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高分必备
高考满分作文高考作文之议论文体的高分架构
一篇好的议论文不但要立论鲜明、思路清晰,而且要结构严谨。议论文最常用的结构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总分总”式结构、“层进”式结构、“引议联结”式结构、“起承转合”式结构。
考向一 议论文之“总分总”式结构
议论文的“总分总”结构主要包括“总—分”“分—总”和“总—分—总”三种形式,这种结构就论证层次之间的关系来看,要么先总说后分说,要么先分说后总说,要么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是最多见的。这种结构形式,在“总”与“分”之间常见明显“放”的语言标志,而在“分”与“总”之间又多有明显“收”的语言标志。
[模式图解]
典 例 (2018·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原题见专题十六【考题展示】 【范文解读】
与新时代相约2035
湖南一考生
“世界上的等待有千万种,最好的那种叫做来日可期。”大江东去,万物更迭,时代之潮波涛不息,2035的你们拥有的便是那来日可期的新时代。
时光如梦,岁月如梭。自千禧之年至今,我们与新中国同生同长,见证了新时代的伊始:国粹古风重扬,科技之力崛起,和平如接天云涛,浮现四海。
2035启新纪,你我共进文化新时代。2035年,国粹古风可能登上了时代的光明台:京剧、昆曲如百花齐放;古筝、扬琴如遍地生莲。其实在2018年,文化繁荣已经初显:文化综艺《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令无数国民重拾书本,沉浸其中;汉服唐装逐渐成为时尚潮流;民间工艺日渐受人喜爱。这些,皆是文化新时代兴起的象征。它们如同星火,点燃了整个华夏的激情。
教案学案
新课程改革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高分必备
文化,是一国之魂,是一民族之魂。而文化广泛传播的背后,是科技新时代强大的支持。 2035启新纪,你我共进科技新时代。2035年,科技发达,与一切完美融合。人工智能走进千家万户,为人类服务;机械臂在流水线上急速而精准地操作着,生产出一件又一件产品。科技之力深入各个角落,用它那独特的新时代之涛,拍打着九州大地。时光回溯,2018年,机器人索菲亚获得沙特阿拉伯公民身份;百度总裁李彦宏亲自体验无人驾驶,完成了“九曲十八弯”的高难动作。这些,皆见证了科技新时代的新面貌,见证了这黄金时代的锋芒。
科技强,则国强。中国科技新时代洪波涌起,则华夏黄金时代霞光万丈。中国,自古以来便爱好和平,为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35启新纪,你我共进和平发展新时代。2017至2018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朝核会议斡旋;巴黎气候大会多方调停;荷兰53国核峰会中国率先表态,彰显大国担当。而在2035年中国将率先完成减排任务,为环保做出贡献。
2035年,是文化新时代、科技新时代与和平新时代所共同构成的黄金时代。这是一个属于你我的时代,一个来日可期的时代。前人言:“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勉励,共同盼望那黄金时代,让它更加夺目,焕发出独属于它的万丈神光。
与新时代相约,我们共进2035。 【范文解构】
【应用解读】
文章采用总分总式结构展开议论,使议论全面,条理清晰。总分总式结构展开议论的方法要求围绕一个观点在同一层面上,从不同角度展开议论,不同角度之间为并列关系,平行展开,互不交叉。考生开篇先用引用论证,指出2035是一个来日可期的新时代,然后从三个方面采用分论点去论证。分别从文化、科技、和平三个方面引导读者展望2035的可喜场景。难能可贵的是,考生过渡巧妙,如第四段从文化过渡到科技;第六段从科技过渡到和平,
教案学案
新课程改革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高分必备
随手拈来,衔接自然。
考向二 议论文之“层进”式结构
“层进”式结构,顾名思义,就是要层层递进,一般说来,要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层次。写作时先亮出中心论点,然后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个层次进行论证,或者将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分论点进行论证,最后总结论点,这就是“层进式结构”。这种结构较并列式结构更易于深入论述论点,符合人们由浅入深认识问题的规律。这种结构模式要求文章各段落、各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递进,次序不能颠倒,能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地论述观点。
教案学案
新课程改革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高分必备
[模式图解]
典 例 (2018·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立意指导】 作文题目为材料作文。材料,直面当下,关注社会,关注时代。作文材料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阐释传统的浙江精神,第二段阐释传承中的浙江故事和精神,第三段引导高考学子思考浙江精神,考生要谈出自己的体验和思考。材料从过去讲到现在,浙江精神也有一个传承发展的过程,考生可以认同浙江精神中已有的宝贵品质,也可以结合时代阐释当代青年应该具备的浙江精神。
真正要把这个作文题写得深刻,难度较大,如果没有时代主人翁的意识,不关注浙江的人文、科技、环境等多方面,就很难归纳出这一地域性群体身上具有的某种精神,就写不出有思想深度的作文。这也提示我们的学生,要把自己融入社会,观察社会的变化,参与社会的变革,做一个有时代感的新青年。
【范文解读】
继往开来浙江人
一考生
滔滔钱塘水,自富春江奔腾而下,浩浩汤汤,滋养了浙江的土地,孕育了浙江的文化,培育了浙江的人才。
教案学案
新课程改革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高分必备
浙江文化历史悠久。早在七千年前,余姚的河姆渡就已燃烧着文明的火苗。从河姆渡遗迹来看,那时的人们便已开始群居生活,参与祭祀,并且人与人之间存在阶级区分。虽然当时的文化难免失之粗砺,失之野蛮,但正是自那时起,浙江人开启了摆脫蒙昧的征程,浙江文化开始自我成长。
浙江人才辈出,浙江文化底蕴深厚。从古至今,浙江代有才人出。一代宗师王阳明,跳出程朱理学框架,独创心学,提出“知行合一”的伟大思想,并身体力行,以文人之躯带兵平叛,救万民于战火,后亲自传道授业,给浙江后人留下无数财富。明朝学者黄宗羲,年轻时进京,持续连刺魏忠贤残党十余人,明灭后投身学术,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为浙江后人树立榜样!
浙江人才自有风度,自有浙江风骨。“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是范仲淹评价浙江名士严子陵时所语,诚哉斯言。朱舜水抗清无果后远渡日本,将所学所知倾囊相授,以己之力开启德川家康时代中日数百年友谊,展现了舍己为国的风度;风雨不倒的天一阁,藏书播惠九州,书写了浙江尚德求知的风度;宁波帮商海打拼,谱写了浙江人诚信为本的风骨……浙江人在浙江文化的熏陶下,书写了浙江的传奇!
今天的浙江,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时代浙江精神。互联网时代下,浙江最早流行移动支付,使日常生活更便捷,浙江最早普及“互联网+”创业,带动经济发展……毋庸多言,浙江精神支撑着浙江人,浙江人带动浙江飞速发展,引领时代潮流走在时代前列。浙江文化随着浙江人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自我创新,给新时代的浙江人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
作为浙江学子,我为自己的故乡有如此文化,为先辈有如此风骨感到深深自豪。而作为新时代的浙江人,我们也当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继往开来的浙江人,不负历史悠久的故乡,不负蒸蒸日上的祖国,不负日新月异的时代,必将于今天,书写新的传奇!书写新的文化!
正是这继往开来的浙江精神撑起浙江人民不败的雄姿! 【范文解构】
教案学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