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上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精华。(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语出陆游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B.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滋,生....长。)
C.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主宰:支配。) ..
D.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旁逸斜出:到处出没。) ....2.阅读名著中的故事,选出填入横线上正确的一项( )
官帽山上的300多名红军被敌军重重围困。红军团长________突然看见有一条长长的藤萝,马上带领300多名红军战士用藤萝顺利下官帽山。红军战士用智慧和勇敢突围了。 A.萧克 B.徐海东 C.许光达 D.王震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油光可鉴 抑扬顿挫 为富不仁 翻来复去 B.鹤立鸡群 诚惶诚恐 正襟危坐 和颜悦色 C.筋疲力尽 粗制烂造 暗然失色 微不足道 D.不可名状 成群结队 忧郁消沉 藏污纳诟
4.《背影》一文将“勾留南京”一事一笔带过,原因是( ) A.南京并不好玩,所以不必多写。 B.南京是路过,不是目的地。 C.与文章主旨关系不大,应该略写。 D.当时他们心情不好,没有去玩。
5.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锐不可当(值得) .B.悄然不惊(形容寂静无声) C.翘首而望(抬起头来) ..D.屏声敛息(暂时抑止呼吸) ..二、名句默写
6.(9分)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题中,任选五;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6分) (1)树木丛生, 。(曹操《观沧海》
(2)兴,百姓苦; 。(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3)其真无马耶? 。(韩愈《马说》) (4) ,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5) ,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6) ,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 (7)客路青山外, 。(王湾《次北固山下》) ( 8) 望长城内外, 。(毛泽东《沁园春 雪》)
(9) ,是跳舞,是音乐,是诗!(郭沫若《雷电颂》) (10)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 三、字词书写
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遏制(___) 濒临(___) 深渊(___) 飓风(___) 肆意(____) 震颤(___) 俯瞰(___) 云.......霄(____) 嘲讽(___) 深不可测 (___)臼齿(___) 茸毛(___)卑微(___)蔓延(____) 凋........谢(____) 消逝(____)繁殖(____) 洗涤(___) 衬衣(____) 遗留(____)不朽(____)牛犊.......(____) 炫耀(____) .四、诗歌鉴赏
8.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山中 宋秘演
结茅临水石,淡寂益闲吟。久雨寒蝉少,空山落叶深。 危楼乘月上,远寺听钟寻。昨得江僧信,期来此息心。 1)诗歌第二联用了什么手法写景?营造出一种怎样的氛围? 2)请简要回答全诗表达了作者哪几种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三峡》,完成下列小题。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略无阙处(_______) .(2)则素湍绿潭(_______) .(3)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 .(4)虽乘奔御风(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的水”的特点。 4)文章最后的渔者歌谣体现了三峡秋景怎样的特点? 10.阅读下面诗文回答问题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三峡》的作者是 (朝代)地理学家 (人名)。(2分) 3)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2分)
略无阙处 有时朝发白帝 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翻译下面句子(2分)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作者为什么要先写三峡的夏水?(2分)
1)《三峡》和《早发白帝城》中都写到猿声,各有什么作用有什么区别?(2分) 六、现代文阅读 11.(二)
我有一位好朋友,很苦恼,因为他与父亲的关系很僵,父子俩常面对面地坐着,一两个小时没一句话可说。朋友认为父亲不理解他,换句时máo( )的话来说,就是父子之间存在着很深的代沟。 最近,朋友受公司派qiǎn( ),要到南非的开普敦去工作。
他回到家里,吃完饭,父子俩又面对面地坐在沙发上,谁也不说话。过了一会儿,儿子开口了:“爸,我想跟您谈一件事!”
“什么事?”父亲(平静、安静)地问。 “我要到开普敦去工作了。” “哦,我知道了。”
停了一会儿,父亲问道:“什么时候走?” “后天。”
“哦,我知道了。”
“那……什么时候回来?”父亲往前(挪了挪、靠了靠),急切地问。“我不知道。”
“哦,我知道了。”父亲说这句话时,儿子看见父亲眼里(噙、含、闪)着泪花。房间里又沉寂下来了。
过了一会儿,父亲颤巍巍地站了起来,摇晃着走向书房。儿子看着父亲摇晃的背影,眼睛也有些湿润,想喊住父亲,但终究没有说出口。
过了一会,父亲从书房走了出来,手中拿着一本《世界地图册》和一支钢笔。走到儿子面前,有些激动地问:“开普敦在哪里?”
儿子拿过地图册,指着说:“看,就在这里!”
“在这里……”父亲一边喃喃自语,一边用笔在开普敦所在的位里点了一个红点,又在镇江所在的位里点了一个红点,然后画了一条红线,将镇江和开普敦连接起来。
父亲眼噙着泪水,哽咽着对儿子说:“在我想你的时候,我就看看这张地图上的两个红点一条红线!”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时máo()派qiǎn()。
2)从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在下面画线,使语句更加流畅。 3)文中第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 4)全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如何理解? 5)试给选文起个题目: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旧时的离别 张悦然
从北京南站到济南西站,每半个小时就会有一列火车出发,全程只需要1小时37分钟,但我已经一年没有回过家了。每次都是妈妈来看我,也不要我去车站接,下了火车换地铁,半个小时以后就站在我家门口了。她总是很高兴地说,好近。是啊,好近,我点点头。是不是太近的缘故,近到破坏了回家这件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