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第1节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测试新新人教115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8:41:1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7.【答案】庐山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南方地区自然环境(位置、地形、气候)的相关知识。李白曾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江西著名景区庐山瀑布的壮观情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著名的庐山瀑布。故答案为庐山。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南方地区自然环境(位置、地形、气候)的知识,主要考查我国江西省的著名旅游景点,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18.【答案】水田;水稻

【解析】【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湿润区,这里降水丰沛,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点评】本题考查了我国的地理概况,结合图示解答即可。

三、综合题

19.【答案】(1)秦岭;淮河;青藏;东;南 (2)长江中下游;东南;云贵;四川;紫色

【解析】【分析】(1)从图中看出,我国南方地区位于A秦岭﹣B淮河线以南,C青藏高原以东,其东临D东海,E南海;(2)从图中看出,南方地区包括的地形区有①长江中下游平原、②东南丘陵、③云贵高原和④四川盆地,其中四川盆地地表多出露紫红色砂页岩,所以有“紫色盆地”之称.故答案为:(1)秦岭;淮河;青藏;东;南;(2)长江中下游;东南;云贵;四川;紫色.

【点评】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三大部分,面积约占全国的1/4,人口约占全国的55%. 20.【答案】(1)青藏高原;东海;南海 (2)低;丰富;高温多雨;温暖湿润 (3)常绿;红;红土地 (4)水田

【解析】【分析】解:(1)从图中看出,南方地区位于A 青藏高原以东,东面濒临B东海和黄海,南面濒临C南海;(2)我国南方地区纬度较低,位于季风气候区,年降水丰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3)由于南方地区水热充足,这里植被常绿;长江以南的广大丘陵,红壤广布,有机质少,酸性强,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4)南方地区年降水量丰富,其农业类型是水田农业区.故答案为:(1)青藏高原;东海;南海;(2)低;丰富;高温多雨;温暖湿润;(3)

常绿;红;红土地;(4)水田.

【点评】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三大部分,面积约占全国的1/4,人口约占全国的55%. 21.【答案】(1)0 (2)1 (3)1 (4)0 (5)0

【解析】【分析】(1)从长江流域的城市武汉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看出,长江流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应该温和湿润,故原叙述错误;(2)从长江流域图看出,A河段是荆江河段,特别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从上游带来的泥沙到荆江河段后,流速变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形成“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的景观,故原叙述正确;(3)长江沿江地带沟通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起到了纽带的作用,构成了“H”格局,故原叙述正确;(4)长江的上游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应发展水电业,中游地区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适于发展旅游业;中下游地势低平,河网稠密,适于发展淡水养殖业和航运业,故原叙述错误;(5)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的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故原叙述错误。故答案为:(1)×;(2)√;(3)√;(4)×;(5)×。

【点评】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区,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湖北宜昌以上为长江上游,宜昌至江西湖口为长江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长江流域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第1节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测试新新人教11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09ji01fd44m0xd0pw4b4c2db011w500mao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