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对记忆内容的识记、保持和提取时,有的人说得很正确,有的人的内容却与事物的本来面目相差很远。 57、有的人能把识记的东西长久地保持在头脑中,而有的人则会很快地把识记的东西遗忘。
58、在背诵古文时,有的人可以过目不忘,有的人则久难成诵。
A、 记忆的敏捷性 B、记忆的持久性 C、记忆的准确性 D、记忆的准备性
第四组
59、一个学生在学习外语时,感到背单词、记语法的过程单调而枯燥,但是认识到掌握外语可以开阔视野,增加就业机会,他又积极投入到外语学习中去。 60、正在上课的时候,有人推门而入,大家不自觉地向门口注视;
61、一个学习外语的人外语水平不断提高后,当他消除了许多单词和语法障碍,能够毫不费力地阅读外文报刊。
62、工人上班,学生上课,交警指挥交通
A、 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第五组
63、歌唱演员有时自弹自唱同一首歌,甚至能够边唱歌边剪纸。
64、专业素养深厚的人在阅读专业资料时可以做到“一目十行”,非专业人士即使逐字逐句阅读也不见得能正确理解。
65、,在学校课程安排上,先上语文课,再上数学课,两节课同学们的学习效率都很高。
66、新生儿注视人脸和复杂图形的时间远比注视墙壁和灯光的时间长。
A、 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第六组
67、让学生说出“红砖”都有哪些用途
68、儿童计算3+4=7,会在头脑中用三个手指加上四个手指,或三个苹果加上四个苹果等实物表象相加而计算出来的。
69、初中学生会判断、理解、论证一些学科中的公式、定理、法则的概念和原理的正确性。
70、技术工人在对一台机器进行维修时,一边检查一边思考故障的原因,直至发现问题排除故障为止
A、 直观动作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发散思维 得分 评卷人 四、判断并简要分析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3分,共15分。) 71、农妇在小鸡小的时候喂鸡时在墙上敲铁盆,等鸡大的时候,即使不喂食,听到铁盆响,鸡也会赶紧跑过来。这反映了什么心理现象?这是什么原因?
72、去参加一个舞会,刚到舞会现场时会觉得音乐声很强,呆一会儿后,会
觉得音乐声没有刚开始听起来那么大。这反映了什么心理规律?
73、戴手表的人平时不觉得手腕上有重物。这反映了什么心理规律
74、考试时,回忆不出有关的知识,一出考场立刻想起等都属暂时遗忘。这
反映了什么心理现象?
75、教师板书应该做到运用有度、重点突出、清晰醒目。必要时还要用彩色
粉笔和图、表格加以强调。这是为什么?
得分 76、无意注意主要是受外部事物的刺激作用不自觉地产生的,它缺乏目的性,又不需要意志努力,常会导致学生上课分心,干扰了正常的教学活动。这是无意注意在教学中的消极作用。但无意注意在教学中也有积极作用,那就是通过对某些服从于教学要求的刺激物的有意
评卷人 五、论述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共15分) 识的控制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为教学活动服务。在具体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利用无意注意的特点加强教学过程,避免无意注意的消极影响。
请分析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因素有那些,并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如何运用无意注意规律,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