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安全生产)2020年电力生产安全综合部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7:03:1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C、“禁止操作,有人工作”

25. 在室内高压设备上工作,其工作地点两旁间隔和对面间隔的遮栏上禁止通行的过道上应

悬挂( B )标示牌

A、“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B、“止步,高压危险” C、“禁止操作,有人工作”

26. 扑救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火灾(如电缆着火等)时,扑救人员应使用( B )。

A、防毒面具 B、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 C、自救空气呼吸器

27. 油区周围必须设置围墙,其高度不低于( B )m ,并挂有严禁烟火等明显的警告标示

牌。

A、1.8 B、2.0 C、1.05

28. 燃烧室及烟道内的温度在( B )℃以上时,不准入内进行检修及清扫工作。

A、45 B、60 C、50

29. 制氢室着火时,立即停止电气设备运行,切断电源,排除系统压力,并用( A )

灭火器灭火。

A、二氧化碳 B、1211 C、干粉

30. 制氢室内和其他装有氢气的设备附近,均必须严禁烟火,严禁放置易爆、易燃物品并应

设严禁烟火的标示牌,一般储氢罐周围( A )m 以内应设有围栏。 A、10 B、15 C、20

31. 生产厂房内外工作场所的井、坑、孔洞或沟道必须覆以与地面齐平的坚固的盖板。检修

工作中如需将盖板取下,须设(B)。 A、永久性围栏 B、临时围栏 C、照明 D、标语牌

32. 油管应尽量少用法兰盘连接,在热体附近的法兰盘,必须装(C),禁止使用塑料垫或

胶皮垫。

A、照明灯 B、金属护网 C、金属罩壳 D、设备标志 33. 《安全生产法》的立法依据是(B )

A、经济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刑法 34.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A)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A、安全培训考试 B、领导考评 C、文化考试 35. 我国现行的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A)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B、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C、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36. 《安全生产法》规定,法律责任分为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A)三种责任。

A、民事责任 B、财产责任 C、其他法律责任

37.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

事故应急救援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A) A、建议 B、批评 C、检举

38. 《安全生产法》立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 A )保障人

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A、生产安全事故 B、火灾、交通事故 C、重大、特大事故

39. 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

者(A)。

A、行业标准 B、地方标准 C、企业标准

40.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

设备上,设置明显的(C)。

A、安全宣传标语 B、安全宣教挂图 C、安全警示标志

41. 《安全生产法》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A)

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A、操作资格 B、许可 C、安全

42.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中存在的(A)、防范措施以及

事故应急措施。

A、危险因素 B、隐患程度 C、设备缺陷

43. 《生产安全法》规定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包括“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

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B)。” A、安全卫生设施 B、劳动防护用品 C、劳动防护工器具

44. 《安全生产法》第九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

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B)。 A、行政处罚 B、处分 C、追究刑事责任

45. 从业人员经过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岗位操作规程,但未因此而造成事故的,行为人应负

(C)责任,有关负责人应负管理责任。 A、领导 B、管理 C、直接

46. 不依法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C)处分。 A、降级 B、降职 C、撤职

47.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生产、

储存装置每( B )年进行一次安全性评价。 A、半 B、1 C、2

48.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

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情节特别恶劣的,处( C )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A、1年 B、2年 C、3年

49. 集团公司系统各级( A )是其管理范围的安全第一责任人。

A、行政正职 B、生产主管副职 C、安监主管 50. 车间控制轻伤和障碍,不发生( B )

A、人身未遂和异常 B、人身重伤和事故 C、人身轻伤和障碍 51. 企业控制重伤和事故,不发生( A )

A、人身死亡事故 B、人身重伤和事故 C、人身轻伤和障碍 52. 班组控制未遂和异常,不发生( A )

A、人身轻伤 B、人身未遂 C、异常

53. 对隐瞒人身重伤事故、一般电网和设备事故的处分、隐瞒事故的( A )给予开除厂

籍处分;

A、主要策划者和决策者 B、参与者 C、执行者

54. 危急事件管理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C)的原则。

A、防御 B、响应与救援相结合 C、防御和救援相结合 55. 危急事件发生后,企业必须立即用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等方式(B)报告至集团公司

本部。

A、直接 B、逐级 C、间接

56. 危急事件管理工作要着眼于(A),积极采取有力措施,综合治理,及时排除危险源。

A、预防 B、响应 C、紧急救援

57. 集团公司制定电缆防火标准规定了发电厂电缆防火的(A)。

A、原则 B、标准 C、原则和标准 58. 阻燃性是指(A)

A、在特定试验条件的高温、时间的火焰作用下,使物体材质被烧着后,当撤去火源能自熄的特性。

B、在特定高温、时间的火焰作用下,可保持物体材质结构基本不受破坏的特性。 C、在特定试验条件的高温的火焰作用下,使物体材质被烧着后,当撤去火源能自熄的特性。

59. 耐火性是指(B)

A、在特定试验条件的高温、时间的火焰作用下,使物体材质被烧着后,当撤去火源能自熄的特性。

B、在特定高温、时间的火焰作用下,可保持物体材质结构基本不受破坏的特性。 C、在特定试验条件的高温的火焰作用下,使物体材质被烧着后,当撤去火源能自熄的特性。

60. 落实充油设备及防爆门附近电缆的隔断、封堵、阻燃措施,加强输煤、制粉等场所电缆

的清扫,严格执行动火管理制度,防止(B)的电缆火灾事故。

A、因电缆本身故障引发的 B、因外部原因引发 C、因外部原因和电缆本身故障引发的

61. 单机容量为200MW及以上时,主厂房到网络控制室或主控制楼的每条电缆隧道或沟道所

容纳的电缆回路(A)。

A、不应超过1台机组的电缆 B、不宜超过2台机组的电缆 C、不宜超过3台机组的电缆

62. 同侧多层支架上的排列,应按(C),宜分层由上而下。

A、弱电控制电缆、高低压动力电缆、强电控制电缆顺序 B、强电控制电缆、弱电控制电缆、高低压动力电缆顺序 C、高低压动力电缆、强电控制电缆、弱电控制电缆顺序

63. 当电缆明敷时,在电缆接头两侧各(B)长的区段,以及沿该电缆并行敷设的其他电缆

同一长度范围内,应采用防火涂料或防火包带措施。 A、1~2m B、2~3m C、3~4m

64. 在隧道、沟、浅槽、竖井、夹层等封闭式电缆通道中,不得含有可能影响环境温升持续

超(C)的供热管路。

A、15℃ B、10℃ C、5℃

65. 与热力管道平行时,架空敷设的控制电缆与热力管路的距离,不小于(A)

A、0.5m B、1m C、1.5 m

66. 与热力管道平行时,架空敷设的动力电缆与热力管路的距离,不小于(B)

A、0.5m B、1m C、1.5 m

67. 与热力管道交叉时,架空敷设的控制电缆与热力管路的距离,不小于(A)

A、0.25m B、0.5m C、0.75 m

68. 与热力管道交叉时,架空敷设的动力电缆与热力管路的距离,不小于(B)

A、0.25m

B、0.5m C、0.75 m

69. 电缆沟阻火墙的厚度不宜小于(B)。

A、100mm B、150mm C、200mm

70. 凡穿越楼板的电缆孔、洞的封堵厚度不应小于(A),宜与楼板厚度齐平。

A、100mm B、150mm C、200mm

71. 防止窜烧方式,可在阻火墙紧靠两侧不少于(B)区段所有电缆上施加防火涂料、包带,

或设置防火挡板等。

A、0.5米 B、1米 C、1.5米

72. 电缆沟、隧道、电缆竖井、电缆架及电缆线段等的巡查,至少每(C)一次。

A、一个月 B、两个月 C、三个月 73.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规定至少每(B)年考试一次。

A、1 B、2 C、3

74. 现场消防系统或消防设施应按(C)划分,并指定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和维护管理,保证

完好可用。

A、班组 B、车间 C、区

75.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规定电力企业义务消防队消防演习(B)不少于一次。

A、每季度 B、每年 C、每两年 76. 电力生产设备火灾扑灭后必须(A)。

A、保持火灾现场 B、清理火灾现场 C、尽快恢复生产

(安全生产)2020年电力生产安全综合部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zhwr15nmx57eja0pqkz5136q5t3m0006sh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