种,将甲、乙两种种子间行种植。

(1)若要获得甲为父本乙为母本的杂交种子,需对乙植株进行_________(操作)并套袋隔离,

待父本植株花粉成熟后人工授粉并进行套袋隔离。种子成熟后收获__________(填“甲”或“乙”)植株上结的种子即为杂交种子,播种这些种子所得的幼苗表现型只有1种,若某次实验的这些幼苗出现了性状分离,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若间行种植后自然生长,待种子成熟后,收获乙品种植株上的种子播种,长出的幼苗将

会出现紫叶鞘和绿叶鞘两种表现型。其中__________性状幼苗是乙的自交后代,请用遗传图解解释你的判断。____________

(3)由于甲、乙两品系各有一些不同的优良性状,研究者欲以此为基础培育优良杂种。请你

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实现甲、乙间的杂交,获得杂种植株。你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去雄 乙 由于操作失误(如没有全部套袋隔离、母本去雄不彻底等)造成母本发生了部分自交

(2)绿叶鞘 遗传图解如下:

第8页

[解析版]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y1rc7wua86r0ta505ph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