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路面工程质量控制要点汇编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9 20:58:4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一章 路面工程

第一节、基层、底基层质量要求

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具有足够的水稳定性和冰稳定性 3、具有足够的抗冲刷(抗腐蚀)能力 4、收缩性要小 5、具有足够平整度 6、与面层结合良好

第二节、基层、底基层质量控制要点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1、原材料试验与审批

在工程开工前,要求承包人在所选定的料场中,取代表性样品,进行下列规定的各项试验,并应将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经监理工程师审查质量合格的原材料,才可批准使用。 水泥稳定类材料质量技术要求 1)碎石、碎石的筛分试验 2)集料压碎值试验

3)水泥样品物理力学指标及成分分析(全分析)

水泥应采用初凝时间不少于3小时,终凝时间不少于6小时的硅酸盐、矿渣硅酸盐、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水泥等级宜为32.5、42.5,为满足基层(底基层)7天抗压强度要求,宜优先选用42.5级硅酸盐水泥。采用散装水泥时,水泥磨出后应存放7天以上,安定性必须符合要求,进罐时散装水泥温度应低于60℃。

碎石

碎石压碎值要求小于30%,碎石应按粗集料10—30mm、5—10mm、细集料0—5mm三级配料,相应的料场方孔筛筛孔建议为:32、12、7mm。 混合料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骨架密实型级配。为防止混合料离折,有利于提高混合料强度,应严格控制集料最大粒径,其中水泥稳定类碎石(基层)最大粒径

不大于31.5mm,水泥稳定类砂砾(底基层)最大粒径不少于37.5mm。为减少路面开裂,粒径小于4.75mm颗粒成分宜按级配中值偏下选配。

基层、底基层水泥稳定类材料的压实度、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水泥稳定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度及7d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 层位 基层 底基层 材料 水泥稳定碎石 水泥稳定砂砾 压实度(%) 7天抗压强度标准(MPa) 98 97 3.5—4.5 不小于2.5 为保证生产配合比的混合料强度符合要求,生产配合比中水泥用量应较设计配合比增加0.5%;当采用5%水泥用量试件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首先应调整集料级配或采用较高标号水泥使混合料满足强度要求。基层实际水泥用量不宜超过5.5%;底基层水泥用量不宜超过3.5%。 2、混和料的配合比设计

通过对工程实际应用的矿料分别进行筛分试验和测定其相对密度,根据各种矿料的颗粒级配和计算用量比调配出合理的级配曲线,为减少裂缝级配曲线采用S曲线型,4.75mm筛孔通过率应控制在32-39%范围内,0.075mm筛孔通过率应控制在2%左右。根据不同结构层及设计强度的要求,确定水泥用量,确定各种混和料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以此矿料级配初步确定拌和机各料仓的供料比例。通过筛分试验最终确定各料仓的比例,作为拌和机控制参数使用。应考虑各料源的材料性能不同而引起的差异,注意混和料的强度应能满足钻芯取样检测完整的要求。

3、混合料配合比的审查

承包人在开工前,应根据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使用的原材料进行混合料的配合比试验,确定满足强度要求的施工用配合比,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监理工程师对承包人报检的混合料配合比,经审核计算,必要时应通过试验予以验证后,批准施工用配合比,反馈给承包人在工程施工中使用。 4、审查承包人主要主要机械设备的配置及质量现状

在开工前承包人应自行检查为本工程施工所配置的机械设备的品种、数量及运行

数量。并将检查、跳试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查。

监理工程师应按照报检的设备清单,按施工规范对施工机械的功能要求对其数量与质量逐一进行审查。 1、拌和设备(厂拌) 2、运输设备

3、与摊铺方式配套的摊铺机与设备 4、整平机械 5、洒水车

6、压实设备(各种吨位的压路机)

上述设备审查合格后,予以批准使用。对功能不全或不能满足施工精度要求的机械设备,应不允许使用。

5、施工技术方案的审批或试验路段的方案审查 承包人所报检的施工技术方案,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 2)施工机械与主要设备

3)主要施工技术人员的分工及劳力安排。 4)施工中的施工技术难点及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 5)施工进度安排

正式开工前承包人宜将本项目的施工技术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经监理工程师查认为:有必要试铺试验路段或开展施工前的试验研讨时,承包人应按监理工程师的审查意见实施,所增加的费用将监理工程师检查,报业主审批。若没有必要进行试验段试铺或进行超前试验研究时,则应按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正常施工。

6、施工放样的数据审查与现场核实

在工程开工前,承包人应将恢复中线后检测的基层、底基层的施工宽度,基层、底基层的顶面高程,路肩宽度等施工放样数据监理工程师审核。经监理工程审查,核实认为施工放样数据准确,具备开工条件,才可开工。 7、批准施工

基层、底基层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就绪,确实具备开工条件,承包人应填报“33工程开工申请报验单”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经过监理工程师对承包人报检的开工申请进行认真检查、核实,认为确实具备开工条件,同意开工时,由总监理工

程师签发开工指令,批准施工。承包人在接到所签发的开工指令后,即应迅速组织施工。

二、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在基层、底基层施工中,不管承包人采用何种施工方法,以下几道主要施工工序都是缺一不可少的,只要重点把握住了这几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就使该分项工程或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有了保证。

1、配料:配料必须准确,它是保证施工用的配合比进行施工的重要保证,及混合料满足级配要求和强度要求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

拌合质量中配料比例必须准确,它是保证满足级配要求和强度要求的关键。 2、摊铺:特别是对颗粒基层与底基层摊铺的均匀性,级配的离析,都是直接影响碾压成型后基层、底基层强度分布的不均匀性。

3、拌和:拌和必须均匀,它是影响基层和底基层结构强度均匀性的主要施工工艺之一。

4、压实:它是混合料形成强度的关键。现场压实度检测结果的代表值与极值必须满足表所规定的压实标准,否则应予以返工。

5、整平:它直接影响到基层、底基层表面的平整度及厚度和标高。在整平时还应保证路拱与横坡满足设计要求。 质量控制重点 1、拌合质量

1)配料必须准确,以保证混合料的级配及结合料用量满足施工用配合比要求。 2)加水拌和要均匀,并保证达到工地混合料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 3)必要时从出料口取拌好的混合料,作水泥剂量测定及筛分试验。 4)、混和料的拌和 4.1 厂拌设备的选择

拌和设备的性能决定了混和料的配料精度和均匀性,应选用带有电子计量装置的生产能力不小于400T/h的高性能稳定料拌和机,才能保证混合料的级配符合配合比要求,保证拌和料的稳定性,且生产能力应与摊铺能力相匹配。 4.2 严格控制水泥剂量

水泥剂量太小,不能确保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质量,而水泥剂量太大,既不经济、还会使基层的裂缝增多、增宽,从而引起沥青面层相对应的反射裂缝。考虑施工时各种损耗,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当采用摊铺机摊铺时应比室内试验

搜索更多关于: 路面工程质量控制要点汇编 的文档
路面工程质量控制要点汇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yioa1y63p1jxut0i33u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