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人员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在经济工作的重要关口当好领导的参谋,因此,财会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社交能力,不仅要同本单位人员交往,而且要与银行、税务、审计等部门进行广泛的联系。作为一名合格的从事财务会计或审计工作的人员,企业认为还需要具备很强的平衡协调能力,这种能力直接关系到其工作成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生存发展的机会和可能。
三、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及要求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会计、财务管理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业从事财会、管理等业务工作,应掌握财会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3)熟悉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相关的方针、政策、法规;
(4)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及分析和解决财务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等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3.专业建设特色目标:
(1)厚基础。为了保证本专业的培养规格及广泛的岗位适用能力,本专业以基于财务,涵盖金融的培养口径,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基本功培养,如会计核算能力、常用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财务案例的实操能力以及财经书写能力等。这些,都是财务管理实务必不可少的。
(2)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实际运用能力。本专业学生直接面向市场,面向企业财务管理一线,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过硬的实践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为此,在教学设计上,将特别加大对实践环节的教学力度,适当压缩课堂教学,相对增加实验和实践教学时间。特别是对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将学生直接放到校企合作企业,由学校和企业紧密协作,共同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
(3)紧跟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专业方向和教学内容。本专业不断关注企业理财环境的变化对财务管理从业人员能力要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和教学内容,力争做到专业能力培养与企业财务管理的能力要求无缝对接,为用人单位节约再培训成本。
(4)探索“3+1”和“订单式”培养模式,与企业共同完成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按照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积极探索与用人单位进行合作,采取“3+1”和“订单式”培养模式,启动“卓越会计师”培养计划,为用人单位“量身定做”,培养用人单位所急需的“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财务管理专门人才。
五、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思路
1.我们对广西的一些学校相关专业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获得了大量的资料,为专业的开设和发展提供了参考。2013年5月,我们教研室全体成员到广西大学商学院和广西财经学院会计与审计学院进行调研,主要学习借鉴兄弟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方面的经验。
2.加强软硬件设施的建设。首先是有目的地、重点地、分批地提高师资水平;主要的措施有:一是加大从财务管理一线引进人才的力度;二是加大校内教师的培训力度,有目的、有计划、分期分批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财务管理一线挂职锻炼,有目的、有计划、分期分批选派专业教师到国内外进修,接受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财务管理思想;三是加强校企合作,积极聘请校外专家为本专业的客座教授;四是适时地进行校际间的交流,加强校际合作,实行资源共享。其次是不断地完善实验设施,从而不断地满足教学发展的要求。
3.为了适应应用型本科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办出专业特色,基于财务,涵盖金融,启动“卓越会计师”培养计划,今后教学发展要面向工商业企业兼顾行政、事业单位办学,,为社会培养适用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4.不断深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改革。在理论教学方面,要花大力气研究和把握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变化的规律,特别是要多调查研究,科学定位人才的培养目标,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增加选修课,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在实践教学方面,要坚持以培养职业技能为宗旨的实训方针,加强校企、校社联系,广开实训渠道,不断探索财会教育的新思路。
财务管理专业负责人:XXXXX 2016年6月
您好,欢迎您阅读我的文章,本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也可以直接打印。阅读过后,希望您提出保贵的意见或建议。阅读和学习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坚持下去,让我们共同进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