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创新设计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强颜(qiánɡ) 曩者(nǎnɡ) ..愠色(yùn) .B.列观(ɡuàn) .盆缶(fǒu) .C.惨怛(dá) .蝉蜕(tuì) .D.俾倪(pì) .
累百世(lěi) .
瑕疵(xiá) .刎颈(jìnɡ) .濯淖(nào) .枯槁(ɡāo) .馁虎(něi) .
譬若(pì) 自刭(jǐnɡ) ..
解析:A项,“强”应读qiǎnɡ;B项, “颈”应读jǐnɡ;C项, “槁”应读ɡǎo 。 答案:D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人穷则反本 B.屈平既绌 C.侯生摄敝衣冠 D.直上载公子上坐 解析:A项, “反”通“返”;B项, “绌”通“黜”;D项, “坐”通“座”。 答案:C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度道里会遇之礼毕 度:估计 .B.引赵使者蔺相如 .D.今者出,未辞也 .
引:拉 信:相信 辞:推辞
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
解析:B项,引:延请;C项,信:诚信;D项,辞:告辞。 答案:A
4.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仆以口语遇之礼毕 .A.
教以慎于接物 . 以勇气闻于诸侯 .B.
而君幸于赵王 . 相如因持璧却立 .C.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乃设九宾礼于廷 .D.
乃谢客就车 .
解析:D项,副词,就。A项,介词,因为/介词,拿,用项介词,在/介词,被;C项,副词,趁机/介词,通过,经由。 答案:D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且庸人尚羞之 .A.臣请完璧归赵 .B.大王必欲急臣 .
C.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D.短屈原于顷襄王 .
解析:C项和例句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分别是:以……为先;以……为羞。A项和B项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分别是:使……完整;使……急,逼迫。D项为形容词作动词,诋毁。 答案:C
6.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B.求人可使报秦者 C.会于西河外渑池
D.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解析:B项为定语后置句,A、C、D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 答案:B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0题。
苏秦为赵合从,说楚威王曰: “楚,天下之强国也;大王,天下之贤王也。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夫以楚之强与大王之贤,天下莫能当也。今乃欲西面而事秦,则诸侯莫不北面而朝于章台之下矣!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故为王至计,莫如从亲以孤秦。.大王不从亲,秦必起两军:一军出武关,一军下黔中。若此,则鄢、郢动矣!臣闻治之其未乱,为之其未有也。患至而后忧之,则无及已!故愿大王之早计之。”
“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令山东之国,奉四时之献,以承大王之明制;委社稷宗庙,练士厉兵,在大王之所用之。大王诚能听臣之愚计,则韩魏齐燕赵卫之妙音美人,必充后宫矣;赵代良马,必实于外厩。故从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今释霸王之业,而有事人之名,臣窃为大王不取也!” .
“夫秦,虎狼之国也,有吞天下之心。秦,天下之仇雠也,横人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事秦,此所谓养仇而奉雠者也。夫为人臣而割其主之地,以外交强虎狼之秦,以侵天下,卒有秦患,不顾其祸。夫外挟强秦之威,以内劫其主,以求割地,大逆不忠,无过此者。故从亲,则诸侯割地以事楚;横合,则楚割地以事秦。此两策者,相去远矣,有亿兆之数!两者大王何居焉?故弊邑赵王,使臣效愚计,奉明约,在大王命之!” .
楚王曰: “寡人之国,西与秦接境,秦有举巴蜀并汉中之心。秦,虎狼之国,不可亲也。而韩魏迫于秦患,不可与深谋,恐反以入于秦,故谋未发而国已危矣。寡人自料,以楚当秦,未见胜焉;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今君欲一天下,安诸侯,存危国,寡人谨奉社稷以从。”
(选自《战国策·楚策》)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秦之所害于天下 害:妨碍 .B.横成则秦帝 .C.必实于外厩 .D.在大王命之 .
帝:称帝 实:充满 命:裁断
解析:原句“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中“害”应解释为“担忧、害怕”。 答案:A
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苏秦向楚王言“合纵之利”的一组是 ( )
①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 ②从合则楚王 ③患至而后忧之,则无及已 ④韩魏齐燕赵卫之妙音美人,必充后宫矣 ⑤从亲,则诸侯割地以事楚 ⑥以楚当秦,未见胜焉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解析:题目要求选出全都表现苏秦向楚王陈述“合纵之利”的一组,第①句说明秦楚两国国力的此消彼长,第③句说明不合纵的坏处,第⑥句是楚王自言,排除此三项,故选D项。 答案:D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苏秦奉赵王之命游说楚王合纵,他指出楚王是贤君,楚国国力雄厚,有称霸天下的资本,为楚王最终同意合纵奠定了基础。
B.苏秦的游说,打动了楚王。楚王推心置腹,表白早就看透秦国的侵略性,但韩魏等国畏秦,不敢与楚合纵,故一拖至今。
C.苏秦告诉楚王如不搞合纵,秦国必会出兵攻楚,造成楚国国内震动,国君还会遭受主张以地事秦的臣子的威胁,后果严重。
D.苏秦指出秦国视楚国为最大对手,秦楚两国的国力此消彼长,两国不能和平共处,而合纵可以孤立秦国壮大楚国的力量。 解析:选项错在“不敢与楚合纵”一句上,原文的表达是“不可与深谋,恐反以入于秦”,意思是说“不能和他们深入地谋划合作,恐怕反会投入秦国的怀抱”。 答案:B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闻治之其未乱,为之其未有也。
译文: (2)今君欲一天下,安诸侯,存危国,寡人谨奉社稷以从。
译文: 答案:(1)我听说:平定天下,在它还未混乱时就要着手,做一件事在未开始时就要做好准备。 (2)现在您想统一天下,安定诸侯,拯救危国,我完全同意参加合纵联盟。
【参考译文】
苏秦为赵国组织合纵联盟,去游说楚威王,说,“楚国是天下的强国;大王是天下的贤王。全国土地方圆5 000里,战士百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粮食可供十年,这是建立霸业的资本!凭楚国这样强大与大王这样贤能,真是天下无敌。可现在您却打算听命于秦国,那么诸侯必不会入朝楚国的章台了!秦国最引以为忧的莫过于楚国,楚国强盛则秦国削弱,楚国衰弱则秦国强大,楚、秦两国势不两立。所以为大王考虑,不如六国结成合纵联盟来孤立秦国。大王如果不组织六国合纵联盟,秦国必然会从两路进军:一路出武关,一路下汉中。这样,楚都鄢、郢必然会引起震动!我听说:平定天下,在它还未混乱时就要着手,做一件事在未开始时就要做好准备。祸患临头,然后才去发愁,那就来不及了!所以,我希望大王及早谋划。”
“大王您若真能听取我的意见,我可以让山东各国四时都来进贡,奉行大王诏令;将国家、宗庙都委托给楚国,还训练士兵,任大王使用。大王真能听从我的愚计,那么,韩、魏、齐、燕、赵、卫各国的歌女、美人必定会充满您的后宫,赵国、代郡的良马一定会充满您的马厩。因此,合纵联盟成功,楚国就可以称王,连横联盟成功,秦国就会称帝。现在您放弃称王、称霸的大业,反而落个‘侍奉别人’的恶名,我私下实在不敢赞许大王的做法。”
“秦国贪狠暴戾如同虎狼,有吞并六国的野心。秦国是诸侯的仇敌,而主张连横的人却想以割让诸侯土地去讨好秦国,这实在是所谓‘奉养仇敌’的做法。作为人臣,以损失自己国家的领土为代价,交结强暴如虎狼的秦国,还去侵略诸侯,最终会招来严重的祸患。至于对外依靠强秦的威势,对内胁迫自己的国君,丧失国土,这又是人臣的大逆不道、为国不忠。所以,合纵联盟成功,诸侯就会割地听从楚国;连横阵线成功,楚国就得割地听从秦国。合纵与连横这两种谋略,相差十万八千里!对此大王到底如何取舍呢?因此,敝国国君赵王特派我献此愚计,想共同遵守盟约,这在于您如何决定!”
楚王说: “我的国家,西边与秦国相接,秦国有夺取巴蜀,吞并汉中的野心。秦国贪狠暴戾如同虎狼,不可能和它友好。而韩、魏两国迫于秦国的威胁,又不能和他们深入地谋划合作,如果和他们深谋,恐怕他们反会投入秦国的怀抱,这样,计谋还没有付诸实行,楚国就会大祸临头。我自己考虑,单凭楚国来对抗秦国,未必能够取得胜利;与群臣的谋划,也没法依靠。我寝食不安,心神不定,如旗子飘荡不止,终无所托。现在您想统一天下,安定诸侯,拯救危国,我完全同意参加合纵联盟。”
三、语言运用
11.把下面的句子的序号填在语段中的横线上,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 “花香蜂采蜜,辛苦为谁忙。” 。这时也是养蜂人最头疼的时候。 ①一朵花儿就是一个蜜疙瘩,太阳一晒,香气四溢,香得蜜蜂没有喘息的工夫。 ②枣花为什么香得那么浓,香得那么远,就是含的蜜太多了。 ③特别是雨过天晴,那蜜都快流出来了。 答案:②③①
12.说话讲究措词文雅是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请参照以下示例,把适当的谦敬语和安慰语填在句子的横线上。
示例:有尊贵的客人来了,可以说“欢迎您的到来”,也可以说“恭迎大驾光临”。
(1)有身份的朋友来时,为了表示高兴,可以说“你来了,为我脸上添了光”,也可以说“您的到来,让我 ”。 (2)看望有丧事的朋友,可以安慰说“你别太难过了”,也可以说: “ ”。 答案:(1)蓬荜生辉 (2)节哀顺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