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35套精选试卷合集】太原市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化学高一下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0:31: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y y y y NO+NO2 +Na2CO3 ═2NaNO2 +CO2

x﹣y

已知产生22.4L(标准状况下)CO2,则y+溶液增加的质量为:2y?46+

?30+

=?46﹣

?44=44,

联立两个方程式解得:x:y=5:3,

所以吸收液中NaNO2和Na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3; 故选A.

24.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铂为电极,以海水作为电解质溶液,电池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下列有关该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池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通常一段时间后该电池只需更换铝板就可继续使用 C.负极反应式是:O2+2H2O+4e﹣=4OH﹣ D.铝片发生还原反应 【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分析】根据电池总反应可知,电池工作时,负极为Al,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Al﹣3e﹣+3OH﹣=Al(OH)3,正极上通入空气,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结合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解答该题.

【解答】解:A.该装置属于原电池,电池工作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 B.Al不断反应,不断溶解,所以一段时间后,更换铝板就可以继续使用,故B正确; C.正极上通入空气,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C错误; D.Al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25.下列ETH天文研究所报告,组成太阳的气体中存在20Ne和22Ne,下列关于20Ne和22Ne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0Ne和22Ne互为同位素 B.20Ne和22Ne互为同素异形体 C.20Ne和22Ne的质量数相同

D.20Ne和22Ne的中子数相同

【考点】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同位素及其应用;同素异形体.

【分析】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不同质量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为同素异形体.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解答】解:A.由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不同质量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Ne和22Ne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

B,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为同素异形体,20Ne和22Ne不是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 C、20Ne和22Ne的质量数分别为20、22,故C错误;

D、20Ne和22Ne的中子数分别为20﹣10=10、22﹣10=12,故D错误; 故选:A.

26.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 A.氧化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B.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 C.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分析】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或当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成键放出的能量时,反应放热,反之吸热;反应吸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必然的关系,据此分析.

【解答】解:A、氧化反应是失电子的反应,与反应吸放热无必然关系,故A错误;

B、由于原子的能量高于对应分子的能量,故断开化学键由分子变为原子要吸收能量,故B错误; C、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也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即反应吸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关,故C错误;

D、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会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或断键吸收的能量要小于成键放出的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27.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C的原子序数的差为8,A、B、C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A<B<C<D B.非金属性:A>C

C.B和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不反应 D.单质B常温下能溶于浓硝酸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分析】A、C的原子序数的差为8,说明A、C同主族,结合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令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则x+2x+2x=15,解得x=3,再根据短周期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则A为氧元素,B为铝元素,C为硫元素,D为氯元素,以此解答该题.

20

【解答】解:A、C的原子序数的差为8,说明A、C同主族,结合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令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则x+2x+2x=15,解得x=3,再根据短周期元素A、B、C,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则A为氧元素,B为铝元素,C为硫元素,D为氯元素. A、由于B、C、D同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半径在减小,原子半径B>C>D,D为氯元素,A为氧元素,原子半径为D>A,故原子半径为B>C>D>A,故A错误; B、A、C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所以非金属性A>C,故B正确; C、B和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氢氧化铝和高氯酸,二者发生中和反应,故C错误; D、B为铝元素,常温下铝在浓硝酸钝化,不能溶解,故D错误. 故选B.

28.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某几种:Cl﹣、SO42﹣、CO32﹣、NH4+、Na+、K+.为确认溶液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200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4.30g,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2.33g沉淀不溶.

(2)向(1)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促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1.12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假定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由此可以得出关于原溶液组成的正确结论是( ) A.一定存在SO4、CO3、NH4,可能存在Cl、Na、K B.一定存在SO4、CO3、NH4、Cl,一定不存在Na、K C.c(CO32﹣)=0.01mol,c(NH4+)>c(SO42﹣) D.如果上述6种离子都存在,则c(Cl)>c(SO4)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几组未知物的检验.

【分析】(1)取少量该溶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后,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体生成,说明白色沉淀为BaCO3和BaSO4,则溶液中含有CO32﹣、SO42﹣;

(2)向(1)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溶液中有NH4+;

【解答】解:(1)取少量该溶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后,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体生成,说明白色沉淀为BaCO3和BaSO4,质量一共是4.3g,则溶液中含有CO3、SO4,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2.33g沉淀不溶,则硫酸钡的质量是2.33g,所以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

=0.01mol,所以碳酸钡的质量是4.3g﹣2.33g=1.97g,碳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1mol;

(2)向(1)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氨气,物质的量是

=0.05mol,说明溶液中有NH4+的物质的量是0.05mol;

2﹣

2﹣

2﹣

2﹣

2﹣

+

+

+

2﹣

2﹣

+

+

+

A、溶液中一定存在SO42﹣、CO32﹣、NH4+,根据电荷守恒,一定存在Cl﹣,不能确定是否存在Na+、K+,故A错误;

B、溶液中一定存在SO42﹣、CO32﹣、NH4+,根据电荷守恒,一定存在Cl﹣,不能确定是否存在Na+、K+,故B错误;

C、碳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

=0.25mol/L,故C错误;

=0.01mol,浓度是=0.05mol/L,铵根离子浓度是

D、如果上述6种离子都存在,根据电荷守恒c(Cl﹣)+2c(SO42﹣)+2c(CO32﹣)=c(NH4+)+c(Na+)+c(K+),则c(Cl)>c(SO4),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本部分共两题,共16分)

29.如图所示的物质转化关系中(反应条件未全部列出),A为某金属矿的主要成分,B、D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液体,C、E是单质,I的溶液呈蓝色,反应①是工业上冶炼金属的一种方法.

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电子式为

(2)G的化学式为 SO3 .

(3)E与H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

(4)I的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u2++2OH﹣=Cu(OH)2↓ . 【考点】无机物的推断.

【分析】B、D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液体,且B在二氧化锰作用下生成D与单质C,可知B为H2O2,D为H2O,则C为O2,反应①是工业上冶炼金属的一种方法,由I的溶液呈蓝色,可知A中应含有Cu元素,应为Cu2S,则E为Cu,F为SO2,G为SO3,H为H2SO4,I为CuSO4,据此答题.

【解答】解:B、D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液体,且B在二氧化锰作用下生成D与单质C,可知B为H2O2,D为H2O,则C为O2,反应①是工业上冶炼金属的一种方法,由I的溶液呈蓝色,可知A中应含有Cu元素,应为Cu2S,则E为Cu,F为SO2,G为SO3,H为H2SO4,I为CuSO4, (1)由以上分析可知,B为H2O2,电子式为(2)由上述分析可知,G为SO3,故答案为:SO3; (3)Cu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故答案为: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CuSO4+SO2↑+2H2O,

,故答案为:

(4)CuSO4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OH﹣=Cu(OH)2↓, 故答案为:Cu2++2OH﹣=Cu(OH)2↓.

【35套精选试卷合集】太原市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化学高一下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z0yr9dvxn0wk4t3v4f03ibqw7s1xb00tkw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