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脱水剂(如甘露醇)使用前应先解冻,在无结晶体的前提下才能使用,使用时应在15-30分钟内滴完,避免药物外渗,以防造成组织坏死,同时注意配伍禁忌。并观察24小时尿量、性质及颜色。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时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使用抗生素必要时先做皮试,静滴速度不宜过快,随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使用镇静安眠时,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和睡眠状态及时间,以掌握镇静安眠药使用剂量。
五: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病人意识障碍的类型和程度,监测生命征,注意瞳孔大小,对光反应,眼球有无偏斜或分离,肢体活动情况,及瘫痪的分布和程度,肺部有无感染,肠鸣音是否存在,有无头痛,呕吐,消化道出血。严密心电监测,床边备号抢救用品,若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医生积极参与抢救。
补充:
1、心脏早搏的心电图特点:提前出现的单个或两个异位节律的电激动,常因干扰下一周期的正常心律而出现代偿间歇,少数是插入性的。某些频发的早搏可出现一定的配对规律,如二联律、三联律;心脏早搏的症状如先后出现的早搏之间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而与正常节律之间则没有固定的偶联时间关系,此种早搏可出现在心动周期的任何部位,因而可以产生房性或室性融合波。
2、头痛部位与病变部位的关系:
㈠额顶部的头痛,以小脑幕以上的颅内病变,眼源性头痛,血管性头痛为多见;
㈡双额部的头痛以肌紧张性头痛为多见
㈢血管性头痛(尤其额动脉)以中颅凹病变为多见; ㈣后枕部头痛,以小脑幕下颅内病变为多见; ㈤颈源性头痛,以肌紧张性头痛为多见。 头痛的性质有以下几种:
(1)胀痛:为一种钝性疼痛,多呈持续性全头痛,头痛的同时常伴头胀大感,或伴以头晕,头沉。常见于神经性头痛、普通性偏头痛、脑积水、头部器官疾病所致头痛,以及高血压、慢性脑供血不足所致头痛等。
(2)钝痛:病势缓慢,呈持续性,是多种疼痛的概括(如胀痛,紧压痛)。多见于慢性疾患所致头痛,系由敏感的致病组织所致。
(3)跳痛:疼痛呈规律的振动性。常见于血管性头痛及感染、中毒、中暑及头部血管疾患所引起的头痛。
(4)紧压痛:头痛伴有束紧感,压迫感。多见于肌紧张性头痛及颈椎性头痛等。 (5)钻痛、刺痛:在持续性隐痛的过程中,出现的尖锐的、不连续的快速疼痛,重者如钻,轻者如刺。多见于神经血管性头痛、神经痛等。
(6)灼痛:在尖锐疼痛的同时伴灼热感。见于颅神经痛、偏头痛等。 (7)牵扯痛:头痛连及周围组织,如有钩牵拉,相互加重,甚至有抽动样痛。见于肌紧张性头痛、占位性病变所致压迫性头痛等。
(8)刀割样痛:系尖锐的连续性剧痛,似刀割样,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脑膜炎等病之早期。
(9)电击样痛:为短促的剧烈的锐利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分不等。见于颅神经痛,如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枕大神经痛等。
(10)撞击痛:为一种不连续的、似重物敲打一样的钝性疼痛,较之搏动性头痛频率更慢,程度更重。见于高血压性头痛、月经期头痛、偏头痛等血管性头痛。
根据头痛的持续时间可分为发作性头痛和持续性头痛。
发作性头痛最常见的是偏头痛,极少见的为头痛型癫痫。另外还有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等。
持续性头痛有以下几种情况:
(1)头痛若发生快(以分钟计算),且呈持续性,既往无类似发作史者,如若伴有阳性体征,多见于动脉瘤或血管畸形所致的颅内出血。
(2)慢性持续性头痛,病情时轻时重,且受情绪及体内外多种因素影响者,多为神经官能症性头痛。
(3)慢性持续性头痛,呈缓慢加重趋势者,则常见于脑瘤、颅内血肿、脓肿等占位病变。
(4)反复发作的头痛,持续时间短,对症治疗可控制者,多为偏头痛等功能性头痛。 (来
3、瞳孔的观察:
瞳孔的大小与对称性:正常瞳孔呈圆形,两侧等大等圆,位置居中,边缘整齐;在自然光线下,直径为2-5mm,调节反射两侧相等。病理情况下,瞳孔直径小于2mm(瞳孔缩小)小于1mm(针尖样瞳孔)大于5mm(瞳孔散大)
六:安全用氧:
持续低流量吸氧(2l/min),以增加脑组织供养氧,减轻脑组织缺氧状况和头痛。同时知道家属禁止在病房内使用明火,以防爆炸。
七:活动与休息:
1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4-6周,不宜长途运送及过度搬运。 2 翻身时保护头部动作要轻,以防加重出血。 3 抬高床头15-30度,以垫起一个枕头为宜。
4 昏迷病人平卧头侧位取下活动性假牙,以防误吸,确保呼吸道通畅。 急性期肢体功能锻炼
1 肩关节屈,伸,外展旋内,旋外,以病人能耐受为宜。昏迷病人最大可达功能位,不能用力过大,幅度由大到小共2-3分钟为宜,防止关节脱位。
2 肘关节屈伸,内旋,外旋,用力适宜,频率不可过快,共2-3分钟。 3 手指关节的屈伸运动,拇指外展,环绕及与其余4指的对指,每次活动时间为5分钟左右。
休息时要保持肢体功能位:
上肢功能位是“敬礼位”,即肩关节外展45度,内旋15度,使肘关节和胸部持平,拇指指向鼻子,并经常变换位置,以防止畸形,手中可握一个直径4-5cm的长形轻质软物。
下肢功能位是髋关节伸直,腿外侧可放置沙袋或枕头防止下肢外展外旋位畸形;膝关节伸直,放置屈曲畸形;足要和小腿成90度,防止足下垂;随着体位的改变,髋关节也需要变换成屈曲或伸直的位置。
八: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1、脑疝:观察患者有无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躁动不安,血压升高,双侧瞳孔不等大,意识障碍等脑疝先兆症状。一旦发现脑疝,迅速吸氧,遵医嘱给以快速脱水,利尿药,降低颅内压,并做好脑室引流穿刺术的术前准备。(补充:何为脑疝当颅内有占位性病变时,脑组织从高压区挤压移位向低压区,引起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称为“脑疝”。其中幕上脑组织通过小脑幕切迹缘被挤向幕下称:“小脑幕切迹疝”;一侧大脑半球的扣带回经镰下孔被挤入对侧分腔,称“大脑镰下疝”。脑疝是颅内压增高引起的严重状况,必须紧急处理。)
2、消化道出血: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呕吐物和排泄物的颜色,性质及肠鸣音,血压下降,脉搏细数,肠鸣音亢进,提示可能发生消化道出血。频繁持续的打嗝预示上消化道出血,发现咖啡色呕吐物或排黑便,立即行胃内容物或大便隐血试验,发现上消化道出血,立即用制酸、止血、保护胃黏膜药,迅速补液,扩充血容量,防止低血容性休克。
3、便秘:脑出血患者因需绝对卧床休息时间长,排便习惯发生改变及肠蠕动减弱,再加上吞咽困难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大便形成量少,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水分吸收过多,从而引起便秘。脑出血患者常使用脱水剂和利尿剂,这些药物使体内水份减少,使大便干燥也会造成便秘。患者用力排便时,腹压增高,可使颅内压升高,就会加重脑出血的症状。当便秘时腹胀不适,会使病人烦躁不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