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阶段5
污水从第三沟流入第二沟,第三沟的转刷开始高速运行,以保证在该阶段末端有余氧。第一沟仍作为沉淀池,上清液通过出水堰排出。阶段5与阶段2类似,所不同的仅仅是两个外沟功能相反。 ⑥阶段6
该阶段基本与阶段3相同,第三沟内的转刷停止运行,开始泥水分离,入流污水仍然进入第二沟,处理后的污水经第一沟出水堰排出。 该氧化沟系统非常灵活,运行方式有多种,可随不同的入流水质
4 AB
4.1 抗冲击能力
从1999年8月—2000年2月,滨河厂三期进水平均BOD5、SS分别为273mg/L、535mg/L,水量在(19~23)×104m3/d范围,使得进水负荷大大超过原设计负荷。然而,出水一直达标排放(三项常规项目已达国家排放一级标准),运行稳定,究其原因一方面与滨河厂加强工艺运行控制、管理经验较丰富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工艺的本身,因A段发挥的主要作用是物化过程,与生化过程相比,它受毒物、负荷及pH等因素变化的影响较小,因而去除效果稳定,一定程度上对B段有保护作用。
4.2 对氮、磷的去除
在B段,由于泥龄较长,可能使世代时间较长的硝化菌在污泥中
所占的比例得以提高;另外,A段对进水中BOD5的大幅度去除,
使硝化菌对氧的竞争应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B段的硝化速度也会因此大大提高,再通过氧化沟运行模式中1、4阶段的反硝化脱氮,滨河厂1999年TN的平均去除率为50%左右。磷在水中的存在包括正磷酸盐、聚磷酸盐及有机磷三种,A段在兼氧条件下,通过厌氧释磷、好氧吸磷能比较彻底地去除存在于SS中的有机磷和水中的胶态磷,滨河厂A段磷的去除率为20%~30%。细菌对水中磷的吸收基本取决于厌氧释放的程度,如释放得比较彻底,在好氧条件下会有相当可观的摄磷现象,污水刚进入氧化沟1、4阶段,几乎一直处于厌氧状态,污水中的磷释放比较彻底,由于其他几个阶段供氧较充分,微生物则会进一步吸收污水中的磷。滨河厂AB法运行实践证明:1999年磷的去除率平均为64%,其中最高可达80% 4.3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
根据滨河厂的运行实践,A段中出现了COD去除率比BOD5高的现象,这是由于原水中一些可检测到的COD物质(BOD5测不到)在A段的
总之,通过以上的分析,为了使A段原核微生物充分发挥作用,应为细菌提供较高的有机负荷,增加细菌的代谢能力。 5 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1999年下半年随着三期水量的逐月增加,氧化沟溶解氧明显不足。随着污泥浓度的增加(在设计要求范围中),污泥指数也增加,
即污泥的沉降性能也变差,通过镜检发现有较多的丝状菌,污泥结构松散,密实性较差。出现这种情况,可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即供氧和供营养条件。据1999年8月—2000年2月的统计,氧化沟进水平均BOD5为102mg/L,大于设计要求64mg/L,说明微生物营养供应合理。对于供氧对污泥性能的影响,在现场做了一个试验,即通过大量排氧化沟的剩余污泥,间接提高氧化沟的DO,再观察氧化沟的污泥沉降性能。结果与排泥前的情况相比,排泥后的氧化沟整体DO有所提高,从边沟转刷处测得的DO较高,表明充氧效率改善,同时测得SV为17%(排泥前为50%)。由此看来,DO的影响是直接原因,这可通过1999年每月TP的处理情况得到佐证(见表3)。
表3 1999年1--11月处理水量及TP去除情况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处理水量 258 233 300 290 418 459 465 584 643 679 612 进TP 5.1 7.3 5.4 5.2 6.32 3.33 6.58 7.54 5.02 5.18 4.9 水 (mg/L) 出2.97 2.4 2.75 5.47 2.2 1.6 1.8 1.8 1.45 1.41 1.58 水 注 上半年由于中沉池刮泥桁车及A曝曝气头改造,使污水部分超越进B段 从表3可看出,随着水量的增加和DO的降低,TP的去除效果增加,由于氧化沟的亏量供氧,造成氧化沟中更多的厌氧或近似厌氧的反应时段,使细菌受压抑并释放磷的反应比较彻底,在经过近似好氧区时,细菌能比较快速、充分地吸收并富集于体内,故除磷效果提高,出水中TP 6
氧化沟供氧不足,是造成氨氮硝化不好,总氮去除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整个氧化沟DO
0.4~1.0mg/L,但对BOD5的去除
影响不大,因为在DO>0.3mg/L的情况下好氧菌也能正常地分解有机物。一般应控制DO在1.5~2.0mg/L以上,低于0.5mg/L时则硝化完
亏量供氧使氧化沟厌氧段增多,磷释放应该比较彻底,但实际上整个氧化沟溶解氧基本上低于1 mg/L,没有形成真正的好氧区域,所以细菌对磷吸收还不够充分,故TP的去除率未能达到设计标准。
针对氧化沟供氧不足的问题,可根据氧化沟运行方式灵活多变的特征调整运行模式,如缩短半个周期的预沉时间,即预沉时间由原来的1 h缩短为45min,这样每天增加转刷充氧时间1.5h,运行周期由8h提高到12h。另外还可增加高速转刷的运行时间,调整中、边沟进水的时间分配[控制污泥负荷在0.15kgBOD5/(kgMLSS·d)]。通过调整测得的NH3-N、TN和TP数据见表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