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程 实 验 报 告
专 业 年 级 大二年级 课 程 名 称 马克思主义原理 指 导 教 师 顾 泉 学 生 姓 名 曾淼 张清 黄勇博 学 号 20122207041027 20122207041024 20122205012021 实 验 日 期 10月6日 实 验 地 点 黔西县洪水乡 实 验 成 绩
中国杜鹃花都——黔西县,位于贵州省毕节地区。总面积2554.1平方千米。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彝族、苗族、仡佬族、布依族、白族。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东邻修文县,以六广河为界;南邻清镇市和织金县,以鸭池河为界;西邻大方县,以支嘎阿鲁湖和西溪河为界,西北与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接壤,北和东北与大方县、金沙县接壤。黔西是一座自然与人文、传统与时尚、古朴与秀丽完美融合的新兴都市。这里是古人类的摇篮,60万年前的沙井观音洞和北京周口店一样见证了一个创世纪的时代。这里是王阳明写下千古名篇《象祠记》传播伟大儒家文化的一个地方。这里是廉洁奉公、倍受清代乾隆皇帝赞赏的兵部尚书李世杰的故乡。这里是举世公正的黔剧发源之乡。奢香夫人、古驿道、水西马,黔西——在百里杜鹃的年代繁华什锦,大紫嫣红。
黔西,它带着它的美丽不断发展,在现在这个钢筋与混泥土交错的时代,黔西也不忘在继承文化的同时发展它的经济。
80年代胡锦涛同志担任贵州省委书记期间确定毕节试验区作为贵州经济发展的雏形,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过了30 年,黔西县作为毕节的东大门,贵阳的后花园,经济以及城乡建设取得众人的瞩目的成果。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黔西现在有贵毕高速,黔织高速从黔西经过,而黔清高速也在修建当中,成贵高铁也要从黔西过,交通便利是经济发展必要条件。
一个地区发展,必然要有它能够依托的经济。黔西有青龙煤矿,有为两广输电的甘棠火电站,索风营水电站,东风电站,洪家渡水电站,黔西通威饲料有限公司,贵州金大地肥业有限公司,贵州黔西三阳植物油工贸有限公司,贵州赵老五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以及贵州林酒有限公司,贵州汇瑞水泥有限公司等企业。这些企业是带动黔西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黔西经济发展的依托。在黔西多数农民以耕田种植为生,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是黔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黔西县洪水乡解放村——水西大地上的“小江南”。 “十一五”期间,享有“柳岸水乡”盛名的贵州省黔西县解放村始终坚持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扶贫开发、人口控制发展主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制定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施“农业立村、旅游活村”战略,积极争取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支持,借鉴和吸取省内外成功经验,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创造性开展新农村建设,不断做大做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2010年,全村休闲农业资产超过5000万元,休闲农业从业人数2000余人,休闲农业带动农户530余户,接待游人10余万人次,休闲农业营业额1800余万元,农产品销售收入1300余万元,实现纯利润700余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080元(其中休闲农业从业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280元),全村人民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乡村魅力不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呈现出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喜人局面。
一、 村基本情况简介
这里享有“柳岸水乡”,位于贵州毕节试验区东大门的中国杜鹃
花都——黔西县城西北部,距县城仅7公里,距中国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17公里,是前往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的必经之地,区位优势显著。解放村国土面积6.8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组,666户2587人,耕地面积2350亩(其中水田1800亩),发源于洪水乡境内的洪水河和蔡家河在村内汇合,形成“人”字形将村庄一分为三。解放村土地肥沃、水源丰富,2006年,解放村获贵州省无公害产地认证;2008年,成为第六批全国农业标准化一类示范项目核心区,生产的大米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解放村以种植优质水稻、油菜等传统农作物为主,红大米是特色农产品。放村人杰地灵、俊贤辈出,在清代,仅史氏家族就出了40多个举人、贡生和秀才,又是一块红色土地,1936年冬,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长征途经黔西,在解放村召开群众大会,组建游击队,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根据地,播撒红色种子,当年廖汉生政委的临时办公点——代家四合院至今保存完好。解放村自然生态保存完好、田园风光原汁原味、旅游资源独具特色,2006年,被定为县级乡村旅游示范点进行建设;2009年被列为全区十大乡村旅游示范点; 2010年又被确定为全省第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村。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传统农业为解放村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潜质极佳。黔西县洪水乡解放村被评为2011年中国最有魅力十大休闲乡村
之一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1、农业标准化生产增强休闲乡村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