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及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30 10:39: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及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未来五到十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是加快实现农村小康发展目标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面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加入WTO以后的新形势,全省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坚持走“一主三化”的路子,按照“面向市场、发挥优势、制定标准、监控质量、注重品牌、效益优先”的发展思路,以调整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为战略突破口,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集中力量扶优扶强,推进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产品产业带,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高效农业产业体系,为我省农业发展在中部地区率先取得新的突破,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历史性跨越打下坚实基础。

一、推进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战略意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战略意义。

1、有利于推进农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大力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加快培育优势产区,把各地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发挥出来,做大做强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农产品,是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步骤,对于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2、有利于尽快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内外竞争与合作。实行农产品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能够达到较高的生产水平,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我省

农产品的国内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规模。

3、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和管理水平。在优势产区发展主导产品,能够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臵,挖掘资源潜力,释放和形成新的生产力。在优势产区相对集中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和管理水平,可以促进优势产区建立现代农业生产模式。通过优势产区的示范和带动,加快全省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是根据我省实际情况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4、有利于提高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一是通过发展优势农产品的加工业,产业链向前延伸,直接为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创造新的空间。二是龙头企业在新的工业园区落户,会成为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通过利益机制,把贸工农连为一体,打破城乡分割状态,促进城镇人才、技术、资金、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带动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5、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近几年来,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减缓,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突出问题。我省是粮棉油的主产区,入世后,农产品市场受到严重挤压,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加快培育优势产区,发展优势农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带动加工、储藏、运输、营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开辟农民新的就业渠道,形成新的收入增长点。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从应对入世和促进新阶段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出发,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着眼“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在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强宏观调控,实施政策倾斜,合理有

效地配臵农业生产要素,重点培育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做大做强一批农产品产业带区,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和专业分工,力争在较短时期显著提高我省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2、基本原则。

市场导向原则。根据市场需求,全面分析各种生产要素条件,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竞争力的产品和产区,重点发展市场占有率高、市场前景广阔的农产品。

比较优势原则。综合考虑资源条件、生产基础、市场环境以及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因素,扬长避短,优先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和竞争力的产品,尽快形成规模优势。

规模经济原则。将某种产品生产、加工及其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业相对集中,便于形成产品市场,避免重复建设,提高整体效益;同时,减少企业营运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突出重点原则。选择优势产区要相对集中,投资建设要突出重点,推动农业资源、人力、财力向优势产品和产区集中。 3、发展目标。

建设一批规模较大、市场相对稳定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特色产品基地,形成有较强带动力的农业园区和农产品加工园区;培育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提高农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和出口创汇额;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三)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基地的基本条件。

1、列入国家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的产品及区域。2、自然生态条件适宜,具有生产传统、生产规模和技术条件的区域。3、以县市为单位,水稻、小麦、油菜、水产养殖面积在30万亩以上,蔬菜、棉花在10万亩以上,林果在5万亩以上,

生猪出栏30万头以上。4、相对集中连片,能够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产业带产值50亿元以上,特色产品基地产值10亿元以上。5、特别适宜在我省种植或养殖,商品率高、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产品及市场需求量大、加工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大、出口潜力大的产品。产业带及产品基地的商品率在60%以上,商品量占全省的60%。 二、九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一)优质水稻。

产业优势:水稻是我省农作物中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全省水稻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50%,总产占70%,商品量占80%。我省稻谷总产居全国第四位。近几年,湖北以中国香稻为主的优质稻米生产发展很快,产业化经营蓬勃发展,稻米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市场占有份额明显增大。

区域布局:1、鄂中丘陵优质稻区,包括安陆、当阳、京山、远安、沙洋、钟祥、应城等7县市,面积20万公顷。2、江汉平原优质稻区,包括潜江、松滋、洪湖、江陵、枝江、监利、石首、公安、天门、荆州等10县市区,面积50万公顷。3、鄂东南丘陵低山优质稻区,包括团风、浠水、蕲春、武穴、黄梅、孝南、孝昌7县市区,面积35万公顷。

重点基地及重点项目:1、鄂中丘陵优质稻区以京山轻机为龙头,建设京山、沙洋基地,树立“桥米”品牌。扩大精米生产线,开展稻壳综合利用。2、江汉平原优质稻区以湖北银欣、天荣为龙头,建设监利、公安基地,开展稻米深加工,树立“荆珍雪”、“天润”品牌。3、鄂东等地丘陵低山优质稻区以湖北中香米业为龙头,重点推广鄂香1号晚稻。在安陆、孝昌建立生产和加工基地,树立“润珠”品牌。4、在蕲春、孝南建立优质稻种繁育基地,为三大优质稻区提供良种

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及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zdpk7os9u3h0qq03oam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