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参与高校学生管理活动的思考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家庭贫困、就业竞争和人际关系淡薄等因素的递增导致大学生心理压力逐渐增大。作为学校的学生管理人员来说,不仅工作内容增加,工作的重心和目标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校学分制的实施更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仅仅依靠老师和少部分学生的力量来管理学生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大多数学生的共同参与,才能形成对学生有效而全面的管理,才能使学校管理制度和决策措施得以有效实施。
一、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引入参与式管理的理论基础和成功实践 参与式管理作为一种工作手段,有别于传统权威式的管理形式和风格。其基本观念是“赋予部属决策参与权,并让下属在自己的职责上拥有较多的选择权和较大控制参与式管理,而不是采用监督命令的控制方式。它让下层的部属有机会参与高层的决策制定,增加人员对组织的隶属感,提高工作士气与工作满意度,同时群体决策的方式可改善决策品质,帮助决策顺利进行。根据日本公司和美国公司的统计,实施参与式管理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一般可以提高50%以上,有的甚至提高一倍至几倍。可以推知,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引入参与式管理理论,能使这一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引入参与式管理的途径
1.有效激励学生,培养主体参与意识。“激励能使人更上进,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因此,正确对待学生积极参与的行为,还应善于使用激励技巧。“在工作的环境中,最能够激励人心的做法,莫过于照顾学
第 1 页
生的感觉,考虑学生的情绪,关爱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自尊自重的态度,让每个人都能以每天的学习为荣,感受到努力学习的意义。”因此,最好的激励一定是最能满足学生潜在需要的。现在的高校学生管理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力,学生参与可以说是一种有效的激励过程,并为学生参与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机会。传统的激励机制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但笔者认为,激励学生真正参与,显现其主体意识,才是效用最大的激励方式。在参与观念下,学生被视为真正的“参与者”和“当事者”,而不是“客体”和“旁观者”。学生参与的一切活动,都是主体参与的活动,一种由教育活动与社会活动联合“介入创造”的活动。学生自愿、主动、直接地参与到校内外各种活动、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以及执行当中,从而主动地选择吸收各种活动所寓含的教育思想,以及自身发展的参与意识、参与责任感和其他各方面的品性与素质。这是一种发自学生内部的、由内向外的主动参与的过程,是一种真正的自我教育活动。
2.有效放权,给予学生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的空间。当代大学生个性突出,在思维方式和兴趣爱好上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给予学生信任,有效放权,给予他们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的空间,是实施学生参与式管理的先决基础。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教师描述期望,让学生了解情况,容许他们失败,支持他们的努力。由于信任与放权,每一个参与主体都获得了较大的自由,拥有自主发挥的空间。教师只需要扮演好“放手不放眼”的主导者角色,只需付出更少的精力和监督。而对于学生,在受到尊重、信任和比较自主的环境中,他们对于感兴趣的和与自己有关的事情,往往乐意倾注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能够潜心学习,深入研究。所
第 2 页
以,在明示决策参与的范围、程度及权责所在的前提下,有效地放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校学生管理层的工作负担。
3.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对学生的有效管理也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学生群体,应当让更多的、代表不同需求和兴趣爱好的学生群体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以针对不同的问题及时提出切合实际的、合理的解决措施和方案。因此,为促进学生自我锻造和自我发展,除学生会、团组织以外,也应鼓励学生社团参与管理,如学生社团、参加某种竞赛而临时组建的学生集体等。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自发组成的学生群体组织,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渠道。由于不同社团有不同的会员,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而社团活动有利于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个体对活动客体、活动手段、活动方式的选择,对活动目的、步骤和计划的确定,对活动诸环节之间的调节,对活动过程的控制,无不需要学生个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参与。所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社团组织是鼓励学生参与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常自认为是福薄的人,任何不好的事情发生都合情合理,有这样平常心态,将会战胜很多困难。
2、君子之交淡如水,要有好脾气和仁义广结好缘,多结识良友,那是积蓄无形资产。很多成功就是来源于无形资产。
3、一棵大树经过一场雨之后倒了下来,原来是根基短浅。我们做任何事
第 3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