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练习题(共18套江西版)
第一讲 机械运动 一、填空题 1.(2018?临川一中一模)如图所示,坐在汽车后排的小芳与小明均系好安全带,当车辆行驶时,以小明为参照物,小芳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 “静止”)的;汽车上的安全带可以防止________对人体的伤害。 第1题图 2.(2018?萍乡九年级摸底考试)如图是小明某次步行后手机“微信运动”功能记录的数据。 如果小明此次步行时间是3 000 s,步长 是0.5 m,那么他步行的速度是______m/s;若以手机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_的。 第2题图 3.(2019?原创)百米赛跑的某个时刻,甲、乙两名运动员的位置如图所示,______的速度较快。若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响才按表计时,这样的计时方法会________(选填“提高”或“降低”)跑步成绩。 第3题图 4.(2018?天津改编)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在高空给战斗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___的;若加油机以50 0 km/h的速度航行0.2 h,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_km。 第4题图 5.(2018?吉安一模)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为26.13 cm、26.12 cm、26.10 cm、26.31 cm。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______________。 6.(2019?原创)小明乘坐高铁从萍乡到南昌,列车驶出车站时感觉建筑物向后运动,小明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从萍乡到南昌,列车行驶了一小时二十分钟,萍乡到南昌的总里程为240公里,则该列车在此段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km/h。 7.(2019?改编)无人驾驶汽车作为现有汽车的升级产品,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其安全性能十分重要。无人驾驶汽车在某段平直的公路上试运行时,速度仪表如图甲所示,此时汽车行驶的速度为________km/h,通过图乙所示200 m标识距离的时间为____ __s。 8.(2019?易错)利用斜面测平均速度,如图所示。若让质量不同的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则它们撞击金属片时的速度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若增大斜面坡度,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 滑下,则撞击金属片时的速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8题图 二、选择题 9.(2018?广州)如图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
“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这型号电池高度为( ) 第9题图 A.14 mm B.145 mm C.500 mm D.50.0 mm 10.(2018?南昌初中毕业年级调研测试)在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正常眨眼一次的时间约为3 s B.一个中学生站在地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3 Pa C.小明骑自行车上学的速度约为1 m/s D.普通书桌高度约为80 cm 11.(2018?乐山)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山 B.船 C.流水 D.河岸 12.(2018?枣庄)下列图像中,能正确 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13.(2019?原创)如图所示是松开手后一只苹果下落过程中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所拍的照片(即频闪照片),从图中可以判断苹果( ) 第13题图 A.速度不变 B.做减速直线运动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做加速直线运动 14.(2018?眉山改编)(不定项)2018年4月30日东坡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在眉山市湿地公园隆重举行,若甲、乙两位运动员同时从起跑线起跑并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运动5 s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 m,则( ) 第14题图 A.甲的s-t图像一定为a B.乙的s-t图像一定为c C.甲的s-t图像可能为b D.乙的s-t图像可能为b 15.(2018?衡阳)(不定 项)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 ) 第15题图 A.图中AB段的路程sAB=50.0 cm B.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AC=2.5 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0 cm/s C.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小 D.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三、简答与计算题 16.(2019?原创)在一个下雨的天气里,小明同学乘公共汽车去上学,等车的时候,雨滴是竖直下落的。上车后在车行驶的时候却发现雨丝斜向后落下,请你帮助小明分析其中的原因。
17.(2016?贵港)小明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汽车以60 km/h的平均速 度行驶0.4 h才到达旅游景点。傍晚,他们沿原路返回,从景点到家用了 30 min。求: (1)从小明家到旅游景点的路程; (2)小明一家从景点回家的平均速度。
四、实验与探究题 18.(2018?南昌初中毕业年级调研测试)小明在使用钢卷尺时发现,卷尺的起始部件钢钩和铆钉之间没有紧固,钢钩竟然可以左右活动,如图甲、乙所示,查看了其他多位同学的钢卷尺,都是这样的,说明小明的钢卷尺的质量是________(选填“合格”“不合格”或“无法判断”)的;如图丙测圆柱形物体直径时,钢钩全部拉出时,钢钩________(选填“内侧”或“外侧”)表面与卷尺的“0”刻度齐平,这样既方便钩住物体的侧面测量,又减小了误差,它的读数是__________________mm。 第18题图 19.(2018?江西样卷改编)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如图所示长针转一周表示____________,图中秒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s。 第19题图 20.(2 018?内江)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量小车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装置图。小车从带有适当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图中的圆圈是 小车到达A、B两处时,电子时钟所显示的两个不同的时刻,则: 第20题图 (1)由图可知,斜面上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______ mm 。 (2)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 (3)在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___ ___(选填“大”或“小”)一些。 (4)由图可知:小车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____m/s。 21.(2018?青岛)探究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 第21题图甲 如图甲所示,小球以初速度2 m/s从A点沿着足够长的光滑 斜面滑下,它在斜面上的速度v随时间t均匀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 t/s 0 0.1 0.2 0.3 0.4 0.5 0.6 v/(m?s-1) 2.0 2.5 3.0 3.5 4.0 4.5 5.0 (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描点并画出小球的v-t图像。 (2)小球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v=____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1内通过的路程是s1=v1t1,它可以用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矩形(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同样,图乙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
积,也能表示这个小球在相应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s。 上述小球从A点沿光滑斜面滑下,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的表达式为s=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静止 惯性 2.1 静止 3.乙 提高 4.静止 100 5.求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26.12 cm 6.列车 180 7.90 8 8.相同 变大 9.D 10.D 11.B 12.B 13.D 14.CD 15.BC 16.答:等车的时候,小明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因此看到的雨滴是竖直下落的;上车后,小明是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的,因此发现雨丝斜向后落下。 17.解:(1)汽车的速度v=60 km/h,t=0.4 h 路程为s=vt=60 km/h×0.4 h=24 km (2)返回时的时间为t1=30 min=0.5 h 平均速度为v1=st1=24 km0.5 h=48 km/h 18.合格 内侧 9.2~9.6 19.30 s 219 20.(1)2 (2)v=st (3)小 (4)0.03 21.(1)如答图所示 (2)2+5t (3)2.5t2+2t
第二讲 声现象 一、填空题 1.(2019?改编)南昌市某公路路边安装了一个噪声监测仪,如图所示为监测仪上显示的数字,请你替它补上单位:53.3________________。噪声监测仪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降低噪声。 第1题图 2.(2018?高安市一模)悦耳动听的笛声是靠笛管里的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即使离得很近也只能靠无线电话进行交谈,这是因为在月球上没有传播声音的________。 3.(2018 ?江西样卷)在新年联欢会上,小飞弹奏吉他时不断改变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小艳多才多艺,她先后模仿了周杰伦和阿宝的歌,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小艳模仿的主要是声音的________相似。 4.(2018?吉安二模)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要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应有较高的“保真度”。从声学上讲,“扩音”是使声音的______ __变大,较高的“保真度”是要求能较好地保持原声的________。 5.(2018?眉山)中考前夕,为了不打扰小明学习,姥姥看电视时调小了音量,这是在__________减弱噪声。调小音量也减小了声音的________ 。 6.(2018?泰安改编)人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频率”)不同;学校周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