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总裁判判出发犯规。 ( )
31、4×100米混合泳决赛,某道第一棒运动员游完,第四棒运动员在岸上活动时腿拉伤,第一棒运动员替第四棒游,裁判员未发现,颁奖之前有运动队提出抗议,总裁判判成绩有效。 ( )
32、某省市游泳比赛接力赛时,7道运动队弃权,8道运动员在7道完成比赛,宣告成绩时,才发现不对,总裁判判其犯规。 ( )
33、根据裁判方法规定,有运动员犯规时,总裁判经审核后在犯规检查表与竞赛卡片上只要写上“犯规”字样就可以了。 ( )
34、由于某运动员犯规而干扰、阻碍其他运动员获得优良成绩时,则应准许被干扰、阻碍的运动员补测成绩或直接参加决赛。如在决赛中发生上述情况,应令该组重新决赛(犯规运动员除外)。 ( ) (二)编排记录
1、游泳比赛的泳道编排,成绩最好的运动员应安排在中间泳道(若有8条泳道应安排在第4泳道),成绩次好的应安排在其右侧的泳道(在出发端面向池站立,第1泳道应在池的右侧),接着按报名成绩或预赛成绩的顺序将运动员交替安排在其左侧和右侧泳道。成绩相同以抽签方法决定安排的顺序。 ( )
2、某项有两组预赛。第一组采用自动计时,有正式成绩。但第二组比赛中,自动计 时全部失灵,只好用三块独立人工计时成绩补入。这时应将第一组成绩也要按人工计时计算。两组都按人工计时成绩录取前八名参加决赛。 ( )
3、记录长负责检查计算机打印出来的比赛结果或总裁判转来的每组比赛的成绩和名 次,并提示总裁判在成绩单上签名。 ( )
4、如采用人工计时,在某项预赛后,一组甲、乙、丙(按终点名次排列顺序)运动 员与二组甲运动员成绩相同,需要确定两名参加决赛,一组丙应淘汰,由一组乙 和二组甲重赛,重赛后优胜者与一组甲参加决赛。 ( )
5、当半决赛、决赛中有1名或1名以上的运动员弃权,其空名额可按运动员预赛或半 决赛的成绩依次替补,大会应及时公布替补名单并重新编排。 ( )
6、预赛编组三组时,成绩最好的运动员或接力队,应编在第一组,次好的编在第二 组,第三位编在第三组,第四位的编在第一组,第五位的编在第二组,第六位的编在第三组,以此类推把所有的运动员或接力队编排完毕。 ( )
7、正规比赛采用人工计时时(由三块独立数字计时秒表,不设终点),有两名运动 员需进行重赛。而重赛后成绩仍相同,应以抽签方法决定参加决赛人选。( )
8、半决赛的编排办法是:将预赛前16名中成绩最好的8名运动员或接力队排在第二组,后8名运动员或接力队排在第一组进行比赛。 ( )
9、某项半决赛后,成绩排列第5名的运动员编排在决赛的第2道。该运动员决赛时因故弃权。根据规则要求,半决赛成绩排列第9的运动员可替补插入第2道参加决赛。 ( )
10、重赛应在所有有关运动员游完预赛至少一小时后(或经有关方面协商确定时间)进行。以抽签方式安排泳道。 ( )
11、运动员或接力队的决赛弃权,须在该项预赛结束后30分钟以内向有关部门提出,方可按运动员或接力队预赛的成绩依次替补。 ( )
12、当判定运动员犯规时,成绩单上应显示成绩、名次及犯规。 ( )
13、如果接力队被取消资格,应将出现犯规前的合法分段成绩记录在正式成绩单上。 ( )
14、某项比赛共有25人报名参加,如下竞赛分组表安排正确。 ( )
排 泳道 序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1 14 13 2 21 10 9 3 25 19 6 5 4 23 17 2 1 5 24 18 4 3 6 20 8 7 7 22 12 11 8 16 15 15、接力比赛第一棒运动员的分段成绩须记录并公布在正式成绩单上。如接力犯规,犯规前的第一棒运动员的分段成绩则不予公布。 ( )
16、如采用自动计时装置或每条泳道有3块秒表(未设置终点裁判)时,同组或不同组的运动员成绩相同者,都必须重赛,按重赛后的名次决定参加半决赛或决赛人选。 ( ) 17、在报名单上未注明成绩的运动员应作为成绩最差的安排比赛次序。如这样的运动员超过两人时,则按报名先后安排其次序。 ( )
18、编排记录员在比赛前,应根据规则、规程、报名单、大会日程及有关材料、编制秩序册(单),印制裁判所需的各种表格。 ( ) 19、比赛如采用分组决赛(无预赛),各项目的分组按报名成绩的顺序,1-8名安排在第一组,9-16名排在第二组,以此类推,将所有运动员编排完毕。 ( )
20、某项接力预赛后,有2队成绩相同并列第8名须重赛时,必须由该两队原参加预赛的4名运动员按其原棒次顺序进行重赛。 ( )
21、运动员参赛报名时,须在报名单上注明运动员本年度的最好成绩。 ( ) 22、运动员参赛报名时,须在报名单上注明运动员本年的最好成绩。 ( ) 23、运动员在报名后可更改项目,但在总裁判和教练联席会后就不能再改项目。( ) 24、成绩册各项排列的顺序,长距离在前短距离在后。 ( ) (三)检查
1、转身检查长应确保转身检查员在比赛中各尽其责。 ( )
2、技术检查员应将犯规情况及时报告并填写检查表交总裁判,在检查表上详细记录 犯规运动员的项目,泳道号、犯规情况并签名。 ( )
3、转身检查员应检查运动员转身动作是否符合规则,其检查范围应从运动员触壁前 5米开始至转身后游出5米止。 ( )
4、转身检查员负责检查运动员从触壁前最后一个动作开始至转身后第一个动作结束的整个转身动作是否符合规则。 ( ) 5、在800米和1500米个人项目中,转身一端的转身检查员负责用报趟牌向运动员显示所剩的趟数。 ( )
6、在800米和1500米个人项目中,转身一端的转身检查员负责记录并用报趟牌向运 动员显示所完成的趟数。 ( )
7、转身检查员在发现运动员犯规后,应立即填写检查表交总裁判处理。 ( ) 8、技术检查负责检查运动员在游进中的泳式和动作是否符合规则,协助两端转身检 查员检查运动员转身,到达终点和接力交接棒的动作是否犯规。 ( ) 9、技术检查员在总裁判的长哨声发出后应迅速站在15米处检查每一组的运动员是否有犯规行为。 ( )
10、蛙泳比赛时,每侧技术检查员1名应站到5米处,而另1名应站在15米处检查运动员出发或转身后潜在水中是否超过15米,超过则判犯规。 ( )
11、技术检查员如发现运动员转身动作有犯规现象,应立即通知转身检查员,本人无权向总
裁判报告和填写技术检查表。 ( )
12、技术检查员如发现运动员犯规,应及时填写检查表,然后交总裁判。 ( ) 13、技术检查员位于游泳池两侧,在技术检查长的领导下工作,当技术检查员发现 运动员犯规后,应及时填写检查表;经技术检查长签字后交执行总裁判。 ( )
14、短池游泳比赛(25米池)终点一端的转身检查员在800米个人项目中,运动员到达终点前55米时应用铃声或哨声向运动员发出信号,直至转身后5米处。 ( )
15、如发现运动员转身时犯规,转身检查长应督促转身检查员迅速填写检查表,并及时上交总裁判。 ( )
16、在25米池进行1500米自由泳比赛,转身一端转身检查员报趟,应从“59”开始报起。 ( ) 17、出发一端的转身检查员还要负责检查运动员从出发和出发入水后至第一次划水动作结束的动作是否符合规则。 ( )
18、在自由泳比赛中可采用任何泳式,应理解为可用任何一种泳式游完全程,中途不得改变泳式。 ( )
19、在200米自由泳比赛中,某运动员在最后50米改用蛙泳,在游到终点时单手触壁,应判犯规。 ( )
20、自由泳比赛途中游出本泳道,未干扰他人,及时游回本泳道,可不判犯规。( ) 21、自由泳比赛中,规则规定,在整个游程中,运动员身体的一部分必须露出水面。 有时有人游蛙泳参加自由泳比赛,他每游一个动作头向水下潜一次。这时要判 为犯规。 ( )
22、自由泳在出发和每次转身后,运动员潜泳距离不得超过15米。在15米前运动员的头部必须露出水面。 ( )
23、自由泳比赛在整个游程中,可采用任何泳式,也可采用潜泳,但在出发和每次转身后,运动员潜泳距离不得超过15米,在15米前运动员的头必须露出水面。 ( )
24、自由泳比赛中,有一名运动员触池壁后走了两步才发现自己未完成赛事,他匆忙返回池边,蹬边后继续游完比赛,可不判犯规。 ( )
25、自由泳转身时,可用身体任何部分触池壁,但到达终点时,必须用手触壁。( ) 26、自由泳比赛时,允许运动员在池底站立或拉分道线,但不得跨越或行走。( )
27、某运动员参加200米自由泳比赛时,因身体不适,在游到100米转身时和150米转身时均在池边站立,稍做休息。虽最后坚持游到终点。该运动员犯规。 ( )
28、在仰泳转身过程中,当运动员肩的转动超过垂直面后,可进行一次连续单臂划水或双臂同时划水动作,并在该动作结束前开始翻滚。 ( )
29、仰泳运动员转身后单脚蹬离池壁,应判犯规。 ( )
30、仰泳在转身过程中,运动员身体的某部分必须触壁,转身过程中允许肩的转动超过垂直面之前,可进行一次单臂划水或双臂同时划水动作,并以此划水动作作为转身的开始,运动员必须呈仰卧姿蹬离池壁。 ( )
31、仰泳在转身过程中,运动员身体的某部分必须触壁。转身过程中允许肩的转动超过垂直面,之后可进行一次单臂划水或双臂同时划水动作,两脚不得上下打水,并以此划水动作作为转身的开始。运动员必须呈仰卧姿势蹬离池壁。( )
32、仰泳比赛中,运动员在转身过程中,当运动员肩的转动超过垂直面后进行了一次慢速的单臂划水的同时并伴有多次的快速的打腿,并在该动作结束后开始滚翻。不应判其犯规 ( )
33、仰泳比赛中,某运动员在转身时身体转成俯卧,接着做了一次单臂划水动作后,两腿打腿数次再开始滚翻,应算犯规。 ( )
34、仰泳比赛出发后运动员在水中侧打蝶泳腿,应判该队员犯规。 ( )
35、仰泳姿势允许头部与身体做转动动作,但必须保持与水平面小于90°的仰卧姿势 ( )
36、某运动员在仰泳比赛中,因呛水而使其失去原有的连贯动作,仰在水中漂了一下,又做了几下反蛙泳蹬腿动作,该运动员犯规。 ( )
37、仰泳每次出发转身后,允许运动员潜入水中,但反潜距离不得超过15米,在15米前运动员最前部分应露出水面。 ( )
38、仰泳,在出发信号发出前,运动员面对出发端,两手抓住握手器,两脚处于水面上出发,不算犯规。 ( )
39、仰泳比赛出发时,有一运动员在发令员发出“出发信号”后,把脚趾伸出水面再蹬离池壁,应判其犯规。 ( )
40、仰泳运动员在到达终点时,必须呈仰卧姿式触壁,触壁时不允许身体潜入水中。 ( )
41、仰泳运动员抵达终点时,因技术原因而采用头触及池壁,此时自动计时所计取的成绩应视为有效成绩。 ( )
42、仰泳运动员比赛中途停顿,并站立池底稍作休息,但没有行走或跨跳,休息数秒后继续完成比赛,这不算犯规。 ( )
43 、仰泳运动员到达终点时,必须以仰卧姿势触壁,但个人混合泳中仰泳转蛙泳时则不受此限制。 ( )
44、仰泳运动员到达终点时必须以仰卧姿势触壁,触壁前允许身体潜入水中。( ) 45、仰泳运动员在比赛中,仰卧在水中用反蛙泳腿蹬水游进,应判为犯规。 ( ) 46、仰泳运动员在比赛中,仰卧在水中用反蛙泳腿蹬水游进,不应判为犯规。( ) 47、仰泳到达终点时,用脚触壁,应判犯规。 ( )
48、蛙泳出发和每次转身后,从第一次手臂动作开始,身体应保持俯卧,两肩应与水面平行。 ( )
49、蛙泳出发和每次转身后,从第一次手臂动作开始,身体应保持俯卧姿势,任何时候不允许成侧卧姿势。 ( )
50、蛙泳转身后,蹬离池壁,在第一次手臂动作开始前(在水中滑行时)身体必须保持俯卧姿势。 ( )
51、蛙泳在每次转身或到达终点时,两手应同时触壁,否则即算犯规。 ( )
52、蛙泳比赛中,允许出发和每次转身后潜泳,距离不得超过15米,在15米前运动员的头必须露出水面。 ( )
53、蛙泳比赛时,如足跟多次露出水面,应判犯规。 ( )
54、蛙泳出发和每次转身后,从第一次手臂动作开始,身体应保持俯卧姿式,任何时候不允许呈仰卧姿式。 ( )
55、蛙泳每次转身和到达终点触壁前的最后一次划水动作结束后,头可潜入水中,但在触壁前的一个完整或不完整的配合动作中,头的一部分应露出水面。( )
56、蛙泳比赛中,一运动员两腿每次开始收腿时,两脚做向上动作,身后出现明显的水花应判犯规。 ( )
57、蛙泳:除在做转身动作外,身体必须始终俯卧。 ( )
58、蛙泳:只有在出发和每次转身后,运动员可在全身没入水中时,做一次手臂充分的向后划至腿部的动作和一次蹬腿动作,但在第二次划水至最宽点并在两手向内划水前,头必须露出水面。 ( )
59、蛙泳在蹬腿过程中,两脚必须做外翻动作,不允许做剪夹、上下交替打水或向下的海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