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2018学年江苏省宿迁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20:33: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学知识归纳如下:解放了人们思想,使人更多关注人及人所生活的世界;促进了文学、艺术及自然科学的发展。

(3)关于观点:依据材料三“在卢梭看来,权利绝不是建立在暴力和强权之上,而只能建立在自由的契约之上。因此,社会契约是一切政治自由与权利的来源。康德则认为自由的个体具备自己决定自己的性质,在理性世界中,自己的意志成为主人。”卢梭:通过社会契约获得自由。康德:人要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不能为了个人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关于意义:主要结合本质进行分析:追求人本身的彻底解放。 故答案为:

(1)特点:突出人的价值;重视人的理性思考;强调教育的作用。原因:古希腊商品经济发达;民主政治达到顶峰;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突出。

(2)内涵: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强调关注人的价值和尊严。影响:解放了人们思想,使人更多关注人及人所生活的世界;促进了文学、艺术及自然科学的发展。 (3)观点:卢梭:通过社会契约获得自由。康德:人要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不能为了个人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意义:追求人本身的彻底解放。 【解析】

(1)本题考查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演变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一“而是人作为一种宇宙存在物,能对宇宙之物进行一个理性的思考……”等可得出结论。 (2)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二“文艺复兴关注的是人活着时现实的世界,而不是人死后的世界;它主要关注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等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结论。

(3)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三“在卢梭看来,权利绝不是建立在暴力和强权之上,而只能建立在自由的契约之上。因此,社会契约是一切政治自由与权利的来源。康德则认为自由的个体具备自己决定自己的性质,在理性世界中,自己的意志成为主人。”等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总体难度偏高。

23.【答案】(1)第一小问,“国家者,由人民之合意结契约而成立者也,故人民当有

无限之权,而政府不可不顺从民意。……其为效也,能确立法治之主格,以保团体之利益”社会契约;人民主权;以法治国。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 (2)“余游欧美,深究其政治、法律之得失,知选举之弊,决不可无以救之。而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纠察之制,实有其精义,足以济欧美法律、政治之穷。故主张以考试、纠察二权,与立法、司法、行政之权并立,合为五权宪法;更采直接民权之制,以现主权在民之实,如是余之民权主义,遂圆满而无憾”把西方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制度相结合。

(3)第一小问,“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象(像)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要想两样并行,必至弄得非牛非马,一样不成”新旧(中西)文化不能相容;提倡新文化就要

第17页,共19页

彻底批判和抛弃旧文化。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动摇了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思想;不能正确对待东西方文化,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 故答案为:

(1)主张:社会契约;人民主权;以法治国。实践:戊戌变法。 (2)特点:把西方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制度相结合。

(3)观点:新旧(中西)文化不能相容;提倡新文化就要彻底批判和抛弃旧文化。 评价:动摇了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思想;不能正确对待东西方文化,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

(4)特点: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 【解析】

本题考查梁启超的思想主张、孙中山民权主义的特点、陈独秀的思想观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特点,需结合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的思想来解答。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的思想,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24.【答案】(1)第一小问,“方今之法度,多不合乎先王之政故也”当今法度不合时

宜,应效法先王之政。第二小问,“以孟子之说,观方今之失,正在于此而已”托古改制,宣传变法,争取最高统治者支持。

(2)第一小问,“盖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发展生产;增加国家财税收入。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疫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展了生产力,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的局面。 故答案为:

(1)观点:当今法度不合时宜,应效法先王之政。 意图:托古改制,宣传变法,争取最高统治者支持。 (2)思想:发展生产;增加国家财税收入。

措施: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疫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

发展了生产力,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的局面。 【解析】

本题考查王安石的观点及意图、王安石解决财政危机的指导思想、王安石采取的具体措施及其作用,需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内容来解答。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王安石变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1)根据材料信息“我要各方面的文化都尽其所能地在我屋里传播”,“它25.

完全有地方容纳上帝所创造的最微小的东西”,反映了平等的自由的文化传播态度,反对不平等的文化宗教现象。 (2)材料一中思想上主张平等自由,反对歧视,但在材料二中称西方工业文明却是“魔鬼和怪物”,说明在思想上和经济主张上的矛盾之处。其产生的原因主要从甘地思想产

第18页,共19页

生的根源和当时印度殖民地灾难下争取独立的民族愿望出发进行分析。

(3)根据材料“对西方文明作了极其不公正的评价,将它不足之处过于夸大了”进行归纳,说明对西文明认识上存在不足。阐明对工业文明客观的评价态度。 故答案为:

(1)有文化自由传播;民族文化本位思想;反对任何形式歧视(如种族、宗教歧视)。 (2)矛盾:在思想文化上主张平等,反对歧视;在经济上抵制外国货物,具有民族主义色彩。

原因:思想上受到印度教、基督教仁爱、博爱思想的影响,倡导平等;经济上印度遭到英国经济侵略,反对工业文明。

(3)观点:甘地过分夸大了西方文明的不足,对其评价不公正。

理由:过分强调印度遭受西方殖民侵略以及西方文明的道德沦丧;忽视了工业文明是世界发展的主流和方向。 【解析】

(1)本题考查甘地的主张。主要根据材料信息内容进行归纳。

(2)本题考查甘地思想主张。甘地思想受到传统的宗教及封建经济影响和独立的角度出发,与世界工业文明发展的潮流存在一定的矛盾。 (3)本题考查尼赫鲁的观点。主要对西文明的客观评价。

在考查历史人物及观点时,注意要把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明态度上,在注意一分为二的认识,要用发展的眼光,放在历史发展的大潮流下进行客观评价。

第19页,共19页

2017-2018学年江苏省宿迁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ysnx659hj44s0w0d4ij47hq70zb7d011tp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