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圆柱的表面积》教案
张荣海
七方小学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21——22页例题及相关练习题。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探索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良好的推理能力。
3、能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圆柱表面积计算的公式,并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表面积。 四、教学难点:
推导圆柱表面积计算的公式。 五、教法要素:
1、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展开图。制作过圆柱模型的经验。 2、原型:若干圆柱模型,厨师帽子。 3、探究的问题:
(1)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
(2)展开后的圆柱侧面的各部分和展开前的有什么联系 (3)如何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4)如何灵活运用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
圆柱的相关认识(2个底圆,无数条高等) (2)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启发思考讨论:
圆柱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圆柱表面积应怎样计算
学生讨论并汇报: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2、知识迁移,动手操作:
可以先让学生想像:“圆柱的表面展开后是什么样的”然后让学生将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看一看展开的面是哪几部分组成的,把它们标出来,使学生了解到圆柱的表面是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的,(板书: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3、实践操作,分析推理:
提出问题:“计算圆柱的表面积重点是要求出那个面的面积”“你会计算圆柱的圆柱的侧面积吗”让学生自主探索,交流,让学生利用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观察思考“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实际上就是计算什么”“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相当于的圆柱的什么”把这些问题交流好,再引导学生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板书: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4、全班交流,公式归纳
师引导学生总结:刚才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圆柱的表面积和侧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师板书计算公式。
5、运用公式,演绎规律:
出示例4,先让学生读题,找出条件,并说说实际是求什么问题。让学生想像(或实际操作)圆柱形厨师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独立进行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计算步骤比较多,教师应注意组织学生反馈、交流。使学生明确每个步骤是计算什么,用到了什么条件,及时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及时纠正。
在取结果的近似值时,师要说明实际使用的材料往往都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所以这里不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而是用“进一法”取近似值。并说明“四舍五入法”只是一般的取近似值的方法,怎样取近似值要根据具体问题来确定。
(3)知识运用。
22页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后可将它与例4比较:同样是求表面积,为什么这题要求侧面和两个底面的面积之和,而例4求侧面和一个底面的面积之和使学生明确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求表面积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计算哪些面的面积之和。
教师还可以举出一些圆柱形实物:有的只有侧面;有的只有侧面和一个底面;有的有侧面和两个底面,让学生分别说出,在计算它们的表面积时,要计算哪些面的面积之和。通过这种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公式计算表面积的能力。
教学板书
圆柱的表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