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绿色施工要点
第一节 环境保护技术措施
1.1 扬尘控制
1.1.1 扬尘控制目标
1. 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
2. 土方作业阶段,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不扩散到场区外。 3. 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 4. 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 5. 构筑物机械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
6. 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月平均浓度与
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m3。 1.1.2 现场具体措施
1. 商品混凝土供应商的选择:所有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由总项目经
理牵头,选定综合实力强的商品混凝土供应。
2. 场地的封闭及绿化:现场内所有的场地均采用C20的混凝土浇注,车道
范围200mm厚,其余150mm厚;难以利用的空地做成花池,种花美化。
现场绿化区域 3. 散状颗粒物的防尘措施:回填土,砌筑用砂子等进场后,临时用密目网
或者苫布进行覆盖,控制一次进场量,边用边进,减少散发面积。用完后清扫干净。运土坡道要注意覆盖,防止扬尘。
密目网覆盖扬尘区域
4. 封闭式垃圾站:在现场设置封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用塔吊吊运至垃圾
站,对垃圾按无毒无害可回收、无毒无害不可回收、有毒有害可回收、有毒有害不可回收分类分拣、存放,并选择有垃圾消纳资质的承包商外运至规定的垃圾处理场。
5. 切割、钻孔的防尘措施:齿锯切割木材时,在锯机的下方设置遮挡锯末
挡板,使锯末在内部沉淀后回收。钻孔用水钻进行,在下方设置疏水槽,
将浆水引至容器内沉淀后处理。
6. 钢筋接头:大直径钢筋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减少焊接产生废气对大气
的污染。大口径管道采用沟槽连接技术,避免焊接释放的废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7. 撒水防尘:常温施工期间,每天派专人撒水,将沉淀池内的水抽至撒水
车内,边走边撒。撒水车前设置钻孔的水管,保证撒水均匀。 8. 现场周边围墙:现场周边按着用地红线砌围墙,高度米,即挡噪声又挡
粉尘。
9. 车辆运输防尘:保证运土车、垃圾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大型货
物运输车辆运行状况完好,表面清洁。散装货箱带有可开启式翻盖,装料至盖底为止,限制超载。
10. 挖土期间,门口设置洗车槽,并在车辆出门前,派专人清洗泥土车轮胎;
运输坡道上设置钢筋网格振落轮胎上的泥土。在完全硬化的混凝土道路上设置淋湿地毡,防止车辆带土和扬尘。
设置洗车槽,专人清洗车辆 11. 与运输单位签署环保协议,使用满足本地区尾气排放标准的运输车辆,
不达标的车辆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所有机械设备由专业公司负责提供,有专人负责保养、维修,定期检查,确保完好 1.2 噪音与振动控制
1.2.1 噪音与振动控制目标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噪音,对噪音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监测方法执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使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的规定。
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
1.2.2 该项目降低噪音具体措施 一般设备噪音控制:
塔吊:本工程使用的塔吊,日常保养良好,性能完善;运行平稳且噪音小。 钢筋加工机械:本工程的钢筋加工机械全是新购置的产品,性能良好,运行
稳定,噪音小。
木材切割噪音控制:在木材加工场地切割机周围搭设一面围挡结构,尽量减少噪音污染。
混凝土输送泵噪音控制:结构施工期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泵送车位置,布置在空旷位置,采用噪音小的设备,必要时在输送泵的外围搭设隔音棚,减少噪音扰民。
现场隔音措施 混凝土浇筑:尽量安排在白天浇筑。选择低噪音的振捣设备。浇筑地下室底板争取采用溜槽加窜筒下料,减少噪音和工程费用。
1.3 光污染控制
1.3.1 光污染控制目标
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
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1.3.2 现场具体措施
设置焊接光棚:钢结构焊接部位设置遮光棚,防止强光外射对工地周围区域造成影响。对于板钢筋的焊接,可以用废旧模板钉维护挡板;对于大钢结构采用钢管扣件、防火帆布搭设,可撤卸循环利用。
控制照明光线的角度:工地周遍及塔吊上设置大型罩式灯,随着工地的进度及时调整罩灯的角度,保证强光线不射出工地外。施工工地上设置的碘钨灯照射方向始终朝向工地内侧。
必要时在工作面设置挡光彩条布或者密目网遮挡强光。 1.4 水污染控制
1.4.1 水污染控制目标
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的要求。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设置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
1.4.2 现场具体措施
雨水:雨水经过沉淀池后排入市政管网。由于场地全硬化,这样减轻了沉积
物的数量。
污水排放措施 污水排放:办公区设置水冲式厕所。在厕所附近设置化粪池,污水经过化粪池沉淀后排入市政管道。
设置隔油池:在工地食堂洗碗池下方设置二级隔油池。每天清扫、清洗,油物随生活垃圾一同收入生活垃圾桶,由专门养殖场收走。
沉淀池设置:二级沉淀池设置在现场大门处,基坑抽出的水和清洗混凝土搅拌车、泥土车等的污水经过沉淀后,可再利用在现场撒水和混凝土养护等。 保护地下水环境。采用隔水性能好的边坡支护技术。在缺水地区或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地区,基坑降水尽可能少地抽取地下水。
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
1.5 土壤保护
保护地表环境,防止土壤侵蚀、流失。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因施工造成容易发生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的情况,应采取设置地表排水系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流失。 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及时清掏各类池内沉淀物。该项目隔油池天天清理,排水沟和沉淀池每月清理两次。 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项目部统一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废旧电池要回收,在领取新电池时交回旧电池,最后由项目部统一移交公司处理,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机械机油处理:在机械的下方铺设苫布,上面铺上一层沙吸油,最后集中找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施工后应恢复施工活动破坏的植被。与当地园林、环保部门或当地植物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在先前开发地区种植当地或其他合适的植物,以恢复剩余空地地貌或科学绿化,补救施工活动中人为破坏植被和地貌造成的土壤侵蚀。
1.6 建筑垃圾控制
1.6.1 建筑垃圾控制目标
施工现场的固体废弃物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教大。这些垃圾不易降解,对环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