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广安市广安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2011—2015年)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8:50:0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约型”管理方向转变。 (2)水利设施

截至2010年底,全区累计新建、整修和加固堤防9.941公里,兴建各类水利工程10578处,工程总蓄、引、提水量4.5亿m3,初步形成了江河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全区小水电总装机容量达6.9万千瓦,全区总供水能力达到4.5亿m3,其中工业及城区生活用水量增加到0.8亿m3。

(3)邮电通信条件

示范区电信、移动通讯网、光纤电视信号基本实现全区覆盖。电话普及率达到90%以上,网络覆盖率达到90%以上。 2.3 农业产业情况

2010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20万亩,总产48.82万吨,油料播种面积28.62万亩,产量4.11万吨,粮油总产值11.65亿元,广安区曾先后两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龙安柚种植面积24万亩,投产面积9万亩,产量12万吨,产值4.2亿元,2009年1月,广安区被四川省农业厅命名为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柚子基地”区(县),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红肉型柚生产基地、四川最大的优质柚生产基地;全区蔬菜种植面积39.63万亩,产量118万吨,产值14.3亿元;2010年10月,广安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广安区是国家生猪调出大县、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全区出栏生猪131.2万头。2010年6月,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2.4综合评价 2.4.1 有利条件 ●主导产业基础好

示范区以“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为核心理念,创新土地流转形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构建了以粮油、龙安柚、蔬菜、生猪等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目前各主导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同时,示范区积极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已获得龙安柚国家地理标志。 ●基础设施完善

示范区通过标准农田建设、水稻良繁基地建设、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村村通公路等诸多项目实施,农产品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得以完善,为集约化、标准化、高效化和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政府扶持力度大

示范区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示范建设,相继出台了《广安区2010年发展现代农业奖励扶持办法》、《广安市广安区人民政府关于龙安柚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广安市广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大力支持广安区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各项工作。

●科技推广成效明显

示范区从2005年开始持续实施农业部小麦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并在2009年9月被确定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示范区坚持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直接转化为生产能力,全面提升农产品产量、品质、效益,全区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明显

示范区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故乡。目前邓小平故居已经被打造成国际性的旅游品牌,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吸引大批爱国人士前来瞻仰,带动以小平故居为中心的休闲旅游景区的经济发展。此外,示范区还有前国民革命军军长杨森花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秦炳故居秦家祠堂、红岩烈士杨汉秀故居等。 2.4.2 发展瓶颈

●农业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投资渠道基本上以财政投入为主,配套资金落实难。 ●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接受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能力较弱,对产业特别是新兴产业持观望态度,不想发展、不敢发展、盲目发展的现象均不同程度存在。

●目前,示范区对良好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人文资源认识不足,挖掘力度不够,区域资源的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能力不强,缺少相应的旅游配套设施。 ●农产品精深加工及流通环节薄弱,缺乏市场竞争力,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加工链条短,附加值低。

第三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3.1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央提出的\三提三增强\发展现代农业目标、\六用\和\六构建\现代农业建设内容为出发点,以《农业部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和《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通知》为指导,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快速实现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形成农业主导产业集聚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3.2 基本原则 (1)科技引领原则

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机具的引进、集成与推广,提高农业科技整体水平;通过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质高效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通过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壮大,提高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通过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市场导向原则

农业产业发展要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稳定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把握消费需求多样性和消费升级规律,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产品的提档换代,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农业资源的配置要积极发挥市场的作用,不断创新农业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促进农业资源和要素向优势产业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主体集聚,提高资源和要素的利用效率。 (3)可持续发展原则

农业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十分宝贵,因此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应特别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处理好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以低碳农业、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农业产业发展,依靠农业科技支撑,对生产技术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大力推行生态农业、节本农业和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实现农业经济、社会、生态的共同发展,实现农业持续发展。 (4)产业联动原则

农业发展要立足农业、跳出农业,以工业的理念来经营农业产业,以先进的工业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技术的更新,以农产品加工业来带动农业产业的整体发展,以现代贸易流通

机制和理念来培育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着眼于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和优势产业带的打造,促进优质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与营销一体化发展;发展“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一、二、三产业联动。 3.3 发展思路

以“一条主线、两个前提、三个依托、四个坚持、五个推进”的思路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即以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建成重庆市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为主线;以严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为前提;依托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依托销售网络、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现代农业发展支撑服务体系;坚持以生态循环为取向,坚持以创新发展机制为动力,坚持以产业化经营为重点,坚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核心;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能力建设,推进新型农民培养,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保护建设,推进一三产业互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发展效益提升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3.4 建设目标 3.4.1 总体目标

按照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特色化的发展方向,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以优质粮油、特色龙安柚、绿色蔬菜、优质生猪等优势产业为重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将广安区打造成为“全国大型商品粮基地”、“中国红柚之乡”、“川东北绿色菜都”、“四川省现代畜牧业强县”,建设成为全省领先、全国知名的丘陵地区现代农业示范样板。 3.4.2 主要指标

表3-1 广安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主要指标

序号 1 2 具体目标 优质龙安柚种植基地面积 规模化、标准化蔬菜基地面积 单位 万亩 万亩 2010年实际 24 15 2015年规划 35 20

广安市广安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2011—2015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y31z1ir4m0zn011pbah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