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做题时应看准是“含有”还是“只含有”。
(2)无论复制多少次,含N的DNA分子始终是2个,占总数比例为2/2。 (3)子代DNA分子的链中:总链数2×2=2
n
n+1
15
n
条。含15N的链始终是2条,占总数比例为2/2
n+1
=1/2。
n
做题时,应看准是“DNA分子数”还是“链数”。
(4)若一亲代DNA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经过n次复制需要消耗游离的该脱氧核苷酸m×(2-1)个。
第n次复制,需要含该碱基的脱氧核苷酸数为m×2
n-1
n
(三)DNA的碱基数、RNA的碱基数、蛋白质的氨基酸数之间的关系:6:3:1.
例1:某个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 )
A、330 B、660 C、990 D、1320
解析:由A+T占碱基总数的34%,可求出T=17%;由C+T=50%,可求出DNA分子中C=33%,C碱基个数为1000×33%=330个。根据公式m×(2-1)得:330×(2-1)=990。答案:选C
例2、将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入含N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四代,则后代DNA分子中只含N的DNA分子与含有N的DNA分子之比为( )
A、1:1 B、7:1 C、8:1 D、15:1
解析:DNA复制4次后得到2=16个DNA分子,其中N为2个,只含N为14个,所以答案:选B 例3、已知AUG、GUG为起始密码子,UAA、UGA、UAG为终止密码子,某基因编码区转录时的模板链的碱基排列顺序如下:TAAGCTACTG?(共省略40个碱基)?GAGATCTAGA,则此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含有氨基酸个数最多为 个。
解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由模板链的排列顺序得出mRNA的排列顺序为AUUCGAUGAC?(共省略40个碱基)?CUCUAGAUCU,首先找出起始密码子AUG,再找出终止密码子UAG,算出二者之间的碱基个数为48个,共计16个密码子编码氨基酸,所以答案为16个。
4
15
14
1515
14
14
n
2
六、遗传规律中相关的计算:
1、“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类问题的计算:
患病男孩:1/2(孩子性别概率)×患病的概率
男孩患病:在男孩中求患病的概率。
患病的概率可用交叉相乘法: 患病概率 不患病概率 甲病 m 1-m 乙病 n 1-n
后代两病兼患的概率:mn
后代只患甲病的概率:m(1-n) 后代只患乙病的概率:n(1-m) 后代不患病的概率:(1-m)(1-n) 后代患病的概率:1-(1-m)(1-n)
2根据孟德尔自由组合规律的性状分离比9:3:3:1及1:1:1:1计算:
(1)明确9:3:3:1中各数字代表的基因组成及表现型:9代表A B 代表双显性性状;3代表A bb代表单显性性状;3代表aaB 代表另一种单显性性状;1代表aabb代表双隐性性状。
(2)会利用上述比例进行变形。弄清题中的基因之间的关系,及相关的性状表现。知道以上四种基因组成中哪几项合并了。如:12:3:1是由(9+3):3:1;9:6:1是由9:(3+3):1;9:7是由9:(3+3+1)变化而来。
3、自交与自由交配中的计算:
(1)杂合子自交n次:①后代中杂合子、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杂合子1/2;纯合子(AA或aa):(1-1/2)。②逐代淘汰隐性纯合子(或显性纯合子致死)的情况:杂合子:2/(2+1);纯合子(AA或aa):1-2/(2+1)=(2-1)/(2+1)。
(2)自由交配时,后代的基因型所占的比例可用基因频率来计算:
设A的基因频率为p,a的基因频率为q,则有AA出现的概率为p;Aa出现的概率为2pq;aa出现的概率为q.
例1:1、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兼色盲的儿子,问:(1)该夫妇再生一个白化病兼色盲儿子的概率是 。(2)该夫妇再生一个儿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3)该夫妇生一个两病兼患的女儿的概率是 。
解析:(1)由条件可得出该夫妇的基因型:丈夫:AaXY、妻子:AaXX
B
Bb
2
2
n
n
n
n
nn
。后代患白化病的概率为:1/4;
患色盲儿子的概率是1/4,所以再生一个白化病兼色盲儿子的概率是1/4×1/4=1/16;(2)儿子患白化病的概率为1/4,不患白化病的概率为3/4;患色盲的概率是1/2,不患色盲的概率是1/2。所以儿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1/4×1/2+3/4×1/2=1/2。(3)女儿患白化病的概率是1/4,患色盲的概率是0,所以生一个两病兼患的女儿的概率是0。 (答案:1/16 1/2 0)
例2、一种观赏植物的颜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都为蓝色;F1自交,得到F2,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9蓝:6紫:1鲜红。若将F2中的蓝色植株中的双杂合子用鲜红色植株授粉,则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A、1紫:1红:1蓝 B、1紫:2蓝:1红 C、1蓝:2紫:1红 D、2蓝:2紫:1红
解析:由题意知,蓝色由A B 控制,鲜红色由aabb控制,紫色由A bb和aaB 控制。AaBb与aabb杂交,子代中A B :A bb:aaB :aabb=1:1:1:1,即蓝色:紫色:鲜红色=1:2:1。选C
七、进化中基因频率的计算:
1、由概念来计算
2、已知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A的基因频率=AA的基因型频率+1/2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a的基因频率=aa的基因型频率+1/2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或1-A的基因频率)。
3、已知显性性状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或隐性性状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求A、a的基因频率或求某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方法:先求a的基因频率q=隐性性状所占得比例。p,Aa:2pq,aa:q.
例1、某植物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植物的A、a基因频率分别是 、 。
2
2
A的基因频率=1-q。各基因型所占的比例:AA:
解析:Aa基因型个体占总数的50%,则A的基因频率=30%+1/2×50%=55%;a的基因频率=1-55%=45%。 例2、在对某工厂职工进行遗传学调查时发现,在男女各400名职工中,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30人,患者为10人,男性患者为22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
A、4.5% B、5.9% C、6% D、9%
解析:X染色体数目=400×2+400=1200,色盲基因数目=30+10×2+22=72,则色盲基因频率为72/1200×100%=6%.所以选C
例3、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是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
A、10/19 B、9/19 C、1/19 D、1/2
解析:由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可以推出aa(表现正常的)所占的比例是81%,可得出a的基因频率是81%=90%,A的基因频率=1-90%=10%;AA的基因型频率为10%×10%=1%,Aa的基因型频率为2×10%×90%=18%。由此可得出妻子是AA基因型的概率为:1%/(1%+18%)=1/19,是Aa基因型的概率为18/19,所以他们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119+
1819×
12=
1019,所以选A。
八、种群密度的相关计算:
1、样方法求种群密度:适于求植物和活动范围较小的土壤动物。
方法:(1)一个样方内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用样方内的个体数+相邻两边上的个体数。(2)种群密度为各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2、标志重捕法求种群密度的方法:适合于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
标记总数公式:种群总数=
第二次捕获的标记个体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总数数
例:某生物兴趣小组欲调查一块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调查时应采用 法。如果该农田范围为1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了40只鼠,第二次捕获48只,其中带标记的有15只,则该农田此种鼠的种群密度是 只。 解析:鼠属于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所以可用标志重捕法。依据标志重捕法的公式可求出鼠的种群密度是128只/公顷。
右图表示某种兔迁入新的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志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未标志的60只,标志的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A.100只 B.200只 C、200只 D、400
解析:实验时兔子种群数量为50?(60?20)20=200只,由于实验时该种群增长速率处于最大值,故该种群此时的种群数量为K/2值,故该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约为400只。所以选D。
九、能量流动中的相关计算
(一)、能量流经某个种群时的示意图
呼吸消耗量 摄入量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同化量 粪便量 流入下一营养级 遗体残骸
由此图可得出:
摄入量 同化量 粪便量 遗体残骸 呼吸消耗量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流入下一营养级 1、同化量=摄入量-粪便中包含的能量。
分解者
2、用于各营养级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各营养级的同化量-呼吸消耗量 3、总同化量=净积累量+呼吸消耗量=生物体储存的能量+呼吸消耗量
注:①、净积累量=生物体储存的能量=生物体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②、注意下面不同的词:“获得”的能量=“流入”的能量=“同化”的能量 4、能量传递效率=某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
例1: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应该包括( ) A、通过兔子的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B、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C、通过狐狸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
D、流入狐狸体内
解析:兔子粪便中的能量是没有消化的草中包含的能量,没有被兔子消化吸收。所以选B。
例2、下图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分析示意图,其中A~E表示生物成分按营养功能的归类群体,Gp表示总同化量,Np表示净积累量,R表示呼吸消耗量。请分析回答:(单位:10J∕m∕年)
图中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中有730.17未被消费者同化;第二营养级中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有47.64;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1.3%
5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