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0版】 A. B. C. D.1153153122 66226622【答案】D 【解析】 考点:等差数列,数学文化. 8. 已知为等差数列,且,则( )?an?an?1?an?2?3n?5?n?N??a1?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令,,令,,两式相减得,故.n?1a2?a3?11n?2a3?a4?14a4?a2?2d?3,d?7755 422473a2?a3?2a1?3d?8,a1? 42考点:等差数列求首项. 9. 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且 成等比数列,若为数列的前项和,则的最小值为( )?an?d?0a2,a5?1,a10a1?5,Sn?an?n2Sn?n?32 an?1A. B. C. D.33272017 33本资料系本人收集整编,以VIP专享文档的呈现方式与各位同仁分享,欢迎下载收藏,如有侵权,望告知删除!5 / 13 【新教材2020版】 【答案】C【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 成等比数列,所以,解得,所以.a2,a5?1,a10?a5?1?2?a2?a10,?a1?4d?1???a1?d???a1?9d?2d?32Sn?n?323n2?8n?321?27?20 ???3(n?1)??2??an?13n?33?n?1?3考点: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10.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一部数学专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增等尺,七日织二十八尺,第二日、第五日、第八日所织之和为十五尺,则第九日所织尺数为( ) A.8 B.9 C.10 D.11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该数列为等差数列,且,即,解得.S7?28,a2?a5?a8?157a1?21d?28,3a1?12d?15a1?1,d?1,a9?a1?8d?9 考点:等差数列,数学文化. 11. 若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且,则的值为( )Sn?an?nS8?S3?10S11 A.12 【答案】C 【解析】 B.18 C.22 D.44 本资料系本人收集整编,以VIP专享文档的呈现方式与各位同仁分享,欢迎下载收藏,如有侵权,望告知删除!6 / 13 【新教材2020版】 考点:1、等差数列性质;2、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12. 设等差数列满足,是数列的前项和,则使得最大的自然数{an}a2?7,a4?3Sn{an}nSn?0n 是( ) A.9 B.8 C.10 D.7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设个等差数列公差为因为,所以,解得,所以,所以数列是减数列,且,于是,故选A.?an?d,a2?7,a4?3?an?9?2?n?1???2n?11?an?a5?0?a6,a5?a6?0?a1?d?7d??2,a1?9?a1?3d?3S9?a5?a62a52ag9?0,S10?g10?0,S11?6g11?0 222考点: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2、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n 13.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1852年,英国来华传教士伟烈亚力将《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问题的接法传至欧洲.1874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1801年由高斯得出的关于同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中国剩余定理”讲的是一个关于整除的问题,现有这样一个整除问题:将1到20xx这20xx个数中能被3除余1且被5除余1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则此数列的项数为 .?an? 本资料系本人收集整编,以VIP专享文档的呈现方式与各位同仁分享,欢迎下载收藏,如有侵权,望告知删除!7 / 13 【新教材2020版】 【答案】135 【解析】 考点:1、阅读能力及建模能力;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14. 《张丘建算经》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重要数学著作,书中系统的介绍了等差数列,同类结果在三百多年后的印度才首次出现,书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大意为:某女子善于织布,后一天比前一天织的快,而且每天增加的数量相同,已知第一天织布5尺,一个月(按30天计算)总共织布390尺,问每天增加的数量为多少尺?该问题的答案为( )A.尺 B.尺 16321 29292 C.尺 D.尺829【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设每天增加的数量尺,则一个月织布尺数依次构成等差数列如下,由等差数列前项公式得,故选B.x5,5+x,5+2x...,5+29x n30?5+30?2916?x=390,?x= 229考点:1、阅读能力及等差数列定义;2、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15. 已知等差数列中,,,记,则( )?an?a3?a7?a10?8a11?a4?4Sn?a1?a2?…?anS13? A.78 【答案】C 【解析】 B.152 C.156 D.168 本资料系本人收集整编,以VIP专享文档的呈现方式与各位同仁分享,欢迎下载收藏,如有侵权,望告知删除!8 / 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