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天下国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搜集整理有关“爱国”的故事、诗词名句,让学生了解“天下国家”的丰富内涵。 2.开展故事会、诗歌朗诵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 过程与方法
1.按照课文编排的内容,分“爱国人物故事会”“爱国诗词朗诵会”“爱国名言展示会”三个部分来开展。
2.将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指定一个主题活动,让学生课下搜集与自己小组的主题活动相关的资料,拟好活动章程。
3.课堂上交流,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合作探究完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讨论。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
二、活动指导
1.激发心志:爱国人物故事会
(1)指导学生结合课内的学习以及课外阅读的积累,选择熟悉的一两个历史人物,搜集他们的爱国事迹,整理成册。搜集整理时,可以利用历史课本、报刊书籍、网络媒体等,可以到当地的烈士陵园或博物馆,还可以走访本地的英雄人物或科学家。可以是文字材料,可以是图片、宣传画等图画材料,还可以是录音、录像等材料。
(2)指导学生从搜集来的事迹中选取一两个有代表性的故事进行适当的加工。比如,加入一些人物的动作、神情、心理等方面的细节描写。要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并拟一个恰切的小标题。
2.陶冶心灵:爱国诗词朗诵会
(1)小组成员分类搜集爱国诗词。比如,有的搜集我国古代诗歌,有的搜集我国现代诗歌,有的搜集外国诗歌。
(2)组长负责汇总,并指定几位同学整理这些诗词。
(3)每人从中选择一首自己最喜欢的诗词进行朗诵。有条件的,可以配上合适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
(4)选出几位评委。从读音、语调、节奏、表情、感染力与背景音乐等方面对大家的朗诵进行评判,评出优胜者。
3.启发心智:爱国名言展示会
(1)小组合作,分类搜集爱国名言。可按国别和历史时期分类,也可按主题分类。 (2)组长负责汇总、整理大家的搜集成果,并召集大家一起阅读、讨论。
(3)采用各种形式,如小册子、展板、墙报、黑板报、幻灯片、创作书法作品等,将整理出来的名言在班内展示。
三、活动示例
1.上网搜集爱国人物的事迹,并加工整理成故事。 示例:吉鸿昌——我是中国人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而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不知道中国。陪同的人对吉鸿昌说:“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1932年,吉鸿昌回国,率领抗日同盟军,转战长城内外,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后不幸被敌人诱捕,就义前他写下了正气凛然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做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2.搜集爱国诗词,选择自己喜欢的进行朗诵比赛。 示例一: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示例二:
望大陆 于右任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3.爱国名言。 示例:(1)外国名言 爱祖国高于一切。——肖邦
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勃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宝贵。——林肯 (2)中国古代名言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3)中国现代名言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陈毅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