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一)第1题考查对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的能力,只需找出全文的中心句或是总括句即可。参考答案为:森林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又有巨大的生态环境效应。(或是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同时,森林还具有维护地球生命、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价值。) 第2题考查信息筛选能力。解题思路是:依据题意,确定信息筛选范围是第①段文字,再从中提炼,浓缩有效信息。参考答案是:动物资源 非生物资源 第3题考查对语言材料作用的评价能力。仔细通读全段,你会发现画线句子是全段中心句“森林能够有效地涵养水源和防止水土流失”的支撑句,是围绕“涵养水源”进行的具体说明,于是答案可以组织为: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森林在涵养水源方面的重要作用。(有意相同即可) 第4题考查对说明语言的理解能力。这种题型一般要先解释它准确地说明了什么内容,然后分析删除或替换以后的结果,最后总结答案。参考答案为:不可以,森林只是吸收部分二氧化碳,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轻温室效应;不能吸收所有温室气体,使温室效应消失。(意思对即可) 第5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这道题关键是要概括准确、全面。通读全段就会发现后面的文字主要写了森林的两个作用:净化空气,降低噪音。这样文段的中心句可以概括为:森林能够有效地净化空气和降低噪音。
第6题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对知识的储备要求较高,答题时先要考虑文段的内容,再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发挥想象,尽量写出新意。答案很灵活,只要与森林的作用和防治土地沙化二者有关,语言简洁、精辟、生动,均可得分。例如:建生命之绿洲,防土地之沙化。 编辑本段说明文的语言品析
(二)10.文章写了汉字的音美、形美、义美和汉字之间相互组合的内在神韵美。(第四方面也可以摘抄原文。)(四个方面各得1分)
11.我们在朗读文章时,应注意讲究四声和变调;讲究轻、重、缓、疾,抑、扬、顿、挫;注意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答出前两点得3分,答出“内容或情感”得1分。共4分) 12.只有真正地热爱汉字并能深刻理解、准确运用汉字的人,才能获得汉字的内在神韵美。(能答出对汉字的认知、态度等,得2分,答到理解和运用等,得2分。)
13.示例:朱自清的《背影》,语言朴实无华,却蕴涵着真切、诚挚的父子深情,让人感动;《西游记》以其神奇的想像,曲折的故事,生动的人物,深深吸引了读者,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不朽的名著。(举出例子得1分。说明准确得3分。理解深刻,语言流畅,可获加2分)
(三)7.因为它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和供养着大量的鱼类(犹如“热带雨 林”,生长着大量的动植物)。(若只答出品种多,或“美不胜收”等只 能得1分。)
8. (1)写徐闻珊瑚保护区的位置、面积及生成(发育)史。 (2)徐闻西海岸珊瑚区形成的原因 (环境)和珊瑚的种类繁多。
9.本题是开放性的,答题可从三个角度中任意一个切人:(1)写作上,用 形色结合或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写得生动传神。前者如“那密密麻麻的 鹿角、牛角、羊角几乎探出水面”, “‘鲜花’,橙黄蓝白红”;后者如 “那密密麻麻的鹿角、牛角、羊角几乎探出水面”, “散落在丛林中的 ‘翡翠’、‘玛瑙’,形态各异”。(2)表达方式上用了具体描写的手法把 说明对象写得鲜明、生动、形象,例如写珊瑚美如“鲜花”、 “翡翠、 玛瑙”。(3)语言运用上是不同于前两段,显得形象鲜明生动;多用比 喻写出了珊瑚礁的美丽多姿,例如“翡翠、玛瑙”、“鲜花”。(能从以 上三个角度中一方面进行分析,且有例子说明表达效果生动形象的,可 得4分;如果只有角度和效果而无例子分析的,只得2分;若还能写出 所写珊瑚礁“美”、“美不胜收”这一特点的,可额外加1分。)
10. (1)珊瑚礁形成不易而要破坏它却很容易,要避免重蹈覆辙。 (2分, 大意对即可。若答
“要防止过度开放破坏了珊瑚礁”或“要注意珊瑚 礁的保护”可给1分)(2)要避免过度开发,才能长久保留美好景观, 使人类和自然界和谐相处,也是为子孙后代造福。(2分。本题是开放 性的,只要扣住原文答得合理即可)
(四)10、沧海—粟sù(1分) 刮目相看(1分) 11、如果在月面上建立天文台,就(或“将”)会探测到宇宙中的许多奇异现象(2分)。 12、深空探测(2分) 13、逻辑顺序(2分) 14、列数字(1分),作比较(1分) 15、介绍了深空探测的内容(1分)、意义(1分)及总体科学目标(1分)。 16、不能,“很可能”起到限制作用(1分),月球成为人类远征其他星球的中转站不一定能够实现,去掉“很可能”后,说明的语言就不准确、不严密了。(2分)。 17、可能,理由是:火星位置、大小和环境与地球最相似,是人类最佳太空移民场所(2分);40多年来发起的火星探测计划,获得的图片、数据资料为实现太空移民梦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分)
议论文阅读
1、 论点(证明什么)
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 ?明确: 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方法 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 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
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 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 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湖,归结出中心论点; 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2、 论据(用什么证明)
?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次序安排(照应论点); ?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 ?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3、论证(怎样证明)
?论证方法 (须为四个字)
① 举例论证(例证法) 事实论据 记叙
② 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 道理论据 议论
③ 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④ 比喻论证(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
?分析论证过程: ① 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 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4、 议论文的结构 ?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 ?类型: ①并列式 ②总分总式 ③总分式 ④分总式 ⑤递进式。 5、议论文的语言 ?严密(修饰性、限制性的语言的运用) ?生动(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词序(从生活逻辑和上下文的照应上判断)
?句序(关联词语的使用,特别要注意递进关系)。 6、驳论文的阅读
?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那些道理和论据; ?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
7、常见考点
①、议论文的论点考点:
第一,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论题和论点)。 第二,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
(1)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
(2)在文章结尾,就是所谓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
第三、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分论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 第四、要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第五、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 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
②、议论文的论据考点:论据是论点立足的根据,一般全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1、用事实作论据。事例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能揭示事物本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议论文中,对所举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突出与论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明确论据时,不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实论据,还要会概括事实论据。概括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 2、用作论据的言论,应有一定的权威性,直接引用时要原文照录,以真核对,不能断章取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愿意。
③、议论文的结构、层次考点: 结构有:并列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总分式结构。 此考点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证明论点的? 答题思路是: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首先使用了……论据,然后对……论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从而证明了……观点。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
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考点: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中考要求掌握的有以下四种:
1、举例论证: 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所以举出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 是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所以这种方法使用得当,有很强的论证力量。分析引证法的作用,应先弄清引用了谁的言论,是为了证明什么,再把握引证法的特殊作用——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3、比喻论证: 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4、对比论证: 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分析对比论证方法作用,两个方面XX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答题思路:(1)道理论据,增加论据的权威性。(2)事实论据,从哪个角度来证明论点。(3)比喻论证,或生动形象证明了……,或深入浅出证明了……(要根据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来确
定)。(4)对比论证,两个方面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⑤、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考点 :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①、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②、要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③、要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下面从不同角度解释一下:
A、语言准确表现为:① 概念使用准确,② 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B、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C、语言鲜明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