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学
1. 两个均匀带电的同心球面,半径分别为R1、R2(R1 个正确表示了电场的分布( ) ErErEOR1R2rEOR1R2rOR1R2OR1R2 (A) (B) (C) (D) 2. 如图,任一闭合曲面S内有一点电荷q,O为S面上任一点,若将q由闭合曲面内的P点移到T点, O且OP=OT,那么 ( ) (A) 穿过S面的电通量改变,O点的场强大小不变; (B) 穿过S面的电通量改变,O点的场强大小改变; (C) 穿过S面的电通量不变,O点的场强大小改变; (D) 穿过S面的电通量不变,O点的场强大小不变。 (A) q/?0 ; (B) q/2?0 ; (C) q/4?0 ; (D) q/6?0。 4. 如图,a、b、c是电场中某条电场线上的三个点,由此可知( ) (A) Ea>Eb>Ec ; (B) Ea a b c STqP3. 边长为a的正立方体中心有一电量为q的点电荷,通过该立方体任一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 ) ? (A) 如果高斯面内无电荷,则高斯面上E处处为零; ? (B) 如果高斯面上E处处不为零,则该面内必无电荷; ? (D) 如果高斯面上E处处为零,则该面内必无电荷。 (C) 如果高斯面内有净电荷,则通过该面的电通量必不为零; 6. 图示为一具有球对称性分布的静电场的E~r关系曲线.指出该电场是由下列哪种带电体产生的.【 】 (A) 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球面. (B) 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球体. (D) 半径为R的、电荷体密度为?=A/r (A为常数)的非均匀带电球体. 7. 电荷分布在有限空间内,则任意两点P1、P2之间的电势差取决于( ) (A) 从P1移到P2的试探电荷电量的大小; (B) P1和P2处电场强度的大小; (C) 试探电荷由P1移到P2的路径; (D) 由P1移到P2电场力对单位正电荷所作的功。 8.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等势面上各点的场强大小都相等; (B) 在电势高处电势能也一定大; (C) 场强大处电势一定高; (D) 场强的方向总是从高电势指向低电势。 ?q9. 如图,带正电荷q的粒子飞入电场中,其运动轨迹为( ) (A)沿a; (B)沿b; (C) 沿c;(D) 沿d。 10. 对于带电的孤立导体球( ) (A) 导体内的场强与电势大小均为零。 (B) 导体内的场强为零,而电势为恒量。 (C) 导体内的电势比导体表面高。 (D) 导体内的电势与导体表面的电势高低无法确定。 O R E E∝1/r2 (C) 半径为R的、电荷体密度为?=Ar (A为常数)的非均匀带电球体. r dabc11. 当一个带电导体达到静电平衡时:【 】 (A) 表面上电荷密度较大处电势较高 (B) 表面曲率较大处电势较高 (C) 导体内部的电势比导体表面的电势高 (D) 导体内任一点与其表面上任一点的电势差等于零 12. 一个空气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把电源断开,这时电容器中储存的能量为W0,然后在两极板间充满 相对介电常数为εr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则该电容器中储存的能量为 ( ) (A) ?rW0 ; (B) W0/?r ; (C) (1+? r)W0 ; (D)W0 。 13. 极板间为真空的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将两极板用绝缘工具拉开一些距离,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 (A) 电容器极板上电荷面密度增加; (B) 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增加; (C) 电容器的电容不变; (D) 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大。 14. 在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球面的静电场中各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E与距球心的距离r之间的关系曲线为: E (A) O E (C) O E∝1/r 2E E∝1/r2 R r (B) O E (D) E∝1/r2 C -q +q D P E∝1/r2 R r O r r R 15. 如图示,直线MN长为2l,弧OCD是以N点为中心,l为半径的半圆弧, N点有正电荷+q,M点有负电荷-q。今将一试验电荷+q0从O点出发沿路径OCDP移到无穷远处,设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电场力作功( ) (A)A<0 且为有限常量 (C)A=∞ (B)A>0 且为有限常量 (D)A=0 O 16. 某电场的电力线分布情况如图所示。一负电荷从M点移到N点。有人根据这 个图作出下列几点结论,其中哪点是正确的?( ) (A)电场强度EM>EN (B)电势UM>UN (C)电势能WM (D)电场力的功A>0 17. 一带电量为q,半径为rA的金属球A,放置在内、外半径分别为rB和rC的金属球壳B内。A、B之间 为真空,B外也为真空,若用导线把A、B接通后,则A球的电势(设无限远处电势为0)为( ) N M A、 q4??0rA B、 q4??0rB C、 q4??0rC D、 q?11????∞ ??4??0?rBrC?稳恒磁场 ?1. 空间某点的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一般可以用下列几种办法来判断,其中哪个是错误的? ( ) (A)小磁针北(N)极在该点的指向; (B)运动正电荷在该点所受最大的力与其速度的矢积的方向; (C)电流元在该点不受力的方向; (D)载流线圈稳定平衡时,磁矩在该点的指向。 2. 下列关于磁感应线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 ( ) (A)条形磁铁的磁感应线是从N极到S极的; (B)条形磁铁的磁感应线是从S极到N极的; (C)磁感应线是从N极出发终止于S极的曲线; (D)磁感应线是无头无尾的闭合曲线。 3. 磁场由沿空心长圆筒形导体的均匀分布的电流产生,圆筒半径为R,x坐标轴垂直圆筒轴线,原点在 中心轴线上,图(A)~(E)哪一条曲线表示B-x的关系? 4. 磁场的高斯定理 B B R R B R xxB xR xB R x 电 圆x ??B???dS?0说明了下面的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 ) a 穿入闭合曲面的磁感应线条数必然等于穿出的磁感应线条数; b 穿入闭合曲面的磁感应线条数不等于穿出的磁感应线条数; c 一根磁感应线可以终止在闭合曲面内; d 一根磁感应线可以完全处于闭合曲面内。 (A)ad; (B)ac; (C)cd; (D)ab。 5. 两个载有相等电流I的半径为R的圆线圈一个处于水平位置,一个处于竖直位置,两 个线圈的圆心重合,则在圆心o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多少? ( ) (A)0; (B)?0I/2R; (C)2?0I/2R; (D)?0I/R。 导线在磁场中的长度为L,当水平导线内通有电流I时,细线的张力大小为( ) (A)(BIL)?(mg); (B)(BIL)?(mg); 22(C)(0.1BIL)?(mg); (D)(BIL)?(mg)。 22IoI6. 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用细线悬挂一条水平导线。若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导线质量为m, 22227. 洛仑兹力可以 ( ) (A)改变带电粒子的速率; (B)改变带电粒子的动量; (C)对带电粒子作功; (D)增加带电粒子的动能。 8. 如图所示,两种形状的载流线圈中的电流强度相同,则O1、O2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关系是 ( ) (A)BO1?BO2;(B)BO1?BO2; (C)BO1?BO2;(D)无法判断。 IIR2R2O1R1O2R19. 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粒子,以速度v垂直射入均匀磁场B中,则粒子运动轨道所包围范围的磁通???量与磁场磁感应强度B大小的关系曲线是 ( ) ?m?m?m ?mOBOBOBOB (A) (B) (C) (D) 10. 一根很长的电缆线由两个同轴的圆柱面导体组成,若这两个圆柱面的半径分别为R1和R2(R1 通有等值反向电流,那么下列哪幅图正确反映了电流产生的磁感应强度随径向距离的变化关系?( ) B BrrBrBrR1R2R1R1R2R1R2 (A) (B) (C) (D) 11. 在同一平面上依次有a、b、c三根等距离平行放置的长直导线,通有同方向的电流依次为1A、2A、 3A,它们所受力的大小依次为Fa、Fb、Fc,则Fb/Fc为 ( ) (A)4/9; (B)8/15; (C)8/9; (D)1。 12. 用细导线均匀密绕成长为l、半径为a(l>>a)、总匝数为N的螺线管,通以稳恒电流I,当管内充 满相对磁导率为?r的均匀介质后,管中任意一点的 ( ) (A)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rNI; (B)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rNI/l; (C)磁场强度大小为?0NI/l; (D)磁场强度大小为NI/l。 13. 载有电流I的细导线分别均匀密绕在半径为R和r的长直圆筒上形成两个螺线管,两螺线管单位长度 上的匝数相等。设R = 2r,则两螺线管中的磁感强度大小BR和Br应满足【 】 (A) BR = 2 Br (B) BR = Br (C) 2BR = Br (D) BR = 4 Br 14. 如图,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四个角上固定有四个电荷均为q的点电荷。此正方形以角 速度??绕AC轴旋转时,在中心O点产生的磁感强度大小为B1;此正方形同样以角速度 A q O q q C q ??绕过O点垂直于正方形平面的轴旋转时,在O点产生的磁感强度的大小为B2,则B1 与B2间的关系为【 】 (A) B1 = B2 (B) B1 = 2B2 (C) B1 = 1B2 (D) B1 = B2 /4 2A I B 15. 把轻的正方形线圈用细线挂在截流直导线AB的附近,两者在同一平面内,直导线AB固定,线圈可 以活动。当正方形线圈通以如图所示的电流时线圈将 (A)不动 (B)发生转动,同时靠近导线AB (C)发生转动,同时离开导线AB (D)靠近导线AB (E)离开导线AB 16. 无限长直导线在P处弯成半径为R的圆,当通以电流I时,则在圆心O点的磁感强度大小等于【 】 (A) (D) ?0I2?R. (B) ?0I?R. (C) 0. I ?0I?I11(1?). (E) 0(1?) 2R?4R???O P R 17. 取一闭合积分回路L,使三根载流导线穿过它所围成的面.现改变三根导线之 间的相互间隔,但不越出积分回路,则【 】 (A) 回路L内的?I不变,L上各点的B不变. (B) 回路L内的?I不变,L上各点的B改变. ? (C) 回路L内的?I改变,L上各点的B不变. ? (D) 回路L内的?I改变,L上各点的B改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