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苏省宿迁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副标题
题号 得分 一 二 总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
1. 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
役哉?”下列与魏征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思想是( ) A.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 B. 韩非中央集权思想 C. 孟子民贵君轻思想 D. 孔子为政以德思想
2. 西汉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描绘了一幅天下大治盛世景象:“于斯之时,天下大
说,向风而听,随流而化。卉然兴道而迁义,刑错而不用。 德隆于三皇,而功羡于五帝。”《上林赋》文学体裁的特点是( )
A. 通俗易懂、豪放飘逸 C. 平实浅近、句式工整 B. 重章叠句、四言为主 D. 辞藻华丽、手法夸张
3. “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二
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壁间飕飕风雨飞,行间屹屹龙蛇动。”此诗描绘的书法字体( ) A. 笔画圆匀,富图案美 B. 字体方正,规范标准 C. 任情纵性,美感极佳 D. 行云流水,清晰活泼
4. 《朱子语类》载:“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
理,便亦无天地。”朱熹强调的“理”是( )
A. 超越时空的精神实体 C. 君权神授的思想来源 B. 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 D. 追求幸福的物质欲望
5. 王祯在《农书》总序中记载:“造板木作印盔,削竹片为行,雕板木为字,用小细
锯搜开,各作一字,用小刀四面修之,比试大小高低一同,然后排字作行,削成竹片夹之,盔字既满,用木檐捐之,使坚牢,字皆不动,然后用墨印刷之。”下列关于材料中的印刷技术,说法正确的是( ) A. 刻板费时费工费料 B. 大批书版保存不便 C. 出现错字易于改正 D. 不适于小规模印刷 6. 王阳明提出人人皆有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
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他还提出“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不必以孔丘和朱熹的语录为真理”。由此可知王阳明( )
A. 注重道德实践 B. 提倡心性修养 C. 强调重义轻利 D. 批判虚假说教 7. 李贽的思想特别朴实,接地气,说出人世诸多真相,可谓“童言无忌”,而著名的
“童心说”正是他提出的。他说:“夫童心者,真心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下列关于李贽这种思想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背离了传统的儒家思想 B. 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C. 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D. 体现了发展独立个性的愿望 8.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故善学者必先明本末,更明所谓大本末而后可。……
合而言之,则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该主张( ) A. 认可西学价值,倡导以末辅本 B. 提倡本末并举,要求中西并重 C. 否定传统文化,主张全面西化 D. 抬高中学地位,贬低西学价值
9. 1924年孙中山曾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
命便是。我现在就是用民生二字,来讲外国近百十年来所发生的一个最大问题,这
第1页,共19页
个问题就是社会问题。故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这表明孙中山( )
A. 改变了阶级立场 C. 发展了革命思想 B. 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 D. 放弃了三民主义思想
10. 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你们独裁。’可爱的先生们,你们讲对了,我们正是
这样。中国人民在几十年中积累起来的一切经验……总之是一样,就是剥夺反动派的发言权,只让人民有发言权。”毛泽东此文发表时,中国( )
A. 国民革命运动如火如荼 C. 工农红军正在战略转移 B. 革命根据地已成燎原之势 D. 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
11. “10月16日15时整,寂静的罗布泊上空突然爆发出一道强光,紧接着,一团巨大
的火球腾空而起,周围的空气急速膨胀,产生的高压冲击波以排山倒海之势,从爆心向四周飞驰。”该科技成就使我国( )
A. 建立了全方位的国防体系 C. 打破了美苏等国的核垄断 B. 增强了远程打击敌国的能力 D. 开启了和平利核能技术时代
12. 有学者认为:“邓小平继承和借鉴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并同时发展和提升了
这一思想。”邓小平的“继承和借鉴”主耍表现在( ) A. 引进外资并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发展 B. 大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 C. 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以减轻农民负担 D. 废除了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13. 读表。此表反映的情况是当时我国( )
A. “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C. 文化教育全面改革的需要 B. 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D. 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14. 一位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一切事物皆因人的需要而异,所以,世上没有绝对真理。
该哲学思想( )
A. 体现了古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 B. 强调了人独立运用思考能力 C. 树立了人们正确道德价值观念 D. 冲击了天主教会神学世界观 15. 这场运动“让人们反思神权政治和贵族君主制度的合理性,它引导人们先是反对贵
族等级制度,继而质疑乃至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是欧洲(也包括美国)得以建立现代民主制度的思想基础。”该运动( ) A. 掀起了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 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C. 打破了民众对罗马天教庭的迷信 D. 促成了西方人文精神的复苏
16. 如图是某位学生在历史课堂上记录的部分笔记。据此可判断该同学学习的主题是
( )
第2页,共19页
A. 智者运动 B. 文艺复兴 C. 宗教改革 D. 启蒙运动
17. 19世纪中叶,达尔文建立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严密的生物进化理论,第一次对
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作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对人类社会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列有关该理论说法,正确的有( ) A. 冲击了基督教神创论 B. 指导了欧洲启蒙运动 C. 引发了科学领域论战 D. 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18. 小说《竹林中》是以在公堂上审讯相关证人和犯人为主要背景来展开,通过七个人
物的叙述来建构凶杀案的真相。这七个人对同一“事件”的讲述莫衷一是,既互相印证又彼此矛盾。在叙事的迷雾中,唯一能确定的是武士金泽之武弘死了,他的妻子真砂被强盗多襄丸强奸了,而案子的关键问题--金泽之武弘是怎么死的却被悬搁。若想从蛛丝马迹中找出真正的凶手,最终发现那是不可能的。下列与此作品创作风格一致的是( )
A.
B.
C.
D.
19. “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
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这场“新的革命”( ) A. 源自实践经验积累 B. 促使现代工厂诞生 C. 体现科学技术结合 D. 宣告信息时代到来
20. 1919年11月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汤姆逊致辞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是发现
一个孤岛,而是发现了新的科学思想。”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是相对论( ) A. 成功地解释了物理学中光电效应现象 B. 使人们对微观世界认识取得巨大进步 C. 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有决定性意义 D. 改变了人们对世界认识的角度和方式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0分)
第3页,共19页
21. 儒家思想孕含着的许多治国理念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道之以政(政令),齐之以刑(刑罚),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从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请回答:
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治国理念及其理由。
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思想主张作出简要评价。
据材料三,指出明朝无“善治”的原因。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为了防止“无善治”所提出的举措。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统治者从中能得到哪些借鉴?
22.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阅读材料:
材料一 希腊人文主义更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种“重人”,不同于儒家人文主义所体现的那种日常伦理的实用理性,而是人作为一种宇宙存在物,能对宇宙之物进行一个理性的思考……对一个单一的个体进行理性的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刘汉芸《“轴心时代”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材料二 文艺复兴关注的是人活着时现实的世界,而不是人死后的世界;它主要关注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是他或她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在卢梭看来,权利绝不是建立在暴力和强权之上,而只能建立在自由的契约之上。因此,社会契约是一切政治自由与权利的来源。康德则认为自由的个体具备自己决定自己的性质,在理性世界中,自己的意志成为主人。自由既要求不受别人约束,同时又不去约束别人,自由需要服从于理性的“法则”和“要求”。
--捕编自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卢梭、康德关于自由的观点及启蒙运动最大的价值和意义。
第4页,共19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