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九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题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30×2′=60′)
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 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 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 A.① B.② C.③ D.④
2.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 该实例体现了 ( ) A. 自然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一致 B. 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C. 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
D. 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另一区域
三峡水库蓄水水位达135米后,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当地环保部门在大宁河(三峡库区的支流)发现了富营养化的初步迹象,这是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频率比以前增多。据此完成第3~4题。 3. 材料显示,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 A.生产性 B.平衡性 C.差异性 D.整体性 4. 材料中所说的哪一要素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 ) A.气候 B.土壤 C.水文 D.生物 5.1944年美国科学家在圣马太岛放养了29只驯鹿,由于无天敌,环境好,10年后达到1 000只,20年后达到6 000只,又过了三年只剩下42只,这一变化体现的地理环境功能是 ( )
A.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功能 B.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 C.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D.“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是经过长期的演化才形成的,据此回答6~7题。 6.有关地理环境的正确说法有( )
A.地理环境是指自然环境 B.农田、牧场不是地理环境
C.自然地理要素是独立存在的 D.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地貌等地理因素共同组成了地理环境
7.下列关于自然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环境的演化具有可逆性 B.地貌的变化是导致自然环境演化的主要因素 C.自然环境的演化是由复杂到简单 D.现在的自然环境,是经过几十亿年的演化才形成的
8.下列哪种气候类型发育两种自然带(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9.世界各大陆自然带的分布,从沿海向内陆自然景观差异最大的是 ( )
A.亚欧大陆 B.非洲大陆 C.南美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 10.下列有关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其地域分异规律以热量变化为基础
B.自然景观从沿海向内陆呈现出荒漠带、草原带、森林带的规律变化 C.其地域分异规律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D.形成原因是大陆轮廓的影响
11.下列四幅图中能够正确反映海拔与降水量关系的是( )
12.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B.坡向朝南,温度高 C.坡度大,纬度低 D.海拔高,降水多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乙山地可能位于我国( ) A.西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南地区
14.图中针叶林带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 B.水分 C.坡向 D.地形 市树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城市的一张名片。市树从当地分布广泛且具有地方特色的高大乔木中选取。安徽安庆市树为香樟树,河北石家庄市树为国槐。据此完成15~16题。
15.香樟树和国槐分别属于( )
A. 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C. 常绿硬叶林、常绿阔叶林 D. 常绿阔叶林、常绿硬叶林 16.导致安庆和石家庄树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土壤 C. 水分 D. 热量
下图表示某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据此完成第17~18题。
17.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 对应的时期是( ) A.Ⅰ时期 B.Ⅱ时期 C.Ⅲ时期 D.Ⅳ时期
18.在Ⅰ时期该地区人口的突出特征是( ) A.人口急剧膨胀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增长停滞 D.人口平均寿命较低
性别比是指人口中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的比值(通常指100个女性对应的男性人数)。下图为我国1980—2010年出生人口(活产婴儿)和总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图,据此完成19~20题。
19.我国近30年 ( )
A.出生人口中女婴比重高于男婴 B.人口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 C.妇女生育率明显升高 D.人口性别结构明显优化
20.能缓解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措施是( ) ①实行胎儿性别鉴定 ②提倡养儿防老的观念
③尊重妇女权益,实现男女平等 ④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甲、乙为人口过10亿的国家,下图示意两国2015年人口年龄结构。据此,完成21~22题。
21.造成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战争 B.自然灾害
C.经济发展水平 D.国家政策
22.乙国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是( )
A.具有成本优势
B.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上升 C.技术创新、新兴产业增加 D.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下图为甲、乙两国的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第23~24题。
23.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与图中B箭头所示人口迁移相符的是( ) ①北宋末年,由战争引起的中原人口大规模南迁 ②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③明清时期,广东、福建等省的人口移居东南亚 ④外籍工人来我国工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4.若甲国为中国,A箭头表示中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其含义正确的是( )
A.从中、西部流向东部 B.从沿海流向内地 C.从城市流向农村 D.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据我国学者考证:古陇西,即今甘肃临洮,为李姓重要发源地。据统计,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姓氏可以作为一种遗传印记,使得我们可以追踪世系并理解现代中国的人口迁移与历史事件。据此完成第25-26题。
25.李姓人在历史上从甘肃逐渐迁移到河南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候因素 B.政治因素 C.经济因素 D.文化教育 26.我国近30多年来,下列省区中姓氏越来越复杂的是 ( )
A.甘肃省 B.河南省 C.四川省 D.广东省
自20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两次移民潮以来,我国第三次移民高潮出现在21世纪的前十年。下表为2010年我国投资移民的热门目的地统计表。据此完成第27-28题。
目的地 加拿大魁北克省 加拿大其他地区 美国 澳大利亚 英国 我国投资移民 申请者数量/个 3098 697 2969 2000 85 占所有投资移民 申请者的比例/% 62 99 75 57 26 27.我国投资移民到英国的数量与到其他目的地的差异较大,其影响因素是( ) A.基础设施完善程度 B.经济发展速度 C.生活消费水平 D.城市化水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