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王张健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第10期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进行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一直是建筑业讨论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正面临着如何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问题。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WTO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于2003年2月17日经建设部第119号公告批准颁布,于2003年7月1日正式实施。这必将推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最终建立由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竞争有序的新机制。
当前,世界范围内普遍强调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实行全面工程造价管理的观点占主流,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已逐渐被全世界所认同。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只是未来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趋势,而且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最近几年才开始。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尚是一件新事物,许多人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理解还不是很清楚,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一、目前我国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方法是国际上普遍使用的通行做法,虽然我国已经开始推行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但由于刚刚起步,应用也比较少。从目前来看,工程量清单计价还处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初步阶段,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缺乏与工程量清单计价相配套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目前,规范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制度主要是《建设工程工程清单计价规范》。其内容包括全国统一的工程量清单编制规则和全国统一的工程量清单计算规则。我国虽然在2000年初由建设部颁布实施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但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推广实施后,就没有新的计价办法配合相应的合同管理模式,使得招投标所确定的工程合同价在实施过程中没有相应的合同管理措施。 (二)现行计价依据制约着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实行。我国现行工程造价管理的依据主要是建设部、有关专业部门和各省颁布执行的各种概预算定额及相应的费用定额。计价定额中的人工、材料、机械及各种费用都是以主管部门的指令进行调整,工程招标、投标均以此为唯一依据,制约了企业自主报价的实行,因而使得工程量清单计价难以较好地实施。
(三)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信息化程度较低。目前,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许多建筑企业投标报价中主要材料的价格是来源于政府所发布的材料价格信息;这种依赖于政府所发布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