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素质教育的本质探源及战略思考
作者:张爱阳
来源:《职业时空》2007年第13期
素质教育在于传递人类的生存艺术,开发和提高人知识利用和信息利用的基本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造就优秀的、合格的人才。素质教育值得研究的问题很多,这里仅就一些基本问题作一些理论探讨。
一、溯源:21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逻辑
21世纪,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己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普遍接受的共识。教育的前沿理论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在于发展人的创造能力,课堂要激活人的生命活力,优化人的个性的场所,大学教育应成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较大的“初速度”和较高的“加速度”。
综观我国教育发展史,可以看到,我国加快推进素质教育有着相当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但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由于主客观方面的诸多原因,我国的教育事业还相对滞后,不能适应大幅度提高国民素质的客观需求。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教育事业跨世纪发展的必然逻辑,是提高我国教育质量,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内在要求。素质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常规工作,而是关乎未来民族荣辱、国家兴衰之大事。
二、清本: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
关于素质教育的内涵,《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表述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当前教育界面临的实际出发,即要把握“一个核心,两个重点”,即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对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至为重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