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10:52:0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旨。

2.品读“飞渡”经过,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3.培养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观点、感悟动物身上所折***的可贵精神。 目标设定依据: 1.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拥有阅读小说的生活体验,能够掌握剖析人物形象的技巧,但还不能准确地寻根求源、透视主题。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细致地品味语言,深刻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与社会意义。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观点。

2.教材分析:

本文把动物的行为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来理解,这是非常新颖和动人的。教学时应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作品的主旨;课文写“斑羚飞渡”的场面,不但很有条理,而且详略得当,可要求学生复述,并指导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 重点难点:

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斑羚在生死关头所表现出来的美德。

2.理解课文主旨。

难点: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课前准备:制作PPT课件 自学内容安排: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作品及关于斑羚的知识。

2.查阅工具书,识记“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3.速度课文,讲讲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我们理应在羚羊身上学到什么? 教学过程:

一、介绍斑羚,了解作者(大屏幕展示)

1.斑羚:别名青羊、山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体大如山羊,但无胡须,体长110-130cm,肩高70cm左右,体重40-50kg。角黑色、短直,长约15-20cm,角是珍贵的药材。毛一般为棕褐色,背部有褐色背纹,喉部有一块白斑。

生活于山地森林中,单独或成小群生活,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极善于在悬崖峭壁上跳跃、攀登,视觉和听见也很敏锐,以各种青草和灌木的嫩枝叶、果实等为食。孕期6个月左右,每胎1仔,有时产2仔。现已被猎杀得濒临灭绝。

2.沈石溪,原名沈一鸣,祖籍浙江慈溪。1952年生于上海,被称为“动物小说之王”。

二、“鸟瞰”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回答:(大屏幕展示) 1.课文的文体:(动物)小说,主人公:斑羚

2.作者具体写了一只老斑羚、镰刀头羊、灰黑色母斑羚、半大斑羚,其中镰刀头羊是一号人物。

3.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文中有提示)

赞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辟一条生存道路”的精神;赞扬在种族灭绝的关键时刻,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从容地走向死亡”的精神。

4.小结:作者借动物写人。沈石溪说过:动物小说,折射的是人、人的世界、人的生活、人的社会。

三、品味课文

1.生齐读课文1、2两自然段。

2.学羊叫。(即把“羊语”翻译成现代汉语。) (大屏幕展示)镰刀头羊一共叫了三次。 第一次“哀咩”,唉!我无能为力!

第二次,在一头母斑羚恍惚走进彩虹的斑斓光带时,镰刀头羊发出“咩”的吼叫,召回母斑羚,同时告诉斑羚群,它已想出自救办法,并指挥迅速实施。

第三次,这是为了让更年轻的生命获救,只能牺牲正当盛年的包括自己在内的同类了。这叫声既是一声忧伤的叹息,也是召唤补充注定死亡队伍的命令。 (指导朗读相关段落。)

3.课文详写了第一对斑羚试跳成功的全过程,而对其他斑羚飞渡的过程则略写,请同学们复述“飞渡”的过程。

搜索更多关于: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的文档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zij76i4wh9da6a52gje3fmdy9ulfu00gh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