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3.1 水循环 教案-【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25 6:21: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水循环》

【课标要求】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材分析】

本节是《地球上的水》的第一节,是开篇内容,主要讲述了“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浅显易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是为第二个知识点学习作铺垫;第二个知识点是本节课重点内容,通过图文和活动设置介绍了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发生的环节、水循环的类型和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了解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2)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学习水的若干运动转化、更新规律,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通过水循环运动的学习,认识自然界水的动态平衡,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1.运用示意图,说出某区域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学方法】

1.图式教学法:学生绘图、析图。

2.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分组讨论、学生自主观察、学习、探究,并得出观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水自然界最活跃的物质之一,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新课导入 紧密相关,那么,地球上的水分布在哪里,不同水体之间又是怎样运动的?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共同进入今天的学习,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转承:在学习自然界的水循环之前,请大家简单的阅 相互联系的水体 液态(分布次之、数量最多) 固态(仅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 2. 水体类型: 读课文第一段,结合右边水体构成图,思考。 1.自然界中水的形态、数量和分布情况? 2.自然界水体类型有哪些? 简要阅读教材 1.形态:气态(分布最广、数量最少) 思考、回答 通过文字阅读,让学生直观的了解自然界的水体类型,整体把握水圈的构成。 带着疑问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海洋水、 陆地水、大气水 增强学生对水资源的忧患意识 陆地水又可以分为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 冰川水、生物水等。 陆地淡水主体是冰川水,但是我们加以利用的还不多,我们主要利用的是浅层地下水、湖泊水以及河水。 5、假设我们把全球的水量看做是一升,那么淡水资源只是这一升中的一小勺,而人类可以利用的只是这一小勺中的一滴而已。因此我们应该要怎么做? 回答:节约用水 转承: 从水的运动和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究竟他们是怎样相互 展示河流补给类型图 读图思考 补给的呢? PPT展示课本图3.2的示意图。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读图思考,这幅图中出现了哪几种陆地水体?图中河流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河流的补给形式有哪些? 读图分析,回答:大气水、冰川水、河水、湖泊水、地下水、生物水。 归纳:河流的补给形式有雨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湖泊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以及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因此,河流补给可能涉及的水体有:大气水、冰川水、湖泊水、地下水。 让学生了解补给的概念,了解河流的补给 训练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学会判断河流补给类型。 展示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降低难度。训练学生独立探究: 探究一: 转承 1.根据流量图分析甲乙丙三条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2.河流的汛期出现在什么季节? 读河流与地下水水3.三条河流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地区? 位图并归纳: 丰水期,河流补给地下水; 有句俗话是这么说的:“井水不犯河水”,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句话是否科学呢?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怎样的呢?什么时候地下水补给河流水,什么时候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流。 读河流与湖泊水位根据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原理,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图并归纳:

3.1 水循环 教案-【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zusz6eucn0a0pl1szsm0n19a8hrgx00gwj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