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醇、二氢黄酮醇 鉴别反应 ,最(花色红~紫红 常用 素) 查耳酮、橙酮、 (-) 儿茶素类、异黄酮 (-) 二氢黄酮、二氢黄四氢硼酮醇 红~紫红 钠还原反应 其它黄酮类 (-) 黄酮、二氢黄酮 红 钠汞齐异黄酮、二氢异黄酮 反应 红 黄酮醇类 黄~淡红色 1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在氨性甲醇溶液中,氯化锶可与分子中具有邻二酚羟基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生成绿色至棕色乃至黑色沉淀。
1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常含有下列结构单元,故常可与铝盐、铅盐、锆盐、镁盐等试剂反应,生成有色络合物。铝盐常用试剂为1%三氯化铝或亚硝酸铝溶液。生成的络合物多为黄色(入max=41 5 nm),并有荧光,可用于定性及定量分析。
- - 类 二氢黄酮- 18、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Gibb试剂是2,6-二氯(溴)苯醌氯亚胺,它在弱碱性条件下可与酚羟基对位的活泼氢缩合成蓝色化合物。5-羟基黄酮对位有活泼氢,与Gibb反应显阳性,而7-羟基黄酮对位没有活泼氢,不能与Gibb试剂发生反应,故可以区别两者。
1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为了避免在提取过程中黄酮苷类发生水解,也可按常规提取苷的方法事先破坏酶的活性。大多数黄酮苷元宜用极性较小的溶剂,如用三氯甲烷、乙醚、乙酸乙酯等提取,而对多甲氧基黄酮的游离苷元,甚至可用苯进行提取。
2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凝胶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程度取决于游离酚羟基的数目。
但分离黄酮苷时,则分子筛的性质起主导作用。
在洗脱时,黄酮苷类大体上是按分子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流出柱体 三糖苷为黄酮苷,由于带有糖基,所以分子量大,先被洗脱,四羟基黄酮后被洗脱。
黄酮化合物聚酰胺柱层析洗脱规律:
①苷元相同,洗脱先后顺序一般是:叁糖苷,双糖苷,单糖苷,
苷元。
②母核上增加羟基,洗脱速度即相应减慢。
当分子中羟基数目相同时,羟基位置对吸附也有影响,聚酰胺对处于羰基间位或对位的羟基吸附力大于邻位羟基,故洗脱顺序为:具有邻位羟基黄酮,具有对位(或间位)羟基黄酮。
③不同类型黄酮化合物,先后流出顺序一般是:异黄酮,二氢黄酮醇,黄酮,黄酮醇。
④分子中芳香核、共轭双键多者易被吸附,故查耳酮往往比相应的二氢黄酮难于洗脱。
上述规律也适用于黄酮类化合物在聚酰胺薄层色谱上的行为。 2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有游离的3-或5-羟基存在时,均可与该试剂反应生成黄色的锆络合物。但两种锆络合物对酸的稳定性不同。3-羟基,4-酮基络合物的稳定性比5-羟基,4-酮基络合物的稳定性强(但二氢黄酮醇除外)。故当反应液中加入枸橼酸后,5-羟基黄酮的黄色溶液显著褪色,而3-羟基黄酮溶液仍呈鲜黄色(锆-枸橼酸反应)。方法是取样品0.5~10mg,用10.0ml甲醇加热溶解,加1.0ml 2%二氯氧化锆甲醇液,呈黄色后再加入2%枸橼酸甲醇液,观察颜色变化。
上述反应也可在纸上进行,得到的锆盐络合物多呈黄绿色,并带荧光。
2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带Ⅰ:300~400nm ——桂皮酰基(B环) 带Ⅱ:240~280nm ——苯甲酰基(A环) 2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硼酸显色反应
当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有下列结构时,在无机酸或有机酸存在条件下,可与硼酸反应,生成亮黄色。显然,5-羟基黄酮及2'-羟基查耳酮类结构可以满足上述要求,故可与其他类型区别。一般在草酸存在下显黄色并具有绿色荧光,但在枸橼酸-丙酮存在的条件下,则只显黄色而无荧光。
24、
【正确答案】 B25、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石灰水:可除去鞣质,果胶,粘液质等有利于纯化。但浸出效果不及NaOH ,且有些黄酮可与钙生成不溶性沉淀。
2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黄酮苷类以及极性稍大的苷元(如羟基黄酮、双黄酮、橙酮、查耳酮等),一般可用丙酮、乙酸乙酯、乙醇、水或某些极性较大的混合溶剂进行提取。其中用得最多的是甲醇-水(1:1)或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