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新课改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精练之知识点
13 化学平衡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均增加,有效碰撞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B.升高温度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太大增加,正反应速率增加,逆反应速率降低 C.催化剂能降低分子活化时所需能量,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 D.增大压强一定能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2、已知可逆反应aA+bB说法正确的是( )
cC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
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化学平衡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B.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化学平衡 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3、可逆反应mA?s??nB?g?=eC?g?+fD?g?,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右移
B.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C%增大
C.化学方程式中“n>e+f” D.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 4、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N2?g??3H2?g?说法正确的是( )
2NH3?g??H??92.4kJ?mol-1。下列
容器 反应物投入量 NH3的浓度(mol?L-1) 甲 1 molN2、3 molH2 c1 乙 2 molNH3 c2 丙 4 molNH3 c3 反应的能量变化 体系压强(Pa) 反应物转化率 A.2c1?c3
放出a kJ p1 吸收b kJ p2 吸收c kJ p3 ?1 B.a?b?92.4
C.2p2?p3
?2 ?3 D.?1??3?1
2AB3?g?化学
5、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A2?g?+3B2?g?平衡状态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变化规律(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如图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a、b、c三个状态只有b是平衡状态 B.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b>a>c C.若T2?T1,则正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b点时,平衡体系中A、B原子个数之比接近1:3
6、在一个容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气体A和气体B,物质的量之比为2:1,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3A(g)+B(g)
C(g)+2D(g),10 min时达到平衡,混合气体的平
1均摩尔质量增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8A.若容器中密度不变则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B.平衡常数为
2 9C.A的平衡转化率为40% D.平衡时D的体积分数为25%
7、T ℃时,体积均为0.5 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A(g)+B(g)2C(g)
?H?-QkJ?mol-1(Q>0)。保持温度不变,实验测得起始和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表,下列叙
述中正确的是( )
容器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A ① ② 2 0.4 B 1 0.2 C 0 1.6 0.75 Q kJ 达到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 A.容器②中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0.05 Q kJ B.向容器①中通入氦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变大
C.其他条件不变,若容器②保持恒容绝热,则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小于D.容器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值均为18
8、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2 3
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s) B.平衡时的压强是起始压强的1.2倍 C.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
Z(g)
9、将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置于恒容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固体体积忽略不计),使其达到化学平衡:H2NCOONH4?g?温度/℃ 平衡总压强/kPa 平衡气体总浓度2.4 /(10mol/L) ?32NH3?g?+CO2?g?。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表中:
15.0 5.7 20.0 8.3 3.4 25.0 12.0 4.8 30.0 17.1 6.8 35.0 24.0 9.4
相关推荐: