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五凌 管理思想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3:55: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迫全面停工,当时整个工程完成不到40%。 为了拯救这个瘫痪的工程,湖南省政府经过多次论证,最后将复建任务交给具有丰富水电建设管理经验的五凌公司。1999年11月11日,五凌公司全面接管近尾洲工程。2002年9月15日整体工程通过竣工安全鉴定和竣工质量鉴定。 据近尾洲电厂员工回忆,当时近尾洲工地满目疮痍,机坑是成千上万锈迹斑斑的结构钢筋,施工人员一根根地除锈;2亿多元的机电设备露天放置达两年之久。工程投资近8亿元,几乎没有资本金,而累计拖欠的施工、设计、材料等各项费用达5200多万元,每年还要支付奥地利3000多万元的贷款利息。 尽管如此,五凌公司还是把这一工程承担下来,接收后一年内即实现了首台机组投产发电、两年内基本完成了工程竣工安全鉴定,同时探索出了全新的电厂管理模式。 近几年,近尾洲电厂历年累计上缴税收超过6000万元,其中直接上缴到衡南县的税收占80%左右,是当地重要的税收来源,不但解决了当地政府的一块心病,挽回了停工造成的巨额经济损失,还成为地方的一大财源。

作为国有企业,五凌公司在面对国家需要的时候,在面对政府难题的时候,选择的是承担责任和知难而上,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维护湖南省引进外资的形象,体现了国有企业应有的品格,显示出了五凌人极高的社会责任意识。 1100万元筑万米长堤 保护“里耶秦简”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龙山县里耶镇地处湘西自治州西北边陲。2002年上半年,在里耶镇库区防护工程建设中,发掘出了距今数千年的乘法口诀和数以万计的竹简,是我国迄今为止挖掘出的记载最全面、年代最久远的简牍,为我国文物考古史上罕见。 里耶秦简的发现和挖掘得到了国家和湖南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提出了“死守必保,两全两利”的方针。设计中的里耶镇防洪堤纵穿里耶古城,为保护文物挖掘和古城开发,原经古城的防洪设计方案被更改,需外移古城段防洪堤,以避开古城,并对古城进行防洪保护。 五凌公司高度重视里耶秦简保护工作,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克服施工难度大、工期紧(2002年底设计方案出台,2003年9月水库蓄水)的困难,追加投资1100多万元,修建了古城护城堤,将里耶古镇保护起来,在蓄水前完成了防护工程建设,为保护好世界文化遗产做出了贡献,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里耶镇的地位也因此得到了提升。 五凌“三为”文化理念中的首要一条就是“为社会繁荣创造财富”,这就决定了五凌在面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选择时,首先选择社会效益,选择国家利益。这已经成为五凌公司的不懈坚持。

保靖从倒数第一到名列湘西州前列 为地方经济注入活力

在2000年碗米坡电站刚刚修建之时,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到处破破烂烂,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没有几座像样的楼房。当时的保靖县经济水平居湘西州倒数第一,是国家级贫困县,而碗米坡则是保靖贫困乡之最。2000年8月,碗米坡电站建设的炮声,使酉水两岸的人们笑了,碗米坡开始告别贫困。2004年2月13日首台机组发电,5月20日第二台机组发电,8月11日第三台机组发电。至此,总投资20亿元,湘西州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顺利竣工。

“碗米坡电站的建成给这个县城带来了历史性变化,是保靖超常发展的里程碑。”当地人说。

说起变化,碗米坡人最为自豪的是有了自己的致富路——湘西第一条通往乡镇的水泥路。

“过去交通不便,再好的资源也无法开发。如今石头也成了宝,我们把它艺术加工后,

销往四面八方。”当地人说。其实在当地,树根也成了艺术品。路通了,信息自然就多了,见识也多了,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商业意识越来越浓,农民搞起艺术也成了产业。 电站建成后,从碗米坡至四川秀山100多公里水路被渠化,数不清的暗礁险滩沉落河底。河道宽了,水路好跑了,很多人都买了快艇跑客运。“今天,人们行的是太平船,走的是黄金道。”当地人这样说。

高峡出平湖,碧水绕青山。以前的山民变成了渔民,伐木垦山变成了养鱼捞虾,整个库区成了巨大的网箱养鱼场。网箱养鱼已成移民向水面要良田的一个支柱产业。

碗米坡电站建成后,山门打开了,丰富的山区资源得到了开发。山上第一次将野生青蒿变为大面积种植,山腰第一次将木并柑变为支柱产业,山下第一次建成大规模蔬菜基地。 原保靖县县长助理、重点工程办公室副主任罗小武说:“因为碗米坡电站是湘西自治州盼了50年的重点工程。电站开工以后,对县域经济拉动比较大。招商引资每年都以上亿元的速度增长,运输业、建筑业都得到了发展。县城基本上实现亮化、硬化、绿化。所有的老城区全部改造成新城。对建设新农村、发展小城镇也起到了推动作用。所有这些变化,都得益于重点工程的拉动。”

据悉,2005年底,保靖县国民生产总值由2001年的6.5亿元增加到12.3亿元,年均增长11.4%;财税收入由3817万元增加到1.13亿元,年均增长31.2%,增长速度居全州前列;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占建国以来全县投资总额的65.4%。碗米坡水电站、复兴22万伏输变电站等重大项目的建成使用,极大地增强了保靖县经济的发展后劲。全县工业总产值达13亿元,比2001年翻了一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亿元,是2001年的2.6倍,初步形成了矿产、食品、电力、陶瓷、化工五大支柱产业。一个新型的工业化县城正在兴起。 在记者走过的每个电站,都听到来自当地百姓和政府类似的声音。沅水流域流经的湘西、黔东南地区是我国中西部边远山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电站的建设,像打开一扇门,使封闭的山区和外面的世界快速地联系起来,观念碰撞、信息对接和资金流动,地方经济因此活了起来。

为移民铺就“致富路”

变“搬迁式移民”为“开发式移民”

三板溪水电站的建设给黔东南地区苗寨侗乡原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冲击。 三板溪水电站以及库区所在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一个苗族侗族民族聚集区,由于历史及地域的原因,长期以来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原生民族人文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但生产和生活方式比较落后。

记者在三板溪了解到,三板溪库区淹没涉及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黎平、剑河和台江4个县的19个乡镇,迁移人口45242人,其中包括1座县城、7个集镇要整体搬迁,还要修建196.2公里移民专项公路及22座大中桥梁。 参加三板溪工程复建和移民工作的易子翔对记者说,三板溪库区原来有一条连接贵州省锦屏、剑河两县的老公路,路面坑坑洼洼,电站的兴建使这条公路的100余公里路段从库底移至山端,平均升高达100余米。依水电工程管理常规,移民及移民复建工程由业主委托地方政府组织实施,但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工程进展十分缓慢。五凌公司大胆接手三板溪库区复建公路工程,等于是反包过来。规划中的展锦复建公路全长106.27公里,其中要建设10座特大桥。公路修建在海拔475米以上,一路要经过尖峰险谷,悬崖峭壁。三板溪库区的苗族、侗族都习惯于居住在半山腰,复建后的展锦公路要经过31个村寨,6个乡,1个集镇。有的村寨路修通了之后,村民跪下来感谢五凌人,是五凌人改变了他们祖祖辈辈在半山腰上的生活。

记者一行乘船行进在三板溪库区,看见复建后的展锦公路,蜿蜒曲折,似一条长长的飘

带飘浮在群山之间。连接公路的10座特大桥一忽儿从头顶掠过,一忽儿又隐现山间,颇为壮观。展锦公路从原来一条凹凸不平的乡村公路,升级为宽阔平坦的省道,为地方人民带来了致富的通道,当地人称它为“致富路”。

目前三板溪库区已成为黔东南地区民族风情与乡村旅游线路上的重要旅游景区。库区形成的湖被当地人称为“仰阿莎湖”,为苗语“水边的小姑娘”的意思。湖区形成了一个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的“山水生态园”。而且库区还将建设环湖公路,在黔东南州的旅游规划中,仰阿莎湖将被打造成集民族历史文化村寨、避暑、探险、水上运动、航渡、生态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公路的建设打通了旅游线路的脉胳。

三板溪库区惟一需要整体搬迁的县城是剑河县,走在剑河老城的街头,记者看到,绝大多数的建筑物都是1960-1980年代的,有的甚至是1940-1950年代的建筑。这座城市似乎还停留在二十世纪的时空里,与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显得格格不入。

而剑河新县城正按照《剑河新县城总体规划》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记者在剑河新县城看到,极具苗侗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已初具规模。县域经济也将以“旅游促进、城镇带动、投资拉动、文明推动”“四轮驱动”发展前行。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委书记廖少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三板溪电站的建设已成为所在县实施“水电兴县”、“旅游强县”等重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望成为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历史契机。这种开发式移民改变了过去简单的搬迁式移民的方式,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给百姓带来致富的渠道。

每个电厂、每个库区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都有讲不完的故事,都凝结着五凌人的精心谋划和巨大付出。五凌公司副总经理顾正兴提供给记者的一组数据显示,近年来,五凌公司已建和在建电厂移民款项共计105亿元,其中追加的资金有25亿元。这25亿元都是五凌公司靠创新管理和增收节支从自己手里省下来,再反哺给库区移民的。 是五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致力于国家和社会经济持续进步的理念,使他们选择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多地营造了社会效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水几于道,也许这就是似水性格的五凌之道。

--------------------------------------------------------------------------------

畅 水

--------------------------------------------------------------------------------

记者:王彧记者:王晓红记者:车海刚记者:徐伟 ——看五凌电力有限公司如何大手笔改写沅水千年自然通航历史 湖南素称“芙蓉国”,水运条件得天独厚。随着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富民强省”战略的提出,湖南打造立体交通网络的决心已经明确。和公路、铁路、航空等相比,航运以其价格低、污染小、不受地理环境约束等特点而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湖南全省共有大小通航河流285条,通航里程达10041公里,形成了以洞庭湖为中心,湘、资、沅、澧四水及其主要支流为脉络的水上“黄金走廊”。四水中流程最长的沅水穿越湘黔川鄂四省,是连接湖广和巴蜀的一条重要水道。这里山高坡陡,水路成为山民出行的首选,所以沅水航运自古繁忙,沅水流域百姓既享尽水运发达带来的繁荣,也饱尝了水运艰难造成的痛苦。自1990年代中期,五凌公司对沅水进行综合开发,实现千里航道渠化,沅水航运才有了根本改观,摆脱了自然通航历史,开始了大航运时代。目前,沅水已经成为湖南航运的黄金水道。 ■“十一五”蓝图中国行·湖南企业篇

“五凌之路”大型系列专题报道之三·航运篇 ■本报记者 徐伟 王晓红 车海刚 王彧 沅水今昔行路大不同 每天凌晨,座落在常德市沿江大道的常德客运港从沉睡中醒来。伴随着沅水江面船舶的汽笛长鸣,78岁的田老伯信步走到常德沅江大堤。

这位退休了十几年的码头工人,几乎每天早晨都要到码头走走。近几十年来,田老伯见证了沅水航运的兴衰。几十年前,他凭着一支竹排从湘西行驶到常德,并在常德安家立业,落叶生根。几十年后,他看着码头一天天变得漂亮,河面一天天变得平缓宽阔,心中油然而生一种快意。 在他看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既然生在江边,因水而兴,那么江面就应该千帆竞发,黄金水道就应该“流金淌银”。 但是沅水的历史却告诉他,环境的闭塞和交通的不便,曾使沅水流域的百姓断送了致富的美好梦想。在地处沅水上游的湘西大山里,居住着汉、苗、侗、土等22个少数民族,偏远闭塞的环境,使这里的百姓祖祖辈辈穷困潦倒,他们和外界的唯一联系就是一条沅水,但是沅水的九滩十八湾过于凶险,湘西百姓做梦都在盼望改变沅水航运状况,实现他们走出大山、走向富裕、走向文明的梦想?? 1987年,五凌公司的前身——湖南五强溪水电工程建设公司诞生在沅水之滨,公司奉行“三为”理念,以开发沅水为己任,把与社会各界共享企业发展成果作为自己的梦想,用自己的行动将“光明社会,动力人生”的追求付诸实践。 当五凌人的梦想和湘西百姓的梦想在沅水碰撞以后,创造的火花被激活,双方共同改写了沅水千年航运现状,实现了沅水航运的历史性跨越,谱写了一曲“中国人当自强”的辉煌篇章。

湖南的四条大河中,数沅水航运历史最为悠久。早在汽车和公路在湘西出现之前,沅水一直承担湘黔之间水上交通大动脉的重任,东连江浙,西通巴蜀,千百年来沅水在湘西的千山万壑中不停地演绎着时而波澜不兴、时而浊浪排空的航运乐章,哺育了勤劳淳朴的各族人民,也孕育了瑰丽神秘的边城文化。当年沈从文就是坐着纤夫挽的木船,沿沅水走出了湘西的层叠大山,以隽永清淡的笔墨向世人推介凤凰、茶峒等湘西小镇的如画风景和独特风情。 在自然通航时代,沅水航运的凶险在中国航运史上数一数二。沅水流域滩多水急,素有九滩十八湾之称,曾无情地吞噬了无数船只,埋葬了许多生命。“脚踏石头手扒沙,当牛做马把船拉,一步一鞭一把泪,恨得要把天地砸。”千百年来,沅水纤夫的怨愤,和着崖壁间锈迹斑斑的寡妇链的悲号,回荡在两岸的山峰上,可是回应他们的只有无奈的哗哗流水声。 祖祖辈辈生活在沅水岸边的五强溪镇大坝酒家老板唐栋生指着五强溪水库说:“这里就是著名的鬼门关——青浪滩所在地,过去,这里的十里长滩令人闻名丧胆。当年航行在沅水上的多为木制‘浦市船’,触礁易散,小时候经常看见上面滩头上船只触礁翻船。遇到翻船,我和哥哥跟着父亲赶紧划船过去,帮忙拢落水的货物,最后船老板总会给我们一些酬劳,我们家就是靠这种职业养大了我们弟兄5个。”

沅水闻名的寡妇链在青浪滩中最险的瓮子洞滩崖壁上,这里有一座不高的小山,临江一面如刀削斧劈,绵延数里,沅水至此受阻,陡缩成瓮口,水流湍急,白浪滔天,声如瓮响。当年行船至此,全靠纤夫手抓石隙,肩拉纤绳,挪移向前,稍不留神就可能被猛烈的江风从石壁卷走,纤夫在此丧命者不计其数。自从在瓮子洞滩北岸的悬崖峭壁上镶嵌了一条连绵数里的铁链后,过往的纤夫才得以勉强渡过险滩。

寡妇链出自何人之手?起自何时?这些已经无人能够说得清楚。但它的存在见证了当年沅水航运的艰难。在沅水支流酉水岸边的老纤夫向世武家里,我们见到了尘封已久的纤绳,老向说如今再也不需要它了,但是他要留下它,让子孙后代们记住沅水沉重的历史。

搜索更多关于: 五凌 管理思想 的文档
五凌 管理思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zxmd10m1y9kcek7h0xc_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