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人员基础知识培训
第一章:设备管理中电动机异常故障的诊断
电动机运行或故障时,可通过看、听、闻、摸四种方法来及时预防和排除故障,保证电动机的安全运行。 一、看
观察电动机运行过程中有无异常,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定子绕组短路时,可能会看到电动机冒烟。
2.电动机严重过载或缺相运行时,转速会变慢且有较沉重的\嗡嗡\声。
3.电动机维修网正常运行,但突然停止时,会看到接线松脱处冒火花;保险丝熔断或某部件被卡住等现象。
4.若电动机剧烈振动,则可能是传动装置被卡住或电动机固定不良、底脚螺栓松动等。
5.若电动机内接触点和连接处有变色、烧痕和烟迹等,则说明可能有局部过热、导体连接处接触不良或绕组烧毁等。 二、听
电动机正常运行时应发出均匀且较轻的\嗡嗡\声,无杂音和特别的声音。若发出噪声太大,包括电磁噪声、轴承杂音、通风噪声、机械摩擦声等,均可能是故障先兆或故障现象。
1.对于电磁噪声,如果电动机发出忽高忽低且沉重的声音,则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1)定子与转子间气隙不均匀,此时声音忽高忽低且高低音间隔时间不变,这是轴承磨损从而使定子与转子不同心所致。(2)三相电流不平衡。这是三相绕组存在误接地、短路或接触不良等原因,若声音很沉闷则说明电动机严重过载或缺相运行。(3)铁芯松动。电动机在运行中因振动而使铁芯固定螺栓松动造成铁芯硅钢片松动,发出噪声。
2.对于轴承杂音,应在电动机运行中经常监听。监听方法是:将螺丝刀一端顶住轴承安装部位,另一端贴近耳朵,便可听到轴承运转声。若轴承运转正常,其声音为连续而细小的\沙沙\声,不会有忽高忽低的变化及金属摩擦声。若出现以下几种声音则为不正常现象。(1)轴承运转时有\吱吱\声,这是金属摩擦声,一般为轴承缺油所致,应拆开轴承加注适量润滑脂。(2)若出现\唧哩\声,这是滚珠转动时发出的声音,一般为润滑脂干涸或缺油引起,可加注适量油脂。(3)若出现\喀喀\声或\嘎吱\声,则为轴承内滚珠不规则运动而产生的声音,这是轴承内滚珠损坏或电动机长期不用,润滑脂干涸所致。
3.若传动机构和被传动机构发出连续而非忽高忽低的声音,可分以下几种情况处理。(1)周期性\啪啪\声,为皮带接头不平滑引起。(2)周期性\咚咚\声,为联轴器或皮带轮与轴间松动以及键或键槽磨损引起。(3)不均匀的碰撞声,为风叶碰撞风扇罩引起。 三、闻
通过闻电动机的气味也能判断及预防故障。若发现有特殊的油漆味,说明电动机内部温度过高;若
发现有很重的糊味或焦臭味,则可能是绝缘层维修网被击穿或绕组已烧毁。 四、摸
摸电动机一些部位的温度也可判断故障原因。为确保安全,用手摸时应用手背去碰触电动机外壳、轴承周围部分,若发现温度异常,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通风不良。如风扇脱落、通风道堵塞等。 2.过载。致使电流过大而使定子绕组过热。 3.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或三相电流不平衡。 4.频繁启动或制动。
5.若轴承周围温度过高,则可能是轴承损坏或缺油所致。 第二章:机械设备基础的检验要点及设备与基础的连接方法 (1) 基础的功能和类型基础的功能: 设备固定
承受设备重量、振动力、动力,并把这些力传递到土壤中去。 吸收和隔离设备运转时产生的振动,防止发生共振现象。 基础的类型有:
A、按材料不同分为素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 B、按承受载荷的性质可分为静载荷基础、动载荷基础;
C、按基础的结构外形分为单块式基础(又分为实体式、地下室式、墙式、构件式)和大块式基础(无地下室式、楼板式基础)。
(2) 基础检验的主要方法(尤其是振动大、转速高、重型设备的基础) 基础施工单位应提供设备基础质量合格证明书(如配比、养护、强度)
如果对设备基础的强度有怀疑,可用回弹仪或钢珠撞痕法等对基础的强度进行复测。 对基础的外观检查
对基础的位置、几何尺寸的测量检查
对重型设备基础的预压试验是为了防止重型设备安装后由于基础的不均匀下沉造成设备安装不合格(预压力不小于设备满负荷运转作用在设备基础上的力的总和),对安装水平要求不高的重型设备可不作,只在设备试运转时进行基础的沉降观测即可。
(3)设备与基础的连接方法设备与基础的连接方法主要采用地脚螺栓连接并通过调整垫铁将设备找正找平,然后灌浆将设备固定在设备基础上。 (4)地脚螺栓
固定地脚螺栓:它与基础浇灌在一起,其长度一般为100~1000mm,头部做成开叉形、环形、钩形等形状,以防止地脚螺栓旋转和拔出。适用于没有强烈震动和冲击的设备。安装方法有一次灌浆(即预埋,关键是螺栓定位准确,定位方法包括模板定位、与钢筋网分别焊接固定等)、二次灌浆(留
孔安装)。
活动地脚螺栓:又称长地脚螺栓,是一种可拆卸的地脚螺栓,这种地脚螺栓比较长,或者是双头螺纹的双头式,或者是一头螺纹、另一头T字形头的T型式。可拆卸,适用于有强烈震动和冲击的重型设备。
胀锚地脚螺栓:胀锚地脚螺栓中心到基础边沿的距离不小于7倍的胀锚地脚螺栓直径,对基础的强度有要求,不小于10MPa.
粘接地脚螺栓:在粘接时应把孔内的杂物吹净。
地脚螺栓常见质量通病:地脚螺栓中心位置超差;地脚螺栓标高超差(包括偏高和偏低);地脚螺栓在基础内松动;地脚螺栓与水平面的垂直度超差。
(5)垫铁的作用是把设备的重量传递给基础,又可以通过调整垫铁的厚度将设备找平。
垫铁的种类和用途:按材料分有铸铁垫铁和钢垫铁两种,铸铁垫铁的厚度一般在20MM以上,钢垫铁在0.3~20MM之间;垫铁有平垫铁斜垫铁(分A型、B型)、开孔垫铁开口垫铁(适用设备安装在金属结构或地平面上)、钩头成对斜垫铁(适用于不需要设置地脚螺栓的设备如机床)、调整垫铁(适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机床)、调整螺钉等。
垫铁的放置方法:标准垫法、十字垫法、筋底垫法、辅助垫法、混合垫法。
敷设垫铁的注意事项:基础上放置垫铁的位置要铲平;每组垫铁不宜超过5块,并少用薄垫铁,最厚的放在下面,最薄的放中间,并定位焊牢;承受重负荷或强连续振动的设备宜使用平垫铁;调平后,垫铁组伸入长度应超过设备地脚螺栓的中心。
无垫铁施工:在设备找平、找正、调标高后,用垫铁等将设备调整到符合要求后,进行第二次灌浆(调整处不灌),待强度达到75%以上后,撤出调整工具,再将调整位置用灌浆料填实,并再次紧固。此法可大量节约钢材。对水泥有要求,可采用无收缩水泥。
座浆法施工要点:座浆法简单地说就是在垫铁和基础之间座入混凝土砂浆,以达到垫铁安装的目的,提高垫铁的安装质量。 (6) 设备灌浆:
一次(安装精度不高的设备):设备地脚螺栓孔和设备底座与基础之间的灌浆一次完成; 二次灌浆:设备地脚螺栓孔和设备底座与基础之间的灌浆分两次完成;
灌浆料分细砂石混凝土、无收缩混凝土、微膨胀混凝土、环氧砂浆、其它灌浆料。
灌浆要求:灌浆处清洗;选择合适的灌浆料(混凝土强度应比基础强度高一等级、当灌浆层与设备底座面接触要求较高时宜采用无收缩混凝土);灌浆厚度要求(不小于25mm);灌浆模板的选择(应敷设外模,当设备底座不需全部灌浆且灌浆层承受设备负荷时应敷设内模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