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广高铁接触网设备大修策略假设
“走出去”项目工作组 供电给水小组
陈新华 张 鹏 王津生
京广高铁北京西站至安阳东间自2010年12月开通以来,北京、石家庄供电段积极开展设备维修养护工作,针对设备运行中暴露的问题,组织开展了多项设备整治和改造活动,为京广高铁的运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和设备保障。但由于京广高铁接触网设备至今还未到大修周期,且国内其他高铁线路没有一个可以参考的大修范本,现行铁总接触网专业规章也没有对高铁接触网设备大修工作进行明确规定。鉴于此情况,本文对高速铁路接触网各项设备大修的周期和活动范围进行充分假设,提出高速铁路接触网大修策略。
一、制约接触网大修的因素分析 ㈠自然因素(与通过弓架次无关)。
如同在维修策略中所述:接触网设备露天架设。支柱、线索、金具等受大自然不可抗力影响,必然产生风化、锈蚀和零部件、材料的疲劳现象。
㈡机械损伤(与通过弓架次有关)。
由于接触线与动车组受电弓直接接触,且为了接触取流良好,在静态条件下,弓网间标准压力为80N,动态运行时,弓网间压力会达到150N。这样势必造成接触线的磨耗。
-1-
同时,动车组受电弓高速通过接触网设备后,会引起接触网受迫振动。在承力索悬挂处、整体吊弦上下两端、平腕臂和斜腕臂铰接处等部位易产生疲劳现象,造成线索松股、折断和紧固、受力部件强度降低问题。
㈢电气损伤(与通过弓架次有关)。
接触网为高速动车组提供强大电流,在动车组密集的枢纽区段,接触网将承受较高的牵引电流。另外,由于牵引供电系统设计容量大,一旦发生短路故障,短路接地电流很大。此外,还要考虑雷击电流对接触网的影响。
由于上述影响,接触网电气连接设备运行一定时间后,将产生老化损伤。除了日常检查检修及时对受损严重的部件进行更换外,规定一个周期对电气连接部件进行大修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接触网大修解释、策略和范围 ㈠大修工作解释。
接触网大修是对运行年限达到寿命周期或运行状态不能满足要求的同一批次设备、零部件,含接触网隐蔽工程进行更换或新建,并通过新设备、新技术的采用,改善接触网的技术状态,在供电能力、运行安全可靠性、受电弓取流质量、设备技术水平及检测检修装备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㈡大修策略。
为便于接触网大修计划的实现和工作组织实施,对接触网各类
-2-
设备大修均规定一个周期,单位取年,达到大修周期的年份即实施设备大修并假定在当年内完成。本假设不考虑《高速铁路接触网精测精修实施办法》(铁总运﹝2015﹞363号)中有关规定。
㈢大修工作范围。
接触网大修分为大修分为单项大修和整体大修。 1.单项大修。
接触网单项大修指某一项设备技术性能不能满足运行要求或使用寿命已超限所进行的局部恢复性修理。具体周期假设如下:
⑴隔离开关:远动开关和常动开关,10年更换一次; 非远动开关和非常动开关,15年更换一次。
⑵器件式分相、分段绝缘器:6年,对通过弓架次多的分相、分段绝缘器可按弓架次计算大修周期,参考值:5万弓架次。
⑶地面磁感应装置:6年。
⑷避雷器:8年,对有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的避雷器应按厂家说明书进行鉴定更换。
⑸补偿装置(含拉线):8年。
⑹预制式整体吊弦:8年,在线运行参考值:25万弓架次。 ⑺接触线(正线):15年,在线运行参考值:50万弓架次。 ⑻复合绝缘子:10年。 ⑼高压电缆:20年。
⑽支柱、硬横梁、吊柱防腐大修:15年。 ⑾标志、号码牌:15年。
-3-
2.整体大修。
接触网整体大修指对接触网整体进行恢复性修理,主要包括:对接触悬挂、支撑定位装置、附加悬挂及其他附属设备整体进行更换;重新制作接触网支柱及拉线基础,对破损、锈蚀、强度降低的支柱、硬横梁、吊柱和拉线进行更换处理。具体项目和周期假设如下:
⑴全部接触悬挂、支撑定位装置:25年。 ⑵附加悬挂、附加导线(含吸上线):25年。 ⑶瓷质绝缘子:25年。 ⑷接地装置:25年。 ⑸支柱及拉线基础:25年。
⑹支柱、硬横梁、吊柱大修:25年。 如下表及附图。
接触网设备全生命周期表
序号 设备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器件式分相、分段绝缘器 地面磁感应装置 避雷器 补偿装置(含拉线) 预制式整体吊弦 复合绝缘子 远动(常动)隔离开关 非远动(常动)隔离开关 接触线(正线) 标志、号码牌 支柱、硬横梁、吊柱防腐大修 高压电缆 投入时间 生命周期(年) 大修时间(年) 2010年 2010年 2010年 2010年 2010年 2010年 2010年 2010年 2010年 2010年 2010年 2010年 7 7 9 9 9 11 11 16 16 16 16 2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