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请进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公式的推导。
2、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通过“猜想——验证”的过程,获取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铅笔、课件、投影等。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
教学用具
小正方体纸盒、长方体、正方体教具、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你们都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吧,聪明的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这其中有什么道理?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体积的意义。
(1)准备:我们也来做一个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
么?这说明了什么?(鹅卵石占了一定的空间。)
(2)一个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下面的洗衣机、影碟机和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 (3)启发学生概括: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上面三个物体,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
(4)比较:用学生手中的文具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
师:教室是一个较大的空间,课桌、讲台、同学、老师等占教室空间的一部分。整个学校是一个大空间,教师、办公室、操场、花池、领操台、旗座等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既有自己的体积。而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空间,地球只是宇宙空间的一部分,而地球上的山、川、河流、一切建筑物、人等占地球的一部分。
2、体积单位:
(1)讲:测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测量面积要用面积单位,测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板书) 认识体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可以分别写成 (2)认识立方厘米:
出示: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量一量它的棱长是多少? 说明:它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
谁的体积近似的接近1立方厘米?(色子或一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 (3)立方分米: (方法同立方厘米) 粉笔盒的体积接近于1立方分米。 (4)认识立方米:
①出示1立方米的棱长的教具。观察后总结: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 ②认识1立方米的空间大小。
1立方米水约可以装满500个暖瓶。1立方米的木材约可以做课桌50张。 小结: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哪个体积单位大?哪个体积单位小? 体积单位的用途是什么? 3、体积初步认识:
①决定体积大小,是看它含有体积单位的个数。
A、演示:用棱长1厘米的4个正方体,拼一个长方体,说出它的体积是多少? B、说出下面物体的体积(3个体积单位,4个体积单位。)
C、摆一摆:请你也摆出一个体积是3立方厘米的物体。摆出体积是4立方厘米的物体。
D、小结:怎样知道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同一个体积数,可以摆出不同的形状。 ②动手摆一摆:
请大家用手中的小正方体拼一个体积是8立方厘米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想一想你拼的物体体积是多少?)可以怎么摆?
4、请同学们任意取出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在小组里合作摆出一个长方体,边摆边想:你们是怎么摆的?你们摆出的长方体体积是多少?
5、板书学生的:(设想举例)
6、动手摆一摆观察:长、宽、高、小正方体的数量、长方体的体积情况。完成下面的表格。
长 宽 高 小正方体的数量 长方体的体积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如果用字母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那么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可以写成:V=abh。
如果用字母V表示正方体的体积,用a表示正方体的边长,那么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可以a×a,即:V=a3写成:V=a×。
7、教学例1计算下面各图的体积。
V=abh V=a3 =7×3×4 =63 =_______(cm36×6 ) =6×
=_______(dm3) 8、小结。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体积单位:立方米(M3 ) 立方分米(dm3) 立方厘米(cm)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可以写成:V=abh。
a×a,即:V=a3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可以写成:V=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