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8.2 金属的化学性质》2018年同步练习卷(1)-(含答案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9:58:4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8.2 金属的化学性质》

2018年同步练习卷(1)

一、单选题

1. 下列金属中,最活泼的是( )

A. 银 B. 铜 C. 镁 D. 铝

2. 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顺序,下列实验可以不需要进行的是

( )

A. 铁+稀盐酸 B. 铜+稀盐酸 C. 银+稀盐酸 D. 铜+硝酸银溶液 3. 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于制作导线 B. 所有的金属都能与稀盐酸反应 C. 铁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 D. 不能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

4. 下列关于铁、锌、铜三种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B. 黄铜(铜与锌的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铜 C. 可以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

D. 可以用稀硫酸鉴别锌与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5. 有甲、乙、内、丁四种颗粒大小相同的金属,分别投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中,乙、

丙表面有气泡产生,且丙产生气泡较快,甲、丁无现象;再将甲投入丁的盐溶液中,甲的表面有丁析出,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序为( )

A. 甲>乙>丙>丁 C. 丙>乙>丁>甲 B. 丙>乙>甲>丁 D. 丁>甲>乙>丙

6. 下列各组物质不能验证M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

A. 稀盐酸

B. MgSO4溶液 Fe Cu C. Mg FeSO4溶液 Cu

D. MgSO4溶液 Fe Cu(NO3)2溶液

7. 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硫酸中,只有乙表面产生气泡,甲、丙都不反应;

如果把甲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甲表面有丙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 甲>乙>丙 B. 乙>丙>甲 C. 丙>乙>甲 D. 乙>甲>丙 8. 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Z分

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 B. 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C. 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D.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 9. 探究锌、铜、镁的金属活动性时,下列现象、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

A. 盐酸的浓度可以不同 C. 镁片的试管表面发烫 B. 铜片表面有气泡

D. 活动性Cu>????>????

10. 向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渣

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第1页,共10页

A. Fe、Cu B. Cu、Ag C. Cu D. Ag

11. 有Mg、Al、Zn的混合物共7.2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可能是( )

A. 0.2g B. 0.6g C. 0.8g D. 0.9g 12. 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铜和锌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溶液和滤

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一定含有Zn(NO3)2,一定不含Cu(NO3)2和AgNO3 B. 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 C. 反应后所得的滤渣中一定含有Ag,一定不含Cu和Zn D. 反应后所得的滤渣中一定含有Cu,可能含有Zn和Ag

13. 取一定量的Mg放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

滤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固体中只有Ag时,滤液一定呈蓝色 B. 固体中有Cu和Ag时,滤液一定呈无色 C. 固体中一定有 Ag,滤液中可能有AgNO3 D. 固体中可能有Cu,滤液中一定有Mg(NO3)2

14. 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过程中,测

得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过程中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B. c点,向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C. d点,溶液中的溶质为Fe(NO3)2和Cu(NO3)2 D. e点,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只含有2种物质

15. 向一定量的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5.6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

干燥,称得固体14g。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硝酸银 C. 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银7.6g B.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 D. 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铜6.4g

二、填空题

16. 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金属材料。如图是某硬铝的主要成分。

(1)硬铝属于______。(填“合金”或“纯金属”)

(2)将适量硬铝(已砂纸打磨处理)放入足量稀硫酸中,观察到现象为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

(3)将足量硬铝粉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出现蓝色,出现蓝色的原因是______,写出此时溶液中溶质成分并说明理由______。 17. (1)用化学式填空:石墨______;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

(2)火箭推进器中装有液态肼(N2H4)和过氧化氢,当它们混合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量,同时产生一种气态单质和一种常见的液体,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A和B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C和D.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 ②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是______。

第2页,共10页

(4)在托盘天平(灵敏度极高)两边各放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足量稀硫酸的烧杯,天平平衡。向左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金属M,同时向右烧杯中加入相同质量的金属N,观察到从反应开始至结束天平指针始终偏向右边(注:反应中都生成十2价的硫酸盐)。则:

①M、N两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

②M、N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18. 活泼金属能将不活泼金属从其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与此类似,碳在高温下,能

将不活泼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但活泼金属形成的氧化物不与碳发生反应。如碳在高温下,能置换出氧化铁中的铁,但与氧化铝不反应。 (1)判断C、Fe、Al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各组物质能发生置换反应的是______ A.碳与氧化铜 B.锌与稀硫酸 C.碳与氧化钙 D.银与硫酸铜

19. 科学研究表明:绿原酸具有抗菌、抗病毒、增高白血球、保肝利胆、抗肿瘤、降血

脂、清除自由基和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作用,被誉为“第七营养素”,它可以从忍冬科植物中提取,化学式为C16H18O9.请问: (1)绿原酸由______种元素组成.

(2)一个绿原酸分子由______个原子构成. (3)绿原酸中H、O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 三、简答题

20. 用铝丝、洁净的铜丝、稀盐酸、AgNO3溶液,验证Al、Cu Ag的活动性顺序。

(1)把打磨过的铝丝和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稀盐酸中,观察到铝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由此判断出Al和Cu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______>

(??)>______;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铝丝使用前需用砂纸打磨的原因是______;

(2)为了达到实验目的,除(1)中实验外,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是______。

21. 有一种纳米材料添加剂,由铝粉、氧化铝粉末、铜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

该添加剂的成分,化学学习小组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回答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1)取适量添加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并产生大量气泡,该现象说明添加剂中一定含有______。

(2)另取适量添加剂于另一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溶液。则生成蓝色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蓝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两种溶质是______。

(3)取(2)中的滤渣于试管中,______,说明该添加剂中含有氧化铝粉末。 四、计算题

22. 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废硫酸起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现有废硫酸49t(H2SO4的质量

分数为10%),与足量废铁屑起反应,可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是多少?

第3页,共10页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C 2. C 3. B 4. C 5. B 6. B 7. D 8. D 9. C 10. D 11. B 12. A 13. B 14. B

15. A

16. 合金;固体部分溶解,产生气泡;Mg+H2SO4=MgSO4+H2↑,2Al+3H2SO4=Al2(SO4)3+3H2↑;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了易溶于水的硝酸铜;铜在三种金属中最不活泼,既然铜和硝酸银已经反应,则铝、镁都已经完全反应,因此溶质有硝酸铝、硝酸镁、硝酸铜

17. C;Ca(OH)2;N2H4+2H2O2=N2↑+4H2O;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14:3;M N;N M

18. 铝、碳、铁;AB 19. 3(三);43;1:8

20. Al;Cu;置换反应;除去铝表面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其影响反应;将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Cu+2AgNO3=Cu(NO3)2+2Ag;铜粉;硝酸铜、硝酸铝;加入足量稀盐酸,21. 铝粉、

滤渣溶解

22. 解:设可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为x. Fe+H2SO4=FeSO4+H2↑ 98 152

49 t×10% x 根据:152=

98

49?t×10%

x

解得x=7.6 t

答:可生产硫酸亚铁7.6 t. 【解析】

1. 解:由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则可知金属活动性大小为:Mg>????>????>????,所以: A、银的活动性最弱,故A错误;

B、镁、铝的活泼性大于铜,故B错误; C、四种金属中最活泼的是镁,故C正确; D、镁的活泼性大于铝,故D错误。 故选:C。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进行分析比较.

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并且要学会应用.

2. 解:A、通过铁+稀盐酸反应,可以判断铁在氢的前边; B、通过铜+稀盐酸不反应,可以判断铜在氢的后面; C、通过银+稀盐酸不反应,可以判断银在氢的后面; D、通过铜+硝酸银溶液反应,可以判断铜在银的前边。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通过A、B、D就可以比较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顺序,可以不必进行的是C。 故选:C。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据此可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只有排在氢前面得金属才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越排在前面反应越剧烈),二是金属与盐的反应,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第4页,共10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8.2 金属的化学性质》2018年同步练习卷(1)-(含答案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z0os4nk8l9bpag891bi6tck19hpxv003h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