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自制饮料
活动目标
1.尝试自己制作饮料,感受食物状态的变化。 2.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制饮料的经验。 3.知道要多喝水,少喝碳酸饮料。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⑴几种常见的饮料,如牛奶、果汁、可乐等,白开水一杯。(2)橘子粉、奶粉、椰子粉等食品,榨果汁的用具及各种水果。 活动过程 1.认识饮料。
(1)出示各种饮料:小朋友认识哪些饮料?最喜欢喝什么饮料? (2)启发幼儿想一想:饮料是由什么制成的?
(3)小结:大多数的饮料都是由饮料粉、白糖、香料、人工色素和水等调制而成的。 2.制作饮料。
(1)幼儿自由选择一种方式制作饮料。
a.调制饮料:提供温开水和橘子粉、奶粉、椰子粉、白糖等食品,让幼儿调制自己喜欢喝的饮料,引导幼儿观察各种粉剂溶化的过程。
b.鲜榨果汁:提供橙子、苹果、橘子等水果及榨果汁的用具,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榨果汁,引导幼儿观察水果变果汁的过程。 3. 分享饮料。
(1)引导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调制的或鲜梅的果汁饮料,说一说饮料的味道。
(2)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分享制作饮料的过程,如奶粉变成牛奶的过程、水果变成果汁的过程等。 4.联系生活。
(1)教师出示白开水和可乐:这是白开水和可乐,小朋友喜欢喝哪一种?应该多喝哪一种?为什么?
(2)引导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3)小结:白开水虽然无色无味.但它是最好的补水方式,应该多喝;而碳酸饮料容易损坏牙齿,并造成肠胃负担,影响钙的吸收,应该少喝。 活动延伸
1.建议家长在家里让幼儿自己调制饮料,亲身感受食品状态的变化。
2.角色游戏中,引导幼儿增设“饮料厂”的主题内容,让幼儿运用水彩颜料调制饮料, 激发幼儿探究周围事物变化的兴趣。
3.邀请幼儿园保健医生向幼儿介绍多喝碳酸饮料不利于健康的保健常识。
18.蔬果变变变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蔬菜、水果的横截面进行拓印。 2.尝试用蔬菜、水果创作各种造型。 3.发展创意思维,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1)可供造型的常见水果、蔬菜(如苹果、梨子、香蕉、橘子、地瓜、胡萝卜、黄瓜等)。(2)塑料刀、安全剪刀、牙签、纸盘、即时贴、蜡光纸等辅助工具和材料。(3)蔬果艺术作品实物或图片。 活动过程 1.蔬菜印章
(1)教师示范:用小刀将蔬菜或水果横截面切开,蘸上颜料拓印于图画纸上,并尝试用笔添画(如用黄瓜的横截面挨个拓印出毛毛虫的身体,在添上眼睛和触角),请幼儿看看蔬果变成了什么。
(2)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蔬菜或者水果切面,在图画纸上拓印,并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添画,如变成人脸,动物等。提醒幼儿在拓印的时候要用力向纸上按,将纸固定不能移动。 2. 蔬菜造型。
(1)展示各种蔬果艺术作品(或图片),引导幼儿自由观察欣赏。
(2)交流分享:你最喜欢的是哪—个蔬果艺术作品?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3)引发思考:你想创作什么样的蔬果艺术作品?它需要用什么材料制作?(鼓励幼儿发 挥想象,大胆构思。)
(4)启发幼儿运用蔬菜、水果创作各种有趣的蔬果艺术作品,例如在橘子、洋葱上面贴上 用蜡光纸剪成的五官,做成水果娃娃;用生姜雕刻成小猫、小狗等小动物造型,用西瓜、葡萄等组合雕塑成各种动物造型......
(5)鼓励幼儿合作创作,关注能力较差的幼儿,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3.展示作品。
(1)师幼共同布置“蔬果艺术作品展”,引导幼儿互相观赏、交流,看一看、比一比谁作的蔬果艺术作品最有趣、最有创意。 活动延伸
1.在美工区提供各种水果、蔬菜,让幼儿继续创作蔬果艺术作品。
2.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将幼儿创作的蔬果艺术作品拍成照片,制作“蔬果艺术作品” 册,投放
在语言区,供幼儿欣赏、讲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