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数与因数》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辨识自然数、整数和小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3、通过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过程,使学生在探究交流中加深对倍数和因数的认识。 4、结合教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 难点: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准备】
《倍数与因数》名师课件;《倍数与因数》随堂小测 【教学过程】
(一)观图激趣、设疑导入 出示课件的第一张幻灯片。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数的世界里,我们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请同学们观察这些数,根据它们的特征可以怎样分类呢?
引导学生回忆自然数、整数等概念,对课件上的数进行分类。 生:0.36、12.891、45.68、3.02是小数。
生:58、1023、17、56、37是自然数或者说是整数 。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今天我们今天这节课继续来认识数,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板书:因数与倍数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的第二张幻灯片。
师:运动会上两个班同学分别排出下面两种队形,算一算两班各有多少人? 生:9×4=36 生:5×7=35
师:在乘法9×4=36中,9和4是什么数?20是什么数?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教师给出概念:36是4和9的倍数,4和9是20的因数。 (板书: 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
教师强调“倍数与因数的依存关系”,巧借“儿子与爸爸” 理解“因数和倍数”关系。
第 1 页 (共 4 页)
师:大家认识因数与倍数的关系了吗?在25×3=75 、20×5=100这两个式子中谁是因数,谁是倍数?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交流结果。 老师对学生汇报给予适当的评价。 老师课件出示答案。
在什么样的算式里的数才会有倍数和因数的关系?你能举个例子吗? 2、出示课件的第五张幻灯片。
判断:在2×1.3=2.6中,2.6是2和1.3的倍数,1.3和2是2.6的因数,这样说对吗? 学生讨论中。
教师说明:我们只在非零自然数范围内研究倍数与因数,即倍数和因数都是自然数。 3、探究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 出示课件的第五张幻灯片。
师:下面哪些数是7的倍数?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讨论,每个学生都要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 老师课件演示判断7的倍数的方法。
师:上面两种方法哪种方法更简单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讨论,每个学生都要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
老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回答,使学生逐渐认清两种方法的区别,帮学生把话说清楚。 生:方法一更简单,除得尽是因数倍数关系,除不尽就不是因数倍数关系。 生:方法二必须想几乘7得这个数,大数要试好几次。 师:这位同学说得好不好? 生:好!
师:以后大家会不会判断一个数的倍数了吗? 生:会!
师:大家会写出100以内所有7的倍数?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讨论,每个学生都要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
第 2 页 (共 4 页)
生:7×1=7、7×2=14、7×3=21、7×4=28……一直乘到积非常接近100,但比100小为止。
4、认识倍数和因数的特点。
师:大家能写出6的所有倍数吗?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讨论,每个学生都要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
生:6×1=6、6×2=12、6×3=18、6×4=24……因为数有无限大,乘不完,倍数也有无数个,只能写出规律来之后用省略号。 生:6的倍数:6、12、18、24……
师:同桌之间说一说: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
生:一个数的倍数的有无数个,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师:大家能写出6的所有因数吗?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讨论,每个学生都要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
生:6×1=6、2×3=6。因为没有两个数的积是6了,所以6的所有因数就是:1、2、3、6。
生:6的因数:1、2、3、6。
师:同桌说一说: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生: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它本身。 师:同学们总结得相当不错,下面我们做一些练习吧! (三)课堂练习
(1)打开课件习题,检验大家的学习成果。
(2)拿出,做《倍数与因数》随堂小测。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
【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整节课中,教师始终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充分的动口、
第 3 页 (共 4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