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E-53
答案:依据图E-53所示可知,均为杆塔常用的拉线型式图,有(a)X型;(b)交叉型;(c)V型;(d)八字型;(e)组合型。X型用于直线单杆;交叉型及V型主要用于直线或耐张双杆。V型拉线与交叉型拉线相比,减少了底盘,便于施工;八字型拉线主要用于转角杆;对受力较大的跨越、大转角及终端海獭,常采用双V型V型交叉的组合型拉线。
14(Je3E3054).请画出双杆基坑操平示意图。
答案:如图E-54所示。
图E-54 双杆基坑操平图 1-水准尺;2-水准仪
15(Je3E3055).如图E-55所示,指出图示是施工现场何种布置图,并指出图中的标号为何物。
图E-55
答案:图E-55为混凝土电杆整立现场布置,两点起吊平面布置图。其中:1-抱杆;2-导向滑车地锚;3-固定钢丝绳(长套);4-固定钢丝绳(短套);5-起吊滑车;6-总牵引绳;7-制动钢丝绳;8-制动器;9-制动地锚;10-动滑车;11-牵引复滑车组;12-定滑车;13-导向滑车;14-牵引动力;15-牵引地锚。
16(Je3E4056).请画出档端角度法(仰角)观察弧垂示意图。
答案:如图E-56所示。
图E-56
26
17(Je3E4057).画出三线紧线法示意图。
答案:如图E-57所示。
图E-57
18(Je3E4058).画出正序阻抗测量图。
答案:如图E-58所示。
图E-58
19(Jf3E3059).试画出钢筋混凝土电杆在运输及堆放时的等径杆两支点位置图。
答案:如图-59所示。
图E-59 等径杆两支点位置图
20(Jf3E4060).判别图E-60三相三线电路有功电能表接线图是否正确,若有错,错在哪里。
图E-60
答案:由图E-60所示可知此种接法是错误的,因为A相电流互感器极性接反。
六、论述题(共10题)
1(La3F3021).阐述土的力学特性以及土的上拔角?的含义,土的上拔角?与抗剪角的关系如何。
答案:土是一种多孔性散粒结构,空隙中含有水分和空气。因此土具有渗透性、压缩性、抗剪强度
27
等力学特性。(4分)
基础受上拔力T作用时,抵抗上拔力的锥形土体的倾斜角为上拔角?(如图F-4)。由于坑壁开挖的不规则和回填土的不甚紧密,土的天然结构被破坏,所以使埋设在土壤中的上拔基础抗拔承载力有所下降。在计算基础上拔承载力时,将抗剪角?乘以一个降低系数后,即为上拔角?。(4分)
?=?一般取
;对砂土类,一般取
23?=?。(2分)
45
图F-4 土壤上拔角示意图
2(Lb3F3022).简述钳形电流表的用途和工作原理。
答案:通常应用普通电流表测量电流时,需要切断电路将电流表或电流互感器一次侧串联到被测电路中。而使用钳形电流表进行测量时,则可以在不切断电路的情况下进行测量。其工作原理如下:(4分)
钳形电流表由电流互感器和电流表组成。互感器的铁芯有一个活动部分,并与手柄相连,使用时按动手柄使活动铁芯张开。将被测电流的导线放入钳口中,松开手柄后使铁芯闭合。此时通过电流的导线相当于互感器的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将出现感应电流,其大小由导线的工作电流和绕组圈数比来确定。电流表是接在二次绕组的两端,因而它所指示的电流是二次绕组中的电流,此电流与工作中的电流成正比。所以将归算好的刻度作为反映一次侧的电流量, 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和二次绕组相连的电流表指针便按比例发生偏转,从而指示出被测电流的数值。(6分)
3(Lb3F4023).阐述架空线路的主要元件有哪些,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案:架空线路的主要元件有导线、避雷线、绝缘子、杆塔、杆塔基础、拉线、接地装置和各种金具等。(4分)主要作用为:导线是传输电能;避雷线是防止雷击导线;绝缘子用来支承或悬挂导线,并使导线与杆塔绝缘;金具是对杆塔、绝缘子、导线及其他电器设备起连接组装成完整的送、配电体系作用的零件;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杆塔是支持导线、避雷线及其金具、铁附件,并使导线、避雷线、杆塔三者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杆塔基础是将杆塔固定在地下,以保证杆塔不发生倾斜或倒塌的设施;拉线则可以加强杆塔强度,承担外部荷载的作用力,以减少杆塔的材料消耗量,降低杆塔造价。(6分)
4(Lc3F3024).试述杆上避雷器的安装应符合哪些规定。
答案:(1)瓷套与固定抱箍之间加垫层。(2分)
(2)排列整齐、高低一致,相间距离:1~10kV时,不小于350mm;1kV以下时,不小于150mm。(2分) (3)引线短而直、连接紧密,采用绝缘线时,其截面应符合以下规定:
28
1)引上线:铜线不小于16mm,铝线不小于25mm;(2分) 2)引下线:铜线不小于25mm,铝线不小于35mm;(2分) (4)与电器部分连接,不应使避雷器产生外加应力。(2分) (5)引下线接地要可靠,接地电阻值符合规定。(2分)
2
2
22
5(Jd3F3025).阐述线路施工图一般来说包含哪几个部分,线路路径图、线路杆塔明细表、线路平断
面图是包含在哪一个部分中以及有什么作用。
答案:线路施工图一般来说,它包含了六个部分,即:总体部分、导线部分、杆塔部分、基础部分、绝缘子、金具部分和接地部分。(4分)
线路路径图、线路杆塔明细表、线路平断面图是包含在总体部分中。它们作用如下: 线路路径图:它是通过测量最终确定的线路走向图,一般绘在五万分之一或十万分之一地形图上,图上绘出了线路起点、终点、转角点及转角角度数和中间经过的位置。它对线路施工中器材堆放、运输和工地布置以及线路允许中巡线和检修工作安排起指导作用。(2分)
线路杆塔明细表:它是全线情况的概括。它按杆塔编号写出杆塔、档距、导地线、附件、接地装置、基础、交叉跨越等的简要情况,是分析全线路概况、进行施工测量和施工的重要技术文件。(2分)
线路平断面图:设计工具平断面图定出杆塔位置、型号、高度,基础施工基面和土方开挖量。施工时参照平断面图确定放线位置、紧线位置、弧垂观测档;按照交叉跨越处被跨越物的垂直距离对照现场情况,在放线、紧线过程中采取保护措施,并在施工后作为检查的依据。(2分)
6(Je3F2026).试述用标杆进行测量定位的操作过程。
答案:首先要进行目测,如果线路是一条直线,可在线路一端竖立一醒目的标志如标杆。(2分)同时在另一端也同样竖立一垂直标杆,由观察者站在距垂直标杆前3m的地方,使观察者的眼睛、始端标杆、终端标杆成一直线,然后沿着这一直线利用皮尺或测绳,按照规定档距数值测定距离,参考地形竖立标杆,由观察者利用三点一线的道理,用手势、旗语或对讲机指挥,使标杆左右移动,最后位于这条直线之中,这根标杆的位置就是“杆位”,可钉上标桩,然后再倒换使用这根标杆,照样顺次测量其他杆位。如果有转角,则应先测定角度杆的位置,然后再按上述办法分别测定始端杆和转角杆以及终端杆各直线段上的杆位。(6分)
用标杆测量比较简单,但不能测出各杆位的标高,也不能准确地测出各转角的角度,因此只适用于地势平坦,距离较短的配电线路。(2分)
7(Je3F3027).简述利用旧线带新线法更换35kV线路导线的具体做法。
答案:线路停电,做好安全措施,合理安排线轴位置,打好临时拉线,需交叉跨越时应先搭好跨越架。(2分)做好放线、紧线看弧垂等有关地面工作。由工作负责人统一指挥,由一名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带几名工作人员看线轴,沿耐张段设置必要的监护人员。做好通信联络工作,在每一杆塔上挂好滑车,松开需要更换的旧导线,将旧导线放进滑车内, 然后在一端耐张杆将新、旧导线缠好,要保证新、旧导线接头不出毛刺,不卡滑车;同时在另一端耐张杆处用钢丝绳与旧导线连接好,做好紧线工作。在检查耐张段内全部旧导线都已放入滑车,没有卡阻现象,并将工作人员撤下杆塔后,
29
即可以用牵引工具、人力或者其他牵引设备紧线牵引导线。拖线时,要加强监护,新、旧导线接头不要在滑车内卡住,做好通信联络,注意紧线速度,新导线放线结束后,在一端耐张杆挂好导线,看弧垂人员、登杆人员登杆做好准备,在另一端耐张杆处紧线。(6分) 紧线完毕后,检查验收施工质量,撤除工器具,撤离现场。(2分)
8(Je3F4028).简述组织更换35kV直线杆绝缘子串的工作步骤和工作内容。
答案:其工作步骤和内容如下: (1)组织措施: 1)制订计划; 2)检修设计; 3)准备测量及工具;
4)组织施工:根据现场情况,合理分派作业人员,班组中应有安全负责人,并制定出整个工作中各环节的安全注意事项,确保施工安全,交待工作内容及施工方法。 5)检查验收:施工完后,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验收。(5分)
(2)工作方法:利用滑车组或双钩紧线器将导线荷重转移到滑车组或双钩紧线器上,然后用绳索将旧绝缘子串运下,同时将新绝缘子运上并紧线连接组装,组装完毕,松下滑车组或双钩紧线器,拆除其他用具下杆。(5分)
9(Jf3F3029).试述怎样正确使用和保养台虎钳。
答案:正确使用的方法是:
1)夹紧工件时只能用手的力量扳紧手柄,而不允许用锤击手柄或套上长管扳紧手柄, 以防止丝杠、螺母或钳身受到损坏。(4分)
2)在进行强力作业时,使用力量应朝向固定钳身,以防丝杠杆和螺母损坏。(2分)
台虎钳的保养:丝杠、螺母和其他活动表面都要经常加油并保持清洁以利于润滑和防止生锈。在滑动钳身的光滑平面上不能进行敲击,以免降低它与固定钳身的配合性能。(4分)
10(Jf3F4030).阐述触电伤员脱离电源后应如何进行处理。
答案:1)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使其站立或走动。(4分) 2)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醒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用5s时间,呼叫或轻拍其肩部,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严禁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4分)
3)需要抢救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正确抢救,并设法联系医务人员接替救治。(2分)
1. 基于C8051F单片机直流电动机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2.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研究 3. MOTOROLA单片机MC68HC(8)05PV8/A内嵌EEPROM的工艺和制程方法及对良率的影响研究 4. 基于模糊控制的电阻钎焊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研制 5. 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的通用控制模块的研究 6. 基于单片机实现的供暖系统最佳启停自校正(STR)调节器 7. 单片机控制的二级倒立摆系统的研究 8. 基于增强型51系列单片机的TCP/IP协议栈的实现 9. 基于单片机的蓄电池自动监测系统 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