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明诗综》文献采摭考述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5 18:27:4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明诗综》文献采摭考述

《明诗综》文献采摭考述

内容摘要:文献采摭是总集编撰的基础。作为明诗总集的代表性文本,《明诗综》在诗选和诗话两个主体内容方面呈现出其文献采摭的视野与方法,体现了朱彝尊博综的学术旨趣。《明诗综》诗作编选将文献采摭的范围扩大到史部、子部、集部三大部类所属的多个类目,集部文献是《明诗综》选诗来源文献的主体,手稿、口诵、断纸、题扇、馆阁课录等多种原始文献形式进入编选诗作的文献范围,对于域外文献亦多有采摭。钞本是《明诗综》选诗来源文献最为重要的版本类型。朱彝尊自撰诗话是《明诗综》文本的重要组成,其诗话写作广泛征引各种文献以助评论、考证,诗话因此兼有诗学批评和文献考据两个方面的特征和内容。诗话依据的文献涵括经、史、子、集四部之下的多个类目,还涉及有戏曲、丛书等。《明诗综》文献采摭方面所树立的文献方法、范围和视野,深刻影响了其后的总集编撰。

关键词:朱彝尊;《明诗综》;文献采摭

清初总集编纂之风颇盛,多种兼具文献保存和理论批评意义的大型断代和通代总集均成书于此时,影响以迄于今,朱彝尊编撰完成的明诗总集《明诗综》即为其中代表性文本之一。《明诗综》编选诗人诗作上自帝后,近而宫壼宗潢,远而蕃服,旁及妇寺僧尼道流,幽索之鬼神,下征诸谣谚[1]。共收录诗人3338位,诗作10165首,卷帙多达 100卷。清代学者张宗泰评价《明诗综》曰:《诗综》共一百卷,中分上下卷者凡九,实一百九卷。其书虽云编诗,实于一代政治之污隆,人才之贤奸,可略得其梗概,而于贤人君子之嘉言懿行,流风余韵,尤乐为津津道之。大率每人之下,先列前贤之评论,而以己所作《静志居诗话》附于其后,或纠弹其偏曲,或增益其本事,或摘录其名句,不激不随,粹然一出于和平。其无可附丽者,亦不强为论说。尤足贵者,每举一事,辄元元本本,有伦有要,而其才学之渊博,实足以副之,不惟有资于谈诗,兼有资于说史,洵一代总集之翘楚矣。[2]作为朱彝尊晚年所系心力最多的撰著,《明诗综》体现出相当高的文献价值和理论水准,这一方面根源于朱彝尊本人钞书和藏书活动所提供的

丰富的文献采摭基础,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其文学创作与批评方面的深厚素养和明确的理论表达意识。对《明诗综》诗选编辑的文献来源和诗话撰写的文献依据进行专门的探讨,可以帮助我们更为深入地认识此书的内容和价值,也庶几能为今人编撰总集提供值得借鉴的方法与经验。

一、《明诗综》诗选编辑的文献来源

《明诗综》编定成书后,朱彝尊写给王士禛的信札中说:至云选家通病,往往严于古人而宽于近世,详于东南而略于西北。辄当绅书韦配,力矫其弊。惟是自淮以北,私集之流传江左者,久而日希。赖中立王孙之《海岳灵秀集》、李伯承少卿之《明隽》、赵微生副使之《梁园风雅》,专录北音。然统计之,北只十三,而南有十七,终莫得而均也。[3]主要讨论的是总集编撰中诗选的文献来源问题。具体到《明诗综》的编撰,我们不禁要问,这三千多位诗人的一万余首诗作都是从哪些文献中编选出来的呢?朱彝尊撰有《明诗综采摭书目》,但仅列编选所据总集之目,共计283种,专集暨府州县志概不载[4]。这就为我们考察《明诗综》编选诗作的文献来源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其不载的专集恰恰是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部分。《明诗综》的文献采摭范围极广,朱彝尊在《成卜周诗集序》中说:予近录明三百年诗,阅集不下四千部。[5]总集仅是其编选诗作的文献来源之一,文献来源还包括朱彝尊所言专集、府州县志,以及大量史部、子部文献和诸如手稿、画卷、馆阁课录等。因为在《明诗综》的编撰体例中,条目单元并未有诗人诗作文献来源的标注,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看到每位诗人诗作的编选来源,这意味着考证其文献来源工作的必要。同时,《明诗综》编选诗作所据的文献,很多都已亡佚,大量诗人诗作仅依赖《明诗综》得以存世,考证其来源因此又有重要的文献意义。因为《明诗综》本身卷帙浩繁,入选诗人诗作数量庞大,而且选诗数量在5首以下的诗人占全书总量的85.65%,具体到每位元诗人条目单元,在编选者未说明编选依据的前提下,这种情况基本无法运用版本对勘的方法确定其文献来源。好在《明诗综》所附朱彝尊自撰的一千四百余条《静志居诗话》中对于编选诗作的文献来源有时会作简单说明,虽然涉及的来源文献数量比较有限,但这毕竟给出了最为直接的考证基础,也为考证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能,让我们在有限的范围内对《明诗综》编选诗作的文献来源情况有一个大略的了解。

从《静志居诗话》之中对于编选诗作的文献来源有所说明的条目来看,《明诗综》编选诗作的文献采摭范围涵盖了史部、子部和集部三大部类,其中涉及的史部文献有传记类、地理类和目录类,文献类型则包括了家乘、家谱、州府县志和游记、金石;子部文献有杂家类和小说家类,杂家本有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六类,小说家则迹其流别,凡有三派:其一叙述杂事,其一记录异闻,其一缀辑琐语也[6];集部文献是《明诗综》选诗来源文献的主体。朱彝尊有意识地将手稿、口诵、断纸、题扇、馆阁课录等多种原始文献形式纳入其编选诗作的文献视野,扩大了传统总集编撰的资料收集范围。

根据总集的编选原则,选诗以诗人别集为文献基础乃是最佳。首先,别集具备相对的文本可靠性,较为接近诗人诗歌创作的实际情况,其次,别集为编选者提供了整片的森林而不是零散的树木,使编选者不至于一叶障目。但是对于《明诗综》这样一部汇辑有明一代各时段各流派和大量中小诗人,且诗人总量高达三千余人的诗歌总集来说,限于当时的文献采摭条件,朱彝尊是无法做到每位诗人的诗作都从其别集中选出的,前人和时人已编选汇辑的明诗总集成为《明诗综》选诗非常倚重的文献资料。朱彝尊屡有说明考量:刘仔肩《诗话》:汝弼一应鹤书,旋集都人士诗,为《雅颂正音》,而以已作附之,殆游大人以成名者。是时许中丽仲孚则编《光岳英华》;偶桓武盂则编《乾坤清气》;赖良善卿则编《大雅集》;沈巽士偁则编《明诗选》。虽择焉不精,然草昧之初,干戈甫戢,风雅未坠于地,至今得存,不可谓非群贤扬扢之力也[7];偶桓《诗话》:明初诗家操选政者,赖良直卿、许中丽仲孚、刘仔肩汝弼、沈巽士偁、王偁孟敭,皆有所蔽。惟瞎牛《乾坤清气》一编,能开生面,惜予所钞,阙七言近体绝句,未得全书,恒以为憾[8];俞宪《诗话》:汝成手辑《盛明百家诗》,足称好事。而甄综未当,舍彼兰蕙,反存菉葹。卷首题识,都不成文[9];李先芳《诗话》:观其《诗隽》一书,详于淮北,远及巴蜀,而独黜大江以南。盖以吴楚、扬、粤之间,七子实居其五,其微意可窥也[10]。这种对于总集的权衡鲜明地反映在《明诗综》的编选实践中,大量诗人诗作选自普通型、地域性、专门性的明诗总集,来源文献辑录总集一目比较能够说明这个问题。

《明诗综》卷九十五为属国,分为上、下卷,共收录高丽、朝鲜、安南、占城、日本等明王朝属国诗人65位,诗作155首,从这一类目诗作编选的文献来

搜索更多关于: 《明诗综》文献采摭考述 的文档
《明诗综》文献采摭考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yifr7hbmr2teb88j4i568ub00wtn20063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