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借月营造凄清冷寂的氛围,烘托自己的寂寥,借登楼望月抒发羁旅思怀之情。 B.诗人月夜送友人到长安赴任,既有对友人离别的眷恋,也有对自己当前处境的感慨。 C.诗歌除了冷落异乡的寂寥之情,还有政治失意的苦闷,渴望得遇知音、有所作为之意。 D.诗歌借怀人抒块垒明己志,丰富并深化了诗歌的主旨。
15.诗歌的颔联写景抒情十分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这一联。(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了志士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要做到这样,《论语·泰伯》中相关表述是:“_________,_________”。
(2)《再别康桥》中的康河的水和潭是柔和静美的,郦道元《三峡》中对水的描写与之有异有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自然规律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7-19小题。
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的特产。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可为我国是原产地的明证。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 )。它的栽培历史,就从那个时候算起,也已在二千年以上了。唐代对四川荔枝多有记述。自从蔡襄的《荔枝谱》(1059)成书以后,福建荔枝也为所重视。广西和云南也产荔枝,却很少有人说起。
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十三种,以记福建所产的为多,尚存八种;记载广东所产的仅存一种。清初陈鼎一谱,则对川、粤、闽三省所产都有记载。蔡谱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的果树志中,著作年代最早的一部。记载了三十二个荔枝的品种内容以及包括荔枝的运销、功用、生态、加工、产地并有关荔枝的史事。其中“陈紫”一种现在在仍然广为栽培。“宋公荔枝”现名“宋家香”,有老树一株,尚生长在莆田宋氏祠堂里,依然每年开花结实。这株千年古树更足珍惜。
17.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广东已有荔枝的确属实。 B.广东的荔枝那时就生产了。 C.可见当时广东已产荔枝。 D.足见当时广东已有荔枝。
18. 引号有表示“引用、特定称谓、特殊含义、讽刺嘲笑、突出强调”等作用,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陈紫”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整株树以至成片树林的成熟的荔枝,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 B.在这样的山水间行走,我们也渐渐变得“野”了起来。
C.前两天学校举办了“黑河杯”唱红歌比赛,巨型海报吸引了同学们的眼球。
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19. 文中面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记载了三十二个荔枝的品种,内容包括荔枝的运销、功用、生态、加工、产地以及有关荔枝的史事。
B.记载了荔枝的三十二个品种,内容包括荔枝的产地、生态、功用、加工、运销并有关荔枝的史事。
- 6 -
C.内容包括荔枝的产地、运销、功用、生态、加工以及有关荔枝的史事,并记载了三十二个荔枝的品种。
D.内容包括荔枝的产地、生态、功用、加工、运销以及有关荔枝的史事,并记载了荔枝的三十二个品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______________。一般来说,对联大体可以分为名胜类、喜庆类、哀挽类、谐讽类、文艺类、行业类、集句类等。对联与我们的语文学习有关,例如昆明翠湖海心亭有一副对联“有亭翼然,占绿水十分之一;何时闲了,与明月对影而三”,______________,下联语出李白的《月下独酌》。多学习这样一些对联,可以使我们温故知新,学到一些推敲、锤炼、运用语言的方法。对联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凡身边事、眼前景等皆可入联。例如有的学校会写“桃李年年秀;______________。”
21.仔细阅读下面文字,仔细读图,回答后面问题(6分)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标识使用说明》使用要求
1。庆祝活动标识使用应当严肃、庄重,不得任意修改、变形或变色,不能因放大或缩小破坏标识的完整性。
2。庆祝活动标识不得用于商业广告、制作商标或其他任何商业性用途,不得用于私人庆典和吊唁活动。 3。以庆祝活动标识为元素制作的用品,要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题密切相关,不得乱用、滥用。
4。庆祝活动标识使用要结合实际、因时因地而异,妥善把握与周边环境关系,注重整体效果,既要有利于营造浓厚社会氛围,也要注意不能破坏现有人文自然景观,确保与城乡环境面貌协调统一。
庆祝活动标识
某高中为庆祝建国70周年,照图放大复制印制了一张彩色宣传画,挂在校门宣传窗内,请根据有关规定判断这是否符合规定,并先整体概括、后具体分点说明理由。(不超过70字,不计标点。) 70字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担当,在词典里的意思是 “接受并负起责任”。担当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动。担当可以为自己、他人,也可以为国家、民族……
作为青年学生的你对此有着怎样的理解、体验和感悟,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除戏剧、诗歌、古文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 7 -
参考答案说明
1、试题字数约8400,答案书写字数约1200。(2019全国二卷试题字数9000多,答案书写字数约1300)
2、对高一来说,试题难度较大,所以6、9、20、21、22答案要求不必苛求。
答 案
1、A以偏概全,除了“除了《大雅·生民》和《商颂·玄鸟》这两首诗在写到商周祖先降生时略具有神话因素沉积外,其他作品都没有任何神秘的色彩。”
2、C无中生有,文章没有剖析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的观念,只是简单提及对比。 3、B
A、周代,这种原始宗教神学观念已经被周人的实践理性精神逐步取代。(除了《大雅·生民》和《商颂·玄鸟》这两首诗在写到商周祖先降生时略具有神话因素沉积外) C、“提出”“为后世奠定基础”无中生有,曲解文意。 D、曲解文意。无中生有。“唯一的”,无据。
4.D 曲解文意。北大校长是在解读《实施办法》怎样做,而不是在讲北大这样做。
5.C“使双一流建设得以紧张有序地进行”错误,三部委联动印发的是《实施办法》,这使得“双一流”建设有了明确建设的“施工图”。
6.①注重人才培养(1分),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1分)
②扎根中国,依据校情走自己建设一流大学的道路(1分),增强教育自信、文化自信(1分) ③按照《实施办法》(1分),稳步推进“双一流”建设(1分) (能说出关键词,意思对即可)
7. A “一系列”不合实际,并且小说也没写“我”怎样开别人的玩笑。
8、我是一个开过别人玩笑(1分),却又怕被人开玩笑,(1分)敏感多疑,(1分)胆小谨慎,(1分)在现实生活中处处感到危机四伏(1分)的小人物。(1分)
9、(1)这样写符合情节的内在逻辑(1分),这场笑话的出现与“关窗”“挪床”的措施有直接关系。(1分)
(2)“我”闹笑话的深层社会原因,是人们(普遍存在空虚无聊、总想愚弄他人)的病态心理,(1分)当时社会充满信任危机。(1分)
(3)这样写,进一步表现了“我”心理被扭曲的程度,以及不能觉醒、难以自拔的可悲(1分),使小说的主题表达得更深刻。(1分) (大体意思对、分析合情合理即可)
10、C过卫,卫文公不礼。去,过五鹿,饥而从野人乞食,野人与之块。至齐,齐桓公厚礼,而以宗女妻之,有马二十乘。
11、D《礼记》谓天子死为“崩”;诸侯死为“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12、B称霸诸侯,错,原文“志在霸王”。
13(1)把它作为介推的封地,称之为介山,并且说:“以此来铭记我的罪过,而且表彰好人。” (2)“您为什么不解除郑国的包围,(还)能(把郑国)作为向东的交通道路? ”秦伯高兴,撤走了军队。
14、B 是想象之景(从题目“遥寄”可知) 15、
①颔联写登楼所见月下辽阔遥远的楚山,静默孤寂的月亮爬上南楼,山显得孤独遥远。(2分) 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分)
③形象生动地写出诗人的孤寂的处境和心情。(2分)
- 8 -
【翻译】
田间的小路上吹来凉风,槐叶已经开始凋落,夕阳西下秋天的露水已经打湿了枝条。 登上楚山的阁楼看月亮,月亮移动之下山显得更加遥远。
心里默默送别秦人去京都(更觉凄凉),月亮随着大雁的归去显得更加的高大。 轩车(有屏障的车)不载无名的陌生人,这个地方显得空旷而寂寥。 16、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素湍清潭,回清倒影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7、D、后文说生产是可能,所以只能选“有荔枝” 18、C、特定称谓
A、引用; B、特殊含义; D、讽刺
19、D 根据横线前后的著作---其中“陈紫”,可以排除AB;再根据“产地、生态、功用、加工、运销”的逻辑语序排除C。 20、 ①对联的种类繁多
②上联语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③ 下联:红花朵朵香 // 桂花片片香 // 栋梁代代成 //诗书代代传(不要求平仄,大体对偶即可)。 21.
①符合(1分)(答不符合,零分)
②符合“使用说明”要求(规定)(1分)
③保持了原标识的严肃、庄重、完整性,非商业私人等活动(用于庆祝国庆节),与庆祝主题一致,与环境协调统一,(各1分) 22、审题立意要求
(1)担当的含义范围,①“接受并负起责任”。②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动。③可以为自己、他人,也可以为国家、民族…… (2)表达角度:青年学生
(3)写出“理解、体验和感悟” (4)自拟题目
(5)除戏剧、诗歌、古文外,文体不限,比较适合议论文或散文。 (6)字数必须不少于800。
- 9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