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解读寓意 ——《人生寓言》课堂实录
一、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以简洁、优美的文字,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因此必须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多角度地去挖掘寓言的深意。通过学习过程中学生独特生活体验,教师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并力争创新思维的培养及开拓。 二、教学设计
①首先从名言入手,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②调动积累,让学生再次掌握寓言特点,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下一轮学习。 ③引领学生多角度地探究寓意。 ④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三、教学实录 一、设疑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师:英国作家肖伯纳有句名言:“人生中有两大不幸,一是没有得到他
心爱的东西,二是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人生的幸福是不是犹如肖伯纳所言呢?
生1:我认为是这样。当我得到自己所追求的东西时,我总是欣喜若狂。 生2:我不认为这样。有时我通过努力仍然没有获得我所要的东西,我
仍然很高兴,因为我努力过了。
师:现在我们有两种不同的观点,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去评价这句名言
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学习周国平的《人生寓言》。
二、调动积累,让学生了解寓言的特点。
师:说到寓言,我想同学们一定能回忆起所看、所读的寓言故事。能否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介绍一下你所读到过的寓言,并告诉大家这则寓言的寓意。
生1:我曾读过《鹬蚌相争》的寓言,告诉我们做事要谨慎,要警惕
共同的敌人。
生2:我曾读过《画蛇添足》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做事要把握好尺度。 师:刚才两位同学都介绍了自己所读过的寓言,而且恰如其分地点出了寓意,那么有谁可以告诉大家,寓言故事的作用呢?
生(齐答):寓言故事就是通过讲一个简单的故事来阐明一个深刻的道
理。
师:很好。一个寓言故事只要你用心去读,就可以读出许多理趣,许多智慧。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寓言故事《白兔与月亮》。
三、探究寓意,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
师:请同学们速读《白兔与月亮》,并捕捉文中重要信息,然后复述故
事情节。
生:白兔喜欢赏月,由于它的赏月能力,诸神之王把月亮赏赐给了白
兔,但是快乐的白兔从此失去了快乐。
师(点评):能够概括故事大意,但是没有紧扣文中重要信息。哪个同学能说得更好些,紧紧抓住文中重要的词语。
生:赏月行家白兔在得到诸神之王赏赐的月亮后,失去了闲适之心,勾起了得失之患。
师:很好。已经能注意抓住文中信息,除了“得失之患”这个词以外,
同学们还应该抓住哪个重要的词语,表示白兔的愉快心情。 生齐答:心旷神怡
师:正确,那么我们通过复述可以看出:白兔赏月的心态经历了两种
变化。现在请同学们考虑各是什么心态?
生:白兔开始时是心旷神怡地赏月,而且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
可后来她赏月时不再闲适。有时紧张不安,有时心痛如割。 师:讲得很精彩。那么你能用原文解答为什么白兔从先前赏月的心旷
神怡转为后面的得失之患呢? 生1:这是我的月亮。
生2:唯恐宝藏丢失,仿佛遭了抢劫。
师:同学们,找到了根据,那么也就是说白兔得到月亮后产生了得失
之患,那么你认为产生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儿呢? 生1:想完全得到,只一个人拥有。
生2:我认为得到之后却无能力保护,生怕被人抢去。
师:的确,人一旦拥有巨大利益,想独自拥有,却又无能力保护时,
会产生这种得失之患,那么同学们,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呢?
生:有。譬如我现在很想中奖,但如果中了百万大奖,我肯定会担心
别人谋财害命,整日惶恐不安。(生笑)
师:同学结合自己的经验,再次读出了白兔的得失之患,那么我想问
一下同学们,作者借这个寓言,想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生:拥有巨大的财富会勾起得失之患。
师:那么就是说生活中一旦有利益我们就要推却,像白兔那样把月亮
归还给诸神之王。但是我想问的是,如果你是白兔,你是否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我有一个想法,我把月亮拿出来供大家欣赏。
师:我明白你的意思,你觉得美的事物应该大家分享。那么就不会不
快乐了。还有吗?
生:我曾经读过苏东坡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首词,当时苏东坡很失意,然而这首词的心态很阳光,所以我觉得人的心态很重要。
师:对,以乐观的态度来看待得失。这也是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一则寓言从不同角度解读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学习必须多角度思维。 四、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师:如果说《白兔与月亮》这则寓言说了肖伯纳的前半句话,那么《落难的王子》一文告诉我们什么呢。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一起多角度地解读这则寓言的寓意。 学生合作学习,学生回答。
生1:厄运是会经常发生的,并且可能发生在每个人身上。 生2:逆境才能造就人才,厄运使人能坚强起来。
生3:人生在世,不幸和灾难可能不期而至,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生4: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掌握了多角度解读寓意的方法,那么请你们再
次更深入地思考一下面对得失,我们应该保持怎样的心境呢? 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师:很好。当然,老师还向大家推荐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
花明又一村”,冰心的“得意淡然,失意夷然”。
师(最后总结):学习了两则寓言。我相信同学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待同
一事物,那么请大家再读肖伯纳的名言,看看你是否赞同他的名言。你有更好的理解吗?
生1:我有反对意见。我觉得他比较消极。 生2:我想对名言进行修改,可以吗? 师:当然可以。
生:我改为:人生有两大幸福。一是没有得到他心爱的东西,等待它
去追求、去创造。二是得到他心爱的东西,等待他去珍惜、去回
味 。
师:多么有哲理的语句啊。看样子我们当中也隐藏着不少文学家。希
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都要像今天这样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分析问题,并且要有勇气去尝试,去创新。这样我们才会发现自己的见解是多么精辟、深刻。
四、教学反思
整堂课由肖伯纳的名言入手,的确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上课过程中注重文本研读,引领学生沉入文本,通过复述课文了解寓意,而且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悟多角度的进行思维训练,尤其是中奖事例的举例,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值得提出的是:‘如果你是白兔,你是否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这个问题的提出,它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寓意以外的寓意,而且更精彩的是学生用苏东坡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名言,形象的诠释了寓意。让我及时抓住了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契机。学生最后对名言的创作修改,成了课堂的亮点,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让学生颇有成就感。整观整堂课通过教师的引领作用,学生能够以自主、合作的探究模式多角度地学习、思索,大胆的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了提升,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由于两篇寓言在一节课完成,时间上不够充裕,使得我在引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上还不够深刻,尤其是一些学生的精彩发言上挖掘不够到位,失去了很好的教育契机。
五、教研组长点评:
王晓燕老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既能根据寓言的特点深入挖掘寓言所 蕴涵的人生哲理,成功地引导了一种主流的人生价值观,又能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和个人感受,从而使学生得以自我建构已有的知识,并对名言进行创造性的修改,可谓是“水到渠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