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超前教育在儿童学习过程中的不利影响
【摘 要】目前超前教育得到家长越来越多的关注。超前教育对于大多数儿童的学习过程会产生不利影响,主要从加重儿童学习的负担,对知识理解不透彻、掌握不扎实,影响校内课堂效果和弱化人格的培养四个方面来分析。建议教育者和家长要慎重对待超前教育,不要为了孩子成绩的暂时提高,而忽视了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泯灭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关键词】超前教育 超前学习
笔者近期在北京市中关村第四小学听了一节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的自主、合作、探究课,整堂课在老师的引导下顺利展开。教师给同学们发了一些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大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每组同学分别谈谈自己发现了什么,最后一些学生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以及菱形等知识都回答出来,这显然不是探究出来的结果,而是这些学生在外面的辅导班中超前学习的知识。近几年来,小学生的超前教育情况非常普遍,这种学习方式是否真正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这是教育研究者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超前教育的概述及现状
目前,对于超前教育没有统一的定义,有学者认为,超前教育,又称提前教育,是指超越儿童常规发展,把以后需要学习接受的事物提前教育。[1] 也就是说让学生学习较大年龄学生学习的知识,从而达到比其他孩子更聪明的状态,也可以称为超前学习。随着经济的发展,家长普遍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现在很多小学生都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提前学习下学期的内容,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可是这种教育方式的背后却存在很多问题。
1.超前教育的师资水平难以保证
能够满足超前教育要求的是各色各样的辅导班,这些辅导班大都以盈利为目的,师资力量主要由正规学校的任课教师、在校大学生、辅导机构的专职教师组成,这些一线教师一般在辅导机构做兼职老师,学校内繁重的工作使教师没有额外的精力去备课、去思考超前教育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学多久的问题。辅导机构中的专职教师一般是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还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暂时进入教辅行业,他们和在校大学生、研究生一样,都不具备教学经验和专业系统的教育学知识。这样没有超前教育专业素质的师资,不但不能启发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且还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磨灭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超前教育的难度过高
调查发现,现在的小学生大部分都要学习二元一次方程、排列组合、数列等初中、高中才要学习的内容,因为在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中加入了奥数一项,奥数的学习也不再是以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智力为目的,而变成了升学考试的手段,出现了人人学奥数的局面。而奥数并不是所有学生的兴趣所在,也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学习奥数,课堂内的普通数学内容都没有学扎实,家长就开始让孩子奋战于各色各样的奥数班。而且现在的奥数内容也很混杂,很多辅导班的奥数知识都是在超前学习初中、高中的知识。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2] 而初中、高中的数学知识多半是以符号、概念、推理等能力的运用,这些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难度是很大的。
3.超前教育的成本较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